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2019-09-10 11:56许凯艳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创造力想象力

许凯艳

音乐欣赏,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使其学习、鉴赏与感受丰富的音乐,能够有效开阔幼儿的音乐眼界。如此,幼儿更能懂得如何用音乐来表达、创作,也能在丰富的音乐作品中大胆想象,体验参与音乐进行过程中的快乐,享受音乐创造的无穷乐趣。

要想引导幼儿展开音乐欣赏活动,需要教师借助环境熏陶与故事驱动作用来引导幼儿产生一定的音乐联想与生活回忆,或者利用曲谱来激发幼儿的欣赏意识,教师也可以游戏的形式欣赏音乐作品等方法,不仅促进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还发展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其中,艺术教育在此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十分突出,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也包含一定的视觉体验与肢体感悟,是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的一个领域。欣赏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有益于塑造健康的身心。那么,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教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

人类本就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发展的高级动物,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在环境的熏陶与影响产生某种认知与情感。因此,环境是幼儿的启蒙教师,离开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基于个体差异,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接受的能力参差有异,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结合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的音乐欣赏接受能力和特点,以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发挥音乐欣赏教育特有功能,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任务。因此,要想利用音乐欣赏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就可以从环境入手。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下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让幼儿逐渐习惯这种环境,使其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欣赏状态,并在这基础上才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在平时午休幼儿起床喝水后要召集幼儿回座位或活动后,用一首固定的曲子,幼儿不仅听到曲子时就会坐回自己的位置,还会相应地做起教师教过的动作或者自己创造的新动作;需要幼儿安静时,就放一段轻音乐来缓和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安静,有的幼儿坐着闭眼睛,深呼吸,或者手上做其他动作,既赋予自己的情感听音乐,又创造了新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游戏中也可适当播放音乐作品。把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各个活动环节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发展他们用自己创造的动作,教师也更容易组织活动。如果有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为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创设具有积极意义的音乐环境,相信幼儿不仅能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环境,还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出创造的智慧。

二、以故事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依赖于其想象力的发展,想象力水平与表象储备有直接关系。表象储存越多,则为丰富的想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故事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听的,将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融入一个短小趣味的故事中,引导幼儿运用故事提供的线索听辩和欣赏音乐作品的性质和结构。动作又是感知和体验音乐的工具,因此可以先根据故事内容去匹配音乐情节,然后再从故事中想象、创编动作,让动作和音乐有机结合,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这就为幼儿音乐想象力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也是沿着幼儿的想象力慢慢开展,不断向下延伸,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不断得到运用,又通过身体语言主动与体验感悟音乐中的情感,由此调动起幼儿的思维意识,使其大胆创造,积极体会。

以《龟兔赛跑》为例,《龟兔赛跑》的音乐有三段,第一段音乐可以听出是描绘兔子跑步,第二段是描绘乌龟跑步,第三段则是乌龟获胜而欢快庆祝的音乐。之后,幼儿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去欣赏音乐,他们很快发现第一段是描绘兔子的,因为它的音乐听起来很轻快,第二段是描绘乌龟的,因为音乐听起来很缓慢,很像乌龟慢吞吞爬的节奏,而第三段听起来则是很轻快、很活泼、很喜庆的感觉,像是龟兔赛跑的冠军产生了并庆祝的音乐。实践证明,丰富的故事活动会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并积极展现音乐内容。除此之外,幼儿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肢体动作去表达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當播放相应的音乐时,幼儿都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音乐,尤其是第三部分,欢庆的音乐,幼儿们大胆联想,积极创作:乌龟获胜了,几个幼儿围着乌龟的扮演者庆祝着;与几个孩子一起跳舞,有双人舞蹈,还有圆圈舞等。另外,还有一个孩子竟然直接躺在地上,一直唉声叹气。问他怎么了,他说兔子输了,很伤心。这些孩子都生动再现了音乐形象,还主动丰富了音乐内容,加入了一些语言、肢体活动,积极展示了自己的音乐理解与审美感悟。

三、以图谱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

创造与想象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虽然想象不一定会发生创造活动,但是创造的前提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想象活动。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如果教师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音乐欣赏中积极利用图谱这一教学工具,将音乐作品的内容绘制成生动的图谱。如此,便可有效激发幼儿的音乐欣赏欲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主旨,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为创造做准备。图谱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幼儿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音乐教育方式之一,让孩子们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活泼快乐,敢于尝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发展,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实现全面进步。如《挪威舞曲》这个作品,《挪威舞曲》的音乐是ABA段体,而这就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完全不同的音乐体会,懂得音乐作品的多元性与多变性。这就可以给幼儿带来一种艺术,即音乐是可变的,便于幼儿积极展开音乐创新。在图谱的设计中是以“小兔子遇大灰狼”为主要情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展开联想,把听到后的想法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如一个幼儿用蓝色的小河去描绘歌曲中平缓的旋律,用跳跃、黄颜色(暖色调)的小鱼正在嬉戏来阐述活泼的音乐片段,通过丰富的图案、色彩去体现了歌曲的不同旋律与节奏。这些歌词都成为幼儿可以直接看到的画面,使其积极展示了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促使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实现了个性成长,切实优化了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这过程中,幼儿不仅感受和体验了音乐的快乐,同时也分享了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创造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以游戏的形式欣赏音乐作品,通过模仿来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创造力

游戏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找到无穷的乐趣。模仿是人创造力发展的起步点。幼儿的模仿先是经过无意识、不自觉地模仿到有意识、有目的地模仿。通过游戏的形式欣赏音乐作品,能让幼儿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懂得寓教于乐,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与心理倾向,积极利用游戏活动来丰富音乐欣赏活动,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感悟到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进一步优化幼儿的情感,使其学得快乐、学得满足。

比如,在小班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就设计了“走路”这一音乐游戏,规则内容为:教师需用钢琴演奏不同的曲调,灵活调整音高、音节与速度,鼓励小班幼儿根据音乐旋律去模仿不同的动物走路姿势,据丰富幼儿的动作表演经历。在模仿与动作表演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得十分充沛,而且还产生了愉悦的活动情绪,情绪全放开了。音乐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创造的喜悦,显得尤为满足。同时,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听觉器官变得十分敏感,准确辨别了音高、旋律等,及时丰富了音乐知识,还发展了自身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的关键是要让每一位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得到满足、得到发展和创造。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很多方面想象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全面优化幼儿的感官体验,努力探索,不断开创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创造力想象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想象力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