基于学科能力要求的初高中政治教学差异探究

2019-09-10 11:45童婵娟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内容目标

童婵娟

由于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也有所差异。但是教师不能因为初高中教学的不同分工,而把初高中的政治课程分割开来,而是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理清初中高中在政治教学上的承接关系及差异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加重视教育教学,通过政治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相关学科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管听的状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改变传统观念、改进教学模式、打破过去初中高中教师“井水不犯河水”的界限,加强对初中与高中的课程教学联系和衔接。为此,本文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去分析比较初高中的政治教学差异,不仅顺应了新课改革形势,而且对提升政治教学效益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变化

对于学生的政治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中和高中政治教学方向是一致的,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关系。但是在具体到学生身上又是有很大不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提升,因此在教学的目标设置上,初中和高中还是有很大不同。

在初中政治的教学中,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政治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教材内容,通过科学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初中的政治教学内容中,多以让学生认知自我为主,因此其教学的目标,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道德品质。而高中的政治教学则与初中教学目标有很大不同。教材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包含着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等人的方方面面,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效地提升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具体的每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上,初中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理论,而高中更加注重强调传授技能方法,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地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习能力。面对初中到高中教学目标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体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充分理解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再选择适合的策略去完成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

初中和高中的政治教学在其主导思想上是相一致的,且两者都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所达到的深度,是初中政治教材所不能比拟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高中政治教材在内容上设置上,不仅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同时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更全面,也更加系统化。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在大致上是分为三个主题。一是“认识成长中的自我”,让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自身。二是“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学会与他人正确交流沟通。三是“认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应学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到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其教学素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高中政治教学,主要分为几个主要方面,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其系统有序地包含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经济生活》中包含“生产与消费”“劳动与生产经营”“收入与分配”“市场经济”等。《政治生活》则是以“权利与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国家利益”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学习。《文化生活》则是包含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生活与哲学》是围绕着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索、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这几方面开展,让学生从多方面考虑,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教學模式的丰富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仍小,内心还是对教师存在依赖感。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都是一些适应学生特点的小游戏,教师引导和主导的作用明显。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心理、生理迅速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增强,对教师的依赖感下降,学习方法上也更倾向于自主探究。

对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初高中自然也有明显差别。如在初中“品味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高深地进行引入,而是可以通过情境创建,以喜剧《小鬼当家》为导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片段,在欢乐的气氛中,引入“笑看生活”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知识教学中,用时政论坛的形式,选取最新的热点话题,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让学生上台宣讲时政要闻,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还是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随着新课改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初中教学主要形成了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发展性评价,并且评价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化为过程性评价;从传统的相对评价,转化个体内差异评价;但是在高中教学评价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变化,所以在评价体系上,高中又有创新发展。一是评价方法从量化到质性的转变。通过质性评价,全面地描述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二是评价题目从虚拟性向真实性、情境性转变。传统测验中的测试题目追求难和偏,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统一性,而新的评价模式则注重设计具有真实性、生活性的问题。三是评价方式由封朴性向多元开放性的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单一的文化考试成绩,对师生进行考核并下结论。但新课程评价则具有多元开放性,其教学评价方式,以教师和自我评价为主,再综合学生、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进一步促进了评价的科学性发展。

总而言之,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要想做好初高中的政治教学工作,教师就一定要清醒认识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从差异中去探索提升初中、高中政治教学效益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初中、高中政治教学的长效机制。

注:本文为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科能力要求的初高中教学差异探究”(课题立项批准号:ZPKTY18059)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教学内容目标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