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2019-09-10 23:29刘珍菁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内容

刘珍菁

摘  要: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预备。而叶圣陶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于是,我们提出了“自主预习,让学生学会预习”。所以学生在上课以前,需要预习,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目的,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就充满活力,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预习;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88-01

预习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是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拥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通过预习,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其次,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再者,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學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方面进行。

第一,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第二,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第四,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开展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已不再视预习为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能够在预习时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定的、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开展课堂预习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培养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

2.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重要

小学生的自觉性很差,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能提高预习的效果。我在课堂上总结预习效果的时候,除了口头的激励或批评,还会在评比栏中显示出来。有精彩的提问,精彩的答问,我都会奖励学生一颗象征智慧的星星,同样,预习中偷懒,没完成预习作业的就会被扣掉一颗星,当星星的颗数在正常数量以下的自然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所以,目前为止,我班的学生在预习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欣喜的看到,有的学生已经习惯超前学习,并且个别学生已经不满足教材上的内容,开始研究自己更感兴趣的问题。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是学生在课余活动中的一种个体独立探究的行为,只有把这种行为持续地、有意识的加以指导和培养,才能使之成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而作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习惯,教给他们正确的预习方法,从而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最终成为有较强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内容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