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研究和方法

2019-09-10 23:28张学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有效融合教学策略

张学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多元性日益增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的教育领域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增多,为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改革与创新中,更是首当其冲。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以此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环境;有效融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28-01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改革与创新中,是首当其冲。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以此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与生机。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的教学优势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生动、丰富快捷及人机交互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教学优势。

(1)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融合,能为学生创设出更为精彩的、生动形象、具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2)能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语言、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是针对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就很难进行准确的描述和精准的转达。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能很轻易的解决这一问题。

(3)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學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新型的教学资源。这些新型教学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极大的拓展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更突破了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

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表面功夫,没有使信息技术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优势。

(2)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虽然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运用,但是只是局限于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形式进行语文的教学。

(3)对待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态度缺乏科学性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态度存在不科学的情况,有的教师完全忽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有的教师则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由“满堂灌”转变为“满堂多媒体”。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化教学是教师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融合策略。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很难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生活阅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的。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利用音频、视频及图片很好的弥补了学生的学习缺陷,降低了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难度,实现了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和人际交互功能,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育领域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提出要思考的问题或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围绕问题或目标,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或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搜集,进行学习问题的自行解决。然后学生还应将自己自主学习的结果,通过交流平台及时的向教师进行反馈,以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因此,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思维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也是小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较强的决定性原因。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深度的加深,只具有感性认识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得到锻炼和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领域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范围及深度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的教学优势就越来越多。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峦.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J]小学语文教学,2006(10)

[2]王轶群.斯霞识字教学艺术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2006(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有效融合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