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建模思想,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2019-09-10 23:29林阳永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提高培养

林阳永

摘  要:以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学为例,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建模训练中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

关键词: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0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数学建模”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中的因素进行简化,将抽象的因素变成具体的参数和变量,并运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和验证答案,最终得出结论。以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学为例,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建模训练中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

1.培养数学建模的兴趣

“爱为学问之始”,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深入探究,才可能会有所获。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建模兴趣,调动学生建模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进行数学建模,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课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建模问题,脱离实际的问题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没有成就感,过于复杂的问题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的畏难心理。而貼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数学建模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兴趣,也树立了学生对数学建模的信心。

例如,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一节课,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举足轻重。从实数的基本性质出发,可预先布置建模题目,用学生高与矮描述不等关系,引发学生进入建模情境,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喜欢上解决数学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以问题串的形式,归纳出不等式解集情况时,揭示探讨数学建模过程,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让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对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用性质描述法,培养学生“从形到数”,对反馈的信息及时处理,用动画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再现,兴趣盎然中强化了不等式的关系。

2.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建模过程,感受数学建模的魅力,在经历建模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提高思想与方法的转化能力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设计数学建模问题,并指导学生做好模型准备,对问题的背景深入调查研究,搜集必需的信息;其次,指导学生做好模型假设,根据问题的内在规律,化繁为简,作出合理的简化、假设;接着,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将问题用数学符号、图形、式子的方式体现出来;最后,指导学生计算并分析、检验结果,再得出结论。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课,先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初步感觉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模糊”关系,激发问题解决的动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建模过程中,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化简,任选三根火柴棒,在实物投影仪下操作围成的三角形,从而得出数学模型,转变学生原有的观念。紧接着迁移思维:任意三角形三条边假设分别为a、b、c,那么a+b

3.体会数学建模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分为做好模型准备、作出模型假设、促进模型构成、进行模型求解、分析、检验模型结果。关键步骤在于促进模型的构成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与检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本质及关键因素,作出合情合理的假设,建立规律性的数学关系式,提炼成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确地求解、检验。抓住关键步骤,启发思维,提高建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一节课,为了发挥学生的关键能力,创新数学建模,需要降低起步难度,开阔建模思路,改变思维角度。从出现第一个三角形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就需要平面与立体相接触,通过系统知识去理解,尽可能设置生活背景,展示生动、形象的图形,尤其是立体图形,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不能在脑海中完整架构,可以利用资料借助数学思考方法,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完善学生的空间想象。

4.拓展数学建模的应用

“所学为所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拓展数学建模的应用,积累学生的数学建模经验。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将问题与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相结合,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

例如,教学“方程”建模,需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获得再创造数学的体验,从现实问题情景中,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评价学习过程,理解一系列数学模型,从一元一次方程到多元一次方程和一元多次方程,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要从数学基础学习上升到建模分析,数学建模思想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方法的引导,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深化学生知识层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妙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提高培养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