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室文化”的实践策略

2019-09-10 07:22邸维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风尚班集体教室

邸维清

摘  要: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对于班集体的文化建设、风气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结果,也是教育管理职能的多元化呈现,对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次重点研究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法,相信对实现“完美教室文化”有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完美教室文化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12-01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侧重于进行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的协调调度,或者辅助进行学校各项活动的组织传达。但在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意识和班集体融入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态、个性和价值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1.加强宣传引领,达成全员共识

加强宣传教育引领,这是我们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不过在宣传的方式上我们不再是口头的进行宣教,也不再是简单的在教室里发个通知给大家自由阅读,而是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

比如在关于“文明行为你我共参与”的宣传方面,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符合学生审美和认知水平的漫画作品作为宣传材料,打印成文明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里。这样的海报内容既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又富有良好的教育引导意义,规范了学生在班级里大吵大闹、乱扔垃圾等行为和现象。

此外,我们还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了一个专栏用于进行宣传。这个专栏里面是负责称赞班级里的好人好事、文明现象。内容可以由同学们自行去添加。比如“昨天张同学帮助我们做值日,点赞!”或者“刘老师遗落在课堂上的教案,小茗同学找到并送到了办公室,点赞!”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大家的文明监督与自我规范意识。被点赞的同学获得了荣誉感,没被点赞的同学热情洋溢的想要做好的事情被其他同学发现,有坏习惯、坏动作的同学会严肃自己的纪律意识,以免被大家发现,受到批评。这样一来,班级文化自然逐渐成型。

2.进行团队活动,打造班级共同体

班级文化建设中,集体荣誉、团队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我们不再让学生成为零散孤立的个体,而是大家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有意识的去做正面的行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融洽,自觉去抵制一些不良的行为和现象。这种团队活动的开展也是丰富多样的,是会以节假日或者各种校园活动为主题来进行的。

比如在植树节,我们组织班级成员参与植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再负责全面的调度,也不再硬性规定每个同学应该做什么,而是给予同学们一定的自由度。我们根据活动需要设置了挖坑小队、种植小队、送水灌溉小队、器物管理小队等等,同学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各个小队;而在植树活动中,各个小队负责的分工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组织协调。比如有的组成员过多,那就可以向其他小队分派人手。各组有小组长负责协调各项事宜。老师作为顾问,在需要的情况下参与具体活动的调节工作。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鼓励,活动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也得到锻炼。比如有些同学体能差,其他同学就可以伸出援手;有的同学种树的时候被树枝划伤,其他同学还会帮忙包扎伤口,或者打来清水进行清洗,体现了浓浓的班集体的关爱。

对于班级活动中的好的现象、好人好事等,老师还会注意观察,并提出点名表演。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谈体会、谈感受,将活动的意义挖掘出来,以达到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良好氛围的效果。

3.进行深度诠释,让现象与精神相互共鸣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所侧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文明行为、道德素养方面的建设,也同时包含学习风尚、科学研究风尚等的建设。因为无论是从助力学生成长的角度讲,还是从学校的教育职能来看,学习文化的渗透都应该是一项重点,也应该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在班级学习风尚建設方面,我们并不是直接通过老师来向同学们传递的重要性,或者大量用一些感恩父母、建设国家的宣教性的内容来进行规范引导,而是侧重于通过生活现象、课本内容等进行精神文化的诠释、感染、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

比如我们在班级中发现一位学生特别好学,非常勤奋,而且对待考试、作业都非常严肃。这种精神显然也是值得鼓励的。老师会以这位学生的做法为榜样,让这位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让大家一起去学习这位学生的学习作风。班主任还会协同语文、数学等各科目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学科素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从而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班级文化的“完美化”。比如在语文课上进行作文写作的练习,老师就会以生活中好的行为、好的现象作为主题,让大家以作文的方式来谈对这些行为现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现象的文化感知能力。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倡导建立班级文化,就是为了充分调动整个集体的热情,实现班级学风、文明风尚等的共同进步。在这方面,教师需要考虑每个学生在心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多措并举构建班级文化,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诱导影响作用,助力学生的健康向上成长。

参考文献

[1]顾黎花.让班级文化建设滋养学生的心灵[J].教书育人,2016(28)

[2]李萍.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宁夏教育,2016(09)

[4]钱亚春.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完美教室[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新教育理念下农村小学完美教室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352。

猜你喜欢
风尚班集体教室
风尚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风尚
风尚
风尚
温暖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