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材料探究实践

2019-09-10 23:28翁茜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开放性区域活动研究

翁茜

摘  要:所谓目的性的活动材料,顾名思义,材料与活动后所产生的结果是固定的,是为完成某一项要求,达到某一种技能而特设的游戏材料,它有明确的指向性,在区域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形式来体现同一目的。本文主要谈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是如何使用这些开放性活动材料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开放性;区域活动;材料提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50-01

比大小、测量、排序等计算类活动材料就属于常用的目的性材料。教师在指导幼儿操作此类材料的过程中,重在其如何达到结果的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讲评。而开放性的活动材料则有所不同。首先,使用材料后所产生的结果不是固定的,使用的人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其次,使用材料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它可按照幼儿的意图和活动的需要灵活变通,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又要重视活动的结果。因此,开放性活动材料的要求高于目的性材料,需要以目的性材料为基础,同时也依赖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操作能力。总之,开放性的材料与目的性的材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开放性活动材料的投放

有了合适的活动材料,为游戏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也相当重要。材料投放的有序性以活动的主题和幼儿为前提,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序度。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在材料投放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材料提供的层次性。第二,区域序度。材料投放时,要考虑到本阶段各个区域的特点,以及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因为,开放性游戏材料的使用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要求的,就像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木板装订家具时,一定会用上钉子锤子等工具和装饰的技能,如果不会使用这些工具,那么,也就不会出现作品了。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在考虑区域活动内容时,有意的在其它的区域中适当的安排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锻炼幼儿某方面的技能,以便幼儿操作。第三,调整序度。材料投放时必须注意到实效性,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材料,什么时候应该添加或更换材料都很重要,当然这都得根据幼儿本身及其活动情况而定。例如,在幼儿玩各种瓶子时,我先投放的是各种各样的花、草,这样,多数幼儿用瓶子当花瓶,进行插花,装饰花瓶,虽然,插花的形式各不相同,花瓶装饰得也很有新意,但是,一个阶段过去了,幼儿的思路总是局限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新的发展。这时,我觉得应该添加材料了,于是,我又投放了各种豆类、绒线、瓶盖等,果然,立竿见影,有的孩子制作瓶子娃娃,有的用各种不同的豆来测量瓶口的大小,测量瓶子的容积,真是花样百出,有的连你都想不到。所以,调整材料是很有讲究的,把握得不好,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必须及时观察与把握,并随时加以调整,这一点要充分考虑,走在孩子的前面。

2.开放性活动材料的指导

开放性活动材料可按幼儿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想法进行使用,因此,不同的幼儿操作,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时,即便是同一名幼儿使用,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指导的方式、方法上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认识材料,只有对所提供的材料有全面的认识,才有可能去使用这些材料,才会努力去挖掘材料之间的联系,才会为进一步开展活动提供基础。二是要细心观察,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在整个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整个实施的过程,从而去判断,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他想干什么,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么做的,只有知道到了他们的思考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给以幼儿有效的建议。三是要善于抓住幼儿在游戏中的火花。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火花,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错过了,可能下一次就难以再出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抓住这些可圈可点之处,加以拔高。例如,一个孩子在玩水和颜料时,无意间把两种颜色混在了一起,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颜色,想把它倒掉,这时候,我连忙用鼓励的口吻对他说,“这个颜色真漂亮,怎么调出来的?”孩子被你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这很有趣,接下来,他便尝试着调配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此过程中,他也就明白了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四是要及时调整无为的行为。虽然,开放性材料积极鼓励幼儿去探索研究、尝试,但在此过程中,幼儿很可能出现无为的尝试,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果不及时制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游离现象,妨碍游戏的进程,降低游戏的效果。

3.开放性活動材料的讲评

开放性活动材料的讲评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有时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使个人的经验变为大家的经验。有时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一起来思考,但又要注意不能把结果直接告诉幼儿。在讲评过滤“沙”的问题时,我请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忙,幼儿的思路局限在“漏斗”上,没有想出更合理的办法,我提示他们,看看纱布有什么作用,有的幼儿明白了,这时,我并不急于让他们说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在下一次的游戏中实验一下,成功了再告诉大家,激起他们继续探索的愿望,同时,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有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启发来讲评。总之,讲评的形式多样,只要能让幼儿学会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借鉴,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达到了讲评的目的。

开放性的活动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成了开展区域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重视了它的价值之后,也希望能够越做越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玮.混龄班数学区操作材料的投放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02)

[2]潘菊红.注重操作材料的实用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5)

猜你喜欢
开放性区域活动研究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