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感恩的种子

2019-09-10 11:56陈国琴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谢谢学会意识

陈国琴

在幼儿的心中播下一粒感恩的种子,将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本文结合幼儿教育的实践,分析了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的具体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的心中播下一粒感恩的种子,将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逐步养成。

一、家园同步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当今的社会,大部分家庭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了一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的自私、狭隘、霸道、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时常会看到一幕幕与感恩不相符的画面:下雨天,年长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没有一声“谢谢”;家长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感恩……这所有的一切说明很多孩子都缺乏感恩的意识。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的人。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我们家长或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父母是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我们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感恩教育的活动中。

(一)开展礼貌用语教育

学习感恩,首先要学习尊重他人。我们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重视家人的存在,懂得长幼之分,学会礼貌待人。而在幼儿园里,礼貌教育也无处不在。每天来园,一个亲切的问候让人感觉舒心;每天放学,一个微笑的“再见”让人感觉贴心。日复一日,孩子的礼貌习惯也就无形地养成。

(二)开展謝谢教育

接受别人的帮助就要记在心里,发自内心地说“谢谢”。我们引导家长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当孩子接收到礼物或帮助时要及时提醒孩子说谢谢,使“感谢”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在幼儿园里,“谢谢”二字是我和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孩子帮我把废纸扔掉,我会主动地和他说“谢谢”;我帮孩子系鞋带时,我会提醒孩子对我说“谢谢”。

(三)开展谦让教育

作为成人,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的想法。家长要时刻引导孩子和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的谦让,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而在幼儿园,可以利用生动的小故事和情景表演引导,让幼儿从中悟出谦让所带来的快乐。如故事《小羊过桥》,孩子们在欣赏了故事后,都能积极讲述自己的对故事中两只小羊的行为作出评价,懂得谦让的道理。再组织幼儿来走一走窄窄的独木桥,让幼儿亲身体会谦让的快乐心理。

二、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陶行知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幼儿是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呈现出美丽的作品,则是执笔的人作用。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要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组织孩子到户外散步,看到清洁工人跑到花坛里弯腰捡起一些扫不到的落叶,我展开了随机教育,引导孩子感恩清洁工人为我们带来干净美丽的环境。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二)利用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劳动节等。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可以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如:妇女节,邀请孩子们的妈妈来园,让妈妈们介绍自己养育孩子的辛苦,帮助孩子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通过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借助一个个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也让孩子初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回报。

(三)充分挖掘教学活动中的“爱心”素材,开展感恩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爱心”素材的充分利用会有很好的成效。如:绘本活动《永远永远爱你》,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慈母龙和霸王龙之间的故事,但是故事中慈母龙妈妈的伟大,霸王龙对慈母龙妈妈的感恩,一个凶猛的霸王龙心里,也有着一粒爱的种子。

(四)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在开展感恩教育融入主题活动,如主题活动“我爱我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产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主题活动“周围的人”,孩子们了解除了家人之外,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等。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融入感恩教育,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

三、以社会实践教育为契机,提升幼儿的感恩意识

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入,我们的教育从家庭、幼儿园逐渐延伸到了社会。如“重阳节”,孩子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亲手制作了充满爱心的礼物,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社区,和社区的爷爷奶奶一起聊天、做游戏,并送上自己的礼物。通过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感恩意识,使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总之,“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生活中开展感恩教育,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感恩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学会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吧!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谢谢学会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学会分享
谢谢你,包裹我!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谢谢你,植物!
学会分享
表达感谢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