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化的策略

2019-09-10 11:56白思捷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汇报新教材名著

白思捷

随着名著阅读作为一大创新被写进新教材,名著阅读教学也進入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与经典对话,引导学生品读充满情感美、人性美和艺术美的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格魅力的熏陶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但在教育第一线,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及随意性、学生阅读的低俗性、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阅读方法不科学等,导致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虚假阅读。所以,我对新教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化的策略作一浅析,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开设阅读欣赏课,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给学生优裕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少得可怜。因此,仅仅给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而不在阅读时间上做安排,那么课外阅读就会流于形式。而名著阅读贵在坚持,因此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到两节阅读课,以此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而带动了课外的阅读。

二、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内容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明确课外阅读的内容,一学期读几本,要明确告诉学生,每期都要分解阅读的篇目和书籍,并把课外阅读纳入每期的检测之中,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关于统编本教材的课外阅读书目,教材已经明确了阅读内容。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八上教科书安排1次名著导读,每次1部主推荐名著,2部自主阅读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文配合。主推荐名著之外,每次另推荐2部供学生自主阅读的名著,提供简短的导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自行安排阅读。这既是因为由于八年级课文篇幅较长而教材容量有限,更是因为要突出 “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读整部著作。

八年级教科书共推荐6部名著。名著推荐篇目列表如下:八上:《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王树增 《长征》、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卞毓麟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另外,还有1+X模式拓展内容,均属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可见新教材已经明确了课外阅读的内容,给教师和学生指明了课外阅读的方向。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阅读是一门技巧,名著及课外阅读需要指导。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计划无方法地去读,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何况有些名著的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去啃,很可能会让他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生出打退堂鼓的念头。所以教师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名著阅读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读前导读(课上)。

课堂用1节课的时间从整体上介绍整部作品(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等),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阅读的时间,分配计划,具体的阅读任务等。以七年级下册自主推荐阅读《红岩》的阅读为例引读及阅读任务:了解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圈点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金句,锦句做好批注。

第1~3章,分别列出人物出场的顺序,并明确其职业,摘录有关描写语句。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4~6章,①继续完成人物出场顺序;②对比分析归纳江姐和徐鹏飞的特点。

第7~9章,①圈画描写甫志高的语段;②国民党逮捕了几名共产党员,哪一个人的英雄行为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影响,把感受写下来。

第10~12章,①朗读背诵文本中的诗歌并写下你的感受;②点评“猩猩”“狗熊”“猫头鹰”三个特务形象。

第13~15章,①为龙光华写一段话;②给被捕后的江姐写一封信。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内心情感。

第16~18章,①请给监狱里的联欢会写一副对联;②监狱外的年轻人也在积极投入战斗,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注:写在读书笔记本上,务必自己认真完成。

第19~21章,①画出《挺进报》的传递路线图;②写下小萝卜头的事迹。

第22~24章,结合前面的章节,想象华子良与齐晓轩、成岗见面后的心理活动,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25~27章,对比特务和革命者的不同表现。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第28~30章,①简述白公馆的越狱过程;②制作《红岩》英雄人物档案袋。

第二阶段:课堂带读+课下自主阅读。

阅读方法:细读、精读、品读、选读、跳读,批注、摘抄等。学生可自由选择阅读方法。阅读要求:阅读细节,对文章重点语句进行品味。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

学生按汇报要求进行阅读准备,展示阅读成果,谈感受、 吐心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很关键。形式可多种多样,具体如下:手抄报小卡片和思维导图的汇报、圈点批注汇报、积累(金句、 锦句)、读后感交流、语音汇报、课前5~10分钟讲述汇报、课前5~10分钟课件汇报、读后总结课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实现课外阅读的效益。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切实肩负起课外阅读教学的责任,对课外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课时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我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的学生会变成真正的读书人,我们的学校也将变成书香学校。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新教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化导读策略”(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586 )研究成果。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汇报新教材名著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领导难找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