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

2019-09-10 23:29徐燕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情感教育幼儿

徐燕华

摘  要: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具,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为此,幼儿教师应合理选择绘本的应用方式,创新绘本阅读方法,并适当地融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幼儿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增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45-02

开展情感教育对幼儿的成长非常有利。但是若想保证幼儿情感教育的质量,则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毕竟幼儿的认知能力不足、理解能力欠缺。只有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幼儿情感教育的成效。

1.幼儿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儿绘本绘本阅读的情感教育实施效果并不好,其中存在各种问题。所以,在开展情感教育之前,幼儿教师应先深入分析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教师不重视绘本。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完全了解到绘本的作用,在教学中也不经常用绘本。所以找不到合适的应用方式将情感教育与幼儿绘本阅读融合在一起。其次,绘本阅读的教学效果比较差。绘本还属于新兴事物,教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所以,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偏差。尤其是大部分教师仍是习惯采用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无法得以创新。再者,情感教育不受重视。有些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仍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情感教育不受幼儿教师重视的问题。况且,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幼儿对汉字、数学知识的学习,导致幼儿教师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求,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也会影响到情感教育工作的实施。

2.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措施

(1)借助绘本创设情感教育环境。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若想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幼儿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并为情感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绘本阅读中,可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入手,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让幼儿阅读《逃家小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小兔子这么多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逃吗?随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接下来完成对绘本故事的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与故事联系在一起,询问学生:如果你有对妈妈不满的地方,你会怎么做?你会像小兔子一样离家出走吗?这样就能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想法,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离家出走是正确的行为。自己若有问题则要及时与父母沟通、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幼儿解决情感问题,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交流、沟通习惯。由此可见,借助绘本阅读创色良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距离感。另外,在创设教育氛围时,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应用到其中,构建出声、色等集于一体的教育环境,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主动性,从而有效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

(2)通过角色表演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的方法,让幼儿成为故事主角,体会主角的喜怒哀乐,从而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幼儿阅读绘本《魔法亲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幼儿扮演不想去上学的小浣熊,幼儿教师扮演小浣熊的妈妈。随后,小浣熊妈妈按照绘本的故事情节,抱着小浣熊讲述魔法之吻,并将小浣熊的手指摊开,身体向前倾斜,亲吻小浣熊的手掌,向小浣熊说:妈妈爱你。这样做是为了幼儿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并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话语引导小浣熊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自己要如何回报妈妈呢?可以说,这种方式远比单纯地说教方式要好的多。毕竟,有趣的活动更能唤醒幼儿的情感意识,使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深切地感受各种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依据灵活选择绘阅读素材,并依据素材内容开展合适的角色扮演活动,采用针对性的情感教育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情感教育的成效。

(3)通过创新阅读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还应创新阅读,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实现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的共同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采取提问、讨论的方式,营造共同阅读活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比如在阅读绘本《花婆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课件出示绘本,然后讲述故事内容,并询问学生:你们认为花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这时幼儿就会积极回答。教师就可与幼儿共同讨论之前提出的问题,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些让世界变美好的事情。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绘画、表演、做游戏等活动,延伸阅读,持续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比如在《彩虹色的花》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具体的场景,并重点突出场景:为了帮助其它小动物,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摘了下来,而自己却被深埋白雪之下。但当春天来临之时,它又重新绽放了光彩。对此,教师可开展手工制作彩虹色的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彩虹色的花张贴在教室内,从而加深学生对乐于助人精神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比如可以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传统的绘本,先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等,然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亲身体验节日活动。这样在感受、体验中,学生就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得到情感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若要真正提升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效果,幼儿教师就应创新教学方式。

(4)创建亲子共读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等重要。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绘本阅读的情感教育成效,教师还可以鼓励父母与幼儿共同阅读,营造出更加温馨、轻松的阅读环境。这样就可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升情感教育质量。

家长可每天与幼儿共同阅读半个小时,并以绘本为介加强幼儿的指导。幼儿在有爱的环境阅读,会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坚持下去。毕竟情感教育、阅读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非一日之功。对此,教师要多指导家长,并适当地给家长推荐一些合适的绘本,强化亲子共读效果。比如在幼儿阅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故事中,家长可以告诉幼儿若能每天坚持刷牙,就能预防各种牙齿疾病。同时,以身作则,坚持带幼儿每天刷牙,从而促使幼兒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考虑到部分家长并不懂如何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并多家长提一些指导策略,确保家长能正确幼儿阅读。如用手指导幼儿认真观察涂图画,并给幼儿讲解图画中包含的信息,随后再尝试让幼儿尝讲图、说图。这对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习惯都有作用。此外,家长还可采取共同谈感想、引导幼儿思考的方法,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在绘本阅读中开展情感教育,幼儿教师必须要创新绘本阅读方法,创建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要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选择合适的情感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苏婉婷.绘本阅读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应用探微[J].成才之路,2019(05):71

[2]刘思娜.运用绘本阅读开展3~4岁幼儿情感教育的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06):12-17

[3]胡冬梅.绘本对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教育活动的设计[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04):150-152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情感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