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合唱训练的必要性

2019-09-10 23:29李昕栩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低声学唱声部

李昕栩

摘  要:从苏少版的教材中,不难发现我们的合唱训练是从二年级上册便开始出现合唱教学的 ,虽然合唱歌曲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确实是贯穿始终的。在童声训练中,利于培养孩子与团员中相互合作配合的能力和意识,能够加强融合团体的能力。而这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唱歌也是至关重要的。老师的身份,传道受业解惑,为人师表,我相信老师自己是喜爱合唱歌曲的,但是刚拿到一首和声歌曲,一定也是比较抵触的,不过没有关系,以下便是我对如何把握课堂二声部教学的一点研究。

关键词:二声部;节奏;旋律;聆听;感受;声部;副旋律;合唱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6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1-2年级“演唱”的标准要求有一条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对3-6年级学段对“演唱”的标准要求有一条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次出现二声部轮唱歌曲《白鸽》,随后三年级下册又出现了《夏夜》、《恰利利恰利》,在我们小学阶段二声部合唱显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用聆“听”来激发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听”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要对歌曲有整体的把握,因此要先完整听赏。有所发现是带着问题聆听,这一环节也是学习兴趣的初步发掘;再次聆听和多次聆听是学生对整首歌曲旋律的熟悉与印象的加深也是兴趣发生后的乘胜追击。

2.用“读”来夯实基础

听的教学仅仅是为整堂音乐课打下了基本的基础,但是要夯实好基础就得靠“读”来完成。

无论是在单声部歌曲还是双声部歌曲,我们在初学阶段都让孩子按节奏读歌词,其实这是遵循孩子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让孩子能由简入难的过程。而这种方法针对二声部歌曲,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教学中一定要先给学生一个声部,而非整首歌曲,这样对孩子的学情才是合理的,而后用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再用绘声绘色的游戏环节或是角色扮演渗透加入另一声部。例如,在学唱《夏夜》中,我是这样的:我將班级的同学分为领唱组和齐唱组,一组来领唱一组来齐唱,注意要给学生琴声扎实坚定的节奏,让孩子能够非常坚定自信的延长,随后互换角色练唱,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用先“低”后“高”的方法突破难点

在学习观摩教学视频时,会发现大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另辟蹊径,会先教会学生低声部,这是一种反向的教学,先难后易,由难入简。重点教唱低声部,因为低声部旋律一般色彩上比较暗淡,线条不那么明朗,不容易牢记。因此低声部一定要与高声部配合在一起才会展现音乐的艺术性。

例如,在教唱四年级下册歌曲《隆里格隆》中,先教授乐曲的低声部,反复练唱,强化记忆,我将男女同学分开练唱,照顾到男孩子的声线比较低沉,因此先教授有难度的声部,而女生的声线非常明亮温暖,这样低沉的低声部配上明亮的高声部,这样的声音非常优美了。

较难的二声部乐曲,教师要注意,在低声部旋律学完后,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以固定声部为基础,多加练习,然后可以教师自己加入单独声部,再互换声部反复练唱,与原声反复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声。

综上所述,无论是单声部歌曲还是多声部歌曲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是时我们不要乱了阵脚,相反要更加的稳定的学唱,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让孩子能够在学唱的路上更长远的走下去,一定要耐心对待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学生为本,才是我们教学的源泉,而这样一个稚嫩幼小的孩子们,从茫然不知,而在我们的指引下,渐渐的孩子一点点掌握知识,哪怕路途艰辛,但是只要为人教师的我们,耐心细心的辅导,发自肺腑的鼓励,真诚细腻的关爱,孩子们一定会绽放自信的笑容,多年之后,你会捧回丰硕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低声学唱声部
你有病吗
二十八,把面发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新闻
金铜时代
完形填空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