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2019-09-10 07:22张晖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改革开放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主要可以梳理和总结为五个方面: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分工体系。

[关键词]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經济制度;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张晖,经济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实现国家独立和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起点。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客观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将这些经验应用于新时代的经济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和确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 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能长期超越或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需要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需要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生产力落后、社会积贫累弱的现实状况,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明显不匹配。新中

国成立初期,我党确定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发展方针,既强调发展生产力,又重视公有制和私有制、劳动与资本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这一方针的正确指导下,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工商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开展“三大改造”,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但是,由于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缺乏清醒认识,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刮“共产风”、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等,人为地拔高了生产关系的形态。生产关系超越了社会主义特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划出差异性鸿沟、农村“工分制”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固化等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情况出发,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遂在经济领域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关系,这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个方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1]487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同时强调在分配领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首次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这些理论认识源于实践并科学地指导实践,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社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全球经济排名不断上升。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全球排名第6;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49万亿美元,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全球排名第3;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9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进入新时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转弱,国内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呈现,国内劳动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成本优势快速减弱,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持续回落。同时,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对国内供给侧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进一步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改变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252适应新常态,实施供给侧改革,恰恰是抓住了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分佐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4]

二、 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但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得直接进入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面临很大障碍,从现实国情出发,经由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行过渡则是一种现实的理性选择。1949—195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国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这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53年开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阶段是渐进性的改造,但1955年秋季以后,改造步伐加速,我國所有制结构由多种所有制并存很快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并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1978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占当年GDP的99%,非公有制经济占1%。这一所有制结构不适应生产力不平衡发展的状况。历史实践表明,单一公有制不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978年以后,党中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除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在这一正确认识之下,我国逐步消除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的羁绊。从党的十二大确认了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270,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660,再到党的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对所有制结构不懈探索创新,经历了一个极不平凡的过程。伴随着理论认知的深入推进,经济实践日益丰富起来,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8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到GDP的24%。非公有制经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不断成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6]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并且提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系列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中。这表明,“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对多年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经验概括,也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长期以来,“两个毫不动摇”招致了一些人的不解和诟病,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够辩证地看待“两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性质,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其作用均在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二者都是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路径。“两个毫不动摇”不是对立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不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味地实行单一公有制,就会违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社会发展受阻;但与此同时,如果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会动摇,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一个社会中,多种所有制是能够共存的,这在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对所有制结构的评价标准,不能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不能简单讲单一公有制就好或全盘私有化就灵,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55。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方面的优势,才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施“两个毫不动摇”,是党和国家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奇迹的重要法宝,必将在我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但于当时而言也是国内外现实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客观上讲,计划经济模式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初步建立起工业基础、巩固新中国政权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不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是调节商品价格、调节生产和供求关系的主体。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企业活力不足、供需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当等现象,国家调节经济低效僵化的问题凸显。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党的领导人在考察现实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1958年11月,毛泽东在其主持召开的郑州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保持和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批评了当时急于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和废除商品生产等错误主张。他认为对商品生产的评判要看商品经济的制度特征,“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8]439。他指出“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8]437,“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8]435。 1959年3月,毛泽东在批转山西省委的文件中说,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9]。这些包含市场和商品特征的探索性观点,成为我国后来“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早期萌芽,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理论创见,为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持。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越来越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之一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出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这一理论认知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652。理论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深化的,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党的领导人对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的认知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邓小平在1992 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打破了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二者作为不同经济制度属性的观念桎梏,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二者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二者都是手段。这一谈话意义重大,将我国的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过十年的探索,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探索到建立到不断完善,铺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功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其核心要义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这不同于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后者主张私有化、自由化、政府角色最小化或非调控化,无视政府干预对市场的导向性和纠偏作用,主张把政府的各种干预同时地、一次性地统统砍掉,让市场彻底地发挥作用。不少国家依据“华盛顿共识”进行转型,遭遇到了巨大的经济风险,出现了经济停滞、崩溃,甚至被拖入社会混乱的泥沼。只依靠市场因素来发展经济是行不通的,这已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不争事实。我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又进一步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实践发展中显示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江泽民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取得成功,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努力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等优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和消极方面,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10]胡锦涛强调:“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3]39,“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12],“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3]39。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现实国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我国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所在、实质所在、特色所在、经验所在。

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恒久动力。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带领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形成一整套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也是指导发展经济的方法论原则。在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里,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情况,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

70年前,“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经济起点。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根植于经济发展的土壤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的创新发展始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城乡兼顾的政策指引下,城乡之间生产生活资料互流互通,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的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3]。这一判断的基本表述是以人民的需要为中心的,明晰了以发展生产力为重点、聚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思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12。以这一矛盾为依据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推进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城市和国有企业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4]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928.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1.15美元,顺利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国家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小康,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摸索和调整分配领域的发展方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为显著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党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和城乡关系政策。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关于促进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越来越健全,惠农举措和政策越来越丰富,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基础设施等等明显改善,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城乡收入比呈下降趋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9899万,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13—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逐渐走向全面小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为丰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质的转化。党的十九大之后,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深化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深入推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有力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不竭动力。

五、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分工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国际交往战略。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原本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为我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需要通过在全球配置资源来降低产品成本,这给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978年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在国际比较中看到了我国的不足,日本的发展和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也让中国共产党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认识到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1978—1991年农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经济发展,发端于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和发展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从事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转移,各类形式的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力提升了社会生产能力,在增加社会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缓解短缺经济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是同步进行的。经济领域鼓励和扶持多种方式出口创汇,设置经济特区,主动引进先进技术,以多种形式利用外资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育,各类市场主体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经济产出的增长不再依赖于国有企业。二是1992—2001年非公经济的全面上升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人们思想上的藩篱拆除了,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依靠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吸引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的外来投资。外资的大量进入,市场竞争加剧,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效果不断改善,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国内经济活力大大增强。三是2002—2012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阶段。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快,更为深入全面地融入国际分工格局。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攀升,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相互促进。为了和世界更好地对接,我国充分利用了后来者优势,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针对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党和政府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经济的思想理念,经济工作“坚持好字优先”,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中国出台了适宜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四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后危机时代,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疲弱,再加上国内产能过剩、政策效应递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综合研判,认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3]229特定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5]。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获得发展红利,通过扩大开放提高竞争力。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通过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大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同时,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沿海开放到内陆沿边开放,从制造领域开放到服务领域开放,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层次不断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从“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不但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还给世界經济注入了新的动力,给经济全球化前景增添了亮色和希望。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全球经济,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价值链和部门最齐全的生产体系,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自身,摆脱了贫穷落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还大大提升和改善了国外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了贡献。而且,中国既能融入全球化又能保持自身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能的选择和借鉴。同时,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作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致力于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各国经济利益在全球化过程中深度融合,世界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必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0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5(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28.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15.

[7]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78.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9-70.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0.

[12] 習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17.

[13]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8.

[14] 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8.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2.

(编辑:肖贵清)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改革开放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四个全面”视域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探究
弗莱堡学派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