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法

2019-09-10 23:28杨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设计应用

杨萍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整理总结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的图像问题,具体分析了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图像法给教师教学带来的便利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强调图像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应该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内容:详述本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检索相关内容,了解国内外对于图像法的研究现状,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学深入研究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总结高中物理中图像法问题,分析函数图像的四个方面,设计教案,将图像法融入到教案中。

关键词:图像法;物理教学;应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97-01

图像法是一种将物理与数学完美结合的解题方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倡导的物理学习模式应该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图像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像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简单的线条,却又千变万化,一幅函数图像却可以有效地表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奇妙,还使教师的讲解更加便利。

1.图像问题汇总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为例:

2.图像法分析

图像法主要涉及“点”、“线”、“面”、“形”四个方面,它们各自代表不同的物理意义,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于这四个方面,让学生明确每个图像的“点”、“线”、“面”、“形”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1)函数图像中“点”的物理意义

一是截距点。即图线与坐标轴相交的点。它反映了当某一个物理量为0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它针对的是某两个特定的情况下物体的物理状态。如电源的外特性曲线U-I图,图线与U轴的交点是一个截距点,表示电源电压。

二是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状态。如电源的外特性曲线U-I图线与电阻的U-I图线的交点,表示的是电源与电阻串联时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由此可以求出电源的输出功率。

三是极值点。即某段图线中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它表明了该点附近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简谐振动图像x-t图中,最大值A表示振幅,在最大值左边的时刻,质点向x轴正方向运动;在最大值右边的时刻,质点向x轴负方向运动。

(2)函数图像中“线”的物理意义

“线”主要包括直线和曲线,通常斜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比如,v-t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a,Ep-h图的斜率为重力G,U-I图像的斜率为电阻R等。

(3)函数图像中“面”的物理意义

函数图像中的“面”是指函数图像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它通常代表着另一个物理量。如图所示,F-x图中图线与x轴所夹的面积代表功W。同样的还有:v-t图中,图线与 轴所夹的面积代表位移x,I-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代表电量q,F-t图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代表冲量I等。

(4)函数圖像中“形”的物理意义

“形”是指图像的形状。图像的形状对于物体的状态变化有一个大致的描述,如果结合图像的斜率一起研究,就能找出隐含的物理量。

参考文献

[1]王溢然,王亮.图示与图像[M].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

[2]陈淑霞.高中物理教学中图象的应用[J].速读(中旬),2014

[3]吴广.谈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

[4]王荣凤.浅谈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3

[5]赵秋雨.函数图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许昌师专学报,2001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教学设计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