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

2019-09-10 23:43徐叶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语言交际有效培养思维习惯

徐叶

摘  要: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是英语“全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价值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只有关注语言交际功能,才能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具价值。

关键词:语言交际;英语学习;思维习惯;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76-01

王德春先生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承担的功能有很多,而其最根本的功能则是工具性,即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或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把握好这一学科本质,以英语思维的方式来预设、组织、开展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地服务于生活,受益于终身。那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三条路径。

1.创设情境,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小学生形象表达的思维习惯

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外语最大的障碍就是他所掌握的母语本身,即利用母语进行翻译过渡,从而达到理解与表达的目的。作为最初保障学习兴趣的目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式,但作为长期或深度的外语学习,必须逐步尝试着绕开母语的思维定势,采用形象表达的方式,直接建立人物、事物或事件与语言的联系,实现语言的“无跳板式”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依据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包括图画、卡片、动作、音乐、语音、视频等等,为学生的语言形象表达搭建有利的平台。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Hobbies》单词部分,我精心预设教学活动,设计了“Look and say”“Listen and do”“Ask and answer”等多个教学情境,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刺激和调动学生的感官,形成“条件反射”,努力帮助他们建立单词、词汇、句子等语言与兴趣爱好之间的直接联系。在多种教学情境的互动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形象表达的思维习惯,不需要再借助中文翻译来进行语言交流,这是实现语言“无跳板式”沟通的第一步,也是为后续语言学习奠基的最重要一步。

2.关注生活,开展实战操练,培养小学生语言应用的思维习惯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的学科,其学习自然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世界。如果仅仅将英语学习的视野局限于校园,局限于课堂,那学生不仅词汇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他们的英语思维品质和习惯也达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课堂四十分钟的英语学习只是学生终身英语学习的开始,或者说是一个例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课内引到课外,由校园引向生活。当然,这实际意义上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延伸,而不只是空间的拉长;是一种意识的培养,而不只是行动的实践。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Holiday fun》课文部分,在分角色对话,操练朗读课文后,我将课文中对话的基本句式进行了梳理,在学生进一步熟悉的基础上,开始了向生活进行语言的迁移运用。当时正值学生国庆小长假返校的第一周,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外出旅游的经历,以此真实生活经历转化为现实教学资源,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具有高度的敏锐感,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句式进行实战操练,交流自己国庆小长假的真实经历,并适时予以评价。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文中句式自然而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相信即使到了课后,学生也会与伙伴们、朋友们再次交流假期经历,英语语言应用的思维意识由此形成。

3.延伸课文,感受多元文化,培养小学生国际理解的思维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英语的课文教学而言,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利用课文教学中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其他的一篇甚至一组文章,但我们更需要由课文进行拓展,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异同,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差异性,这不仅对于学生学好语言本身颇有意义,同时能够为学生国际理解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播下种子,以备在将来融入国际化大潮中开花结果。这其实也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学科教学的“整合式”渗透。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At Christmas》一单元,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如单词、词汇、句式、语法等指向语言操练和积累的目标之余,我尝试“举一反三”,由西方“圣诞节”这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引向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一方面以“春节”的英语文本资料作为拓展语言的教学资源,学生在研读材料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丰富语言词汇,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节日背后的异国文化差异,以全球视野和国际视域看待这一文化差异,实现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如此教学,是当前面向国际教育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领悟英语学习的真正价值,也是英语学习的本质需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是英语“全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价值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只有关注语言交际功能,才能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具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覃.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的学生英语思维品质谈[J].中学生英语,2019(22)

[2]王文瑞.关注语言与思维联系,加强初中英语思维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9(06)

[3]万娴.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思维进阶活动设计[J].江苏教育研究,2019(17)

猜你喜欢
语言交际有效培养思维习惯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播音主持的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探析
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材料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英语的语调功能浅析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