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在语言运用中提升阅读能力

2019-09-10 23:28张静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张静

摘  要: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是利用语言文字来提取信息、认知世界、开拓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方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素养和要求,在品词析句中强化对信息提取和世界认知,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中强化思维的拓展和审美体验,科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讀能力;品词析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4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生语文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以讲授式为主,以掌握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定位,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此深入探究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对于培养小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作为小学教师需要以课堂为平台,以课本为载体,在课本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藉此全面推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1.品词析句,明确阅读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为载体,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品词析句的方式,以文本的最小单位着手,在文本细读中延伸到对整个文本的认知和理解。其中对于文本中词句的理解在文本自身的基础上要注意文本背景的解读,如通过历史看文本、透过作者悟文本等,透过关键词或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品词析句中体会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场景歌》的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外,透过品词析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数量词的正确运用和表达效果。文中“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这里将“一只海鸥”换成“一群海鸥”,是否可以,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有的学生指出,“一群海鸥”作为数量词的搭配是正确的,可以替换。我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上下句分析体会,换成“一群海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一片沙滩上飞翔着一群海鸥的热闹场景。然后在结合下一句的“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是热闹的画面还是简洁的画风?在学生的品词析句中,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应该是一幅简洁的风景画,结合上下文将画面构图呈现出来,一只海鸥更符合文本表达的意境,接着引导学生在数量词的分析感受文本描述的每一幅画面。课后题对数量词的考察也是检查学生的品词析句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明确了阅读的方向。

2.融会贯通,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单一模式化的教育教学,应该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延伸和创新。首先在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标记,通过不同的符号标示出阅读中的感悟、体会或者重点知识点;接着要构建阅读交流平台,将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体会进行集体的分析和探究,在自评和互评中树立阅读的脉络,深化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部编本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文时,我以课后作业题为导向,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在依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对四个内容排序,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的时候,学生们几乎都能依照课本内容正确完成排序,这道题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这种能力的考察在试卷中会以单独的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现象、某个过程为线索让学生排序,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不能仅仅依赖于课本内容,而应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课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逻辑能力,以逻辑关系为顺序解答问题,这是阅读方法的重要方面。

3.学以致用,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停留在对于文本阅读的理解和认知的层面上,应该将其知识和写作技能内化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写作也是阅读成果的体现。“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在困境和不足的探究和磨砺中,让阅读内化为知识和能力,进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例如,在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后题的分析明确课本介绍的几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认识到这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是基础层次上的阅读能力,而要提升阅读能力,需要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接着,在引导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选用“乘着风、纷纷出发、蹦着跳着、漂浮、炸开”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这不仅考察了学生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相关生物知识,而且考察了学生对文本句式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总之,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是利用语言文字来提取信息、认知世界、开拓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方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素养和要求,在品词析句中强化对小学生信息提取和世界认知能力的培养,依托文本知识强化学生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在审美体验中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晓彤.在品词析句中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

[2]孙彩莲.试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汉字文化,2018(09)

[3]王淑芬.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路径探寻[J].内蒙古教育,2015(07)

[4]刘龙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思考[J].名师在线,2018(09)

[5]相巴吉.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J].华夏教师,2018(06)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多维进阶、融会贯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培养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思想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让教学因生活化而焕发生命的活力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