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区(港)背景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019-09-10 13:29夏冰
高教学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跨文化交际

夏冰

摘  要:自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布海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以来,对海南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外语交际能力、商务交际能力、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正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所需。但是目前海南外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外流现象突出、人才培养规模减少、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不鲜明等问题急需解决,使之不再成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瓶颈。

关键词:海南自贸区(港);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现状;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57-03

Abstract: Si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nnounced at the 3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Confer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Hainan Province on April 13, 2018 that Hainan should build a free trade zone and a free trade po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foreign trade talents in Hainan, with foreign language, busines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lents are exactly what Hainan Free Trade Zone (Port) need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foreign trade talents in Haina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such as the outflow of talents, the reduction of the scale of training talents, the insufficient number of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clear curriculum system, so that it will no longer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Free Trade Zone (Port).

Keywords: Hainan Free Trade Zone (Port); Foreign Trade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in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一、海南自贸区(港)背景下外贸人才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时庄严宣布,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至此,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规划、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 决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对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自由贸易港是最高程度的贸易开放形式,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大,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目标中明确指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不能以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为主,而是要打造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新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旨在将海南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并赋予海南优惠政策、制度倾斜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标准的建设自由贸易区(港)。

随着59个国家到海南免签政策以及百万人才进海南政策、离岛免税等政策的落地,必然会有大量的境外投资者、游客、留学生来到海南进行投资、旅游、求学,将来海南会成为全国涉外商贸活动最密集的省份。大量新型贸易活动的出现必然也对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外贸人才。由于要与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打交道,因此海南需要既通晓异国文化同时又熟知海南本土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素质:

(一)具备外语交际能力

外语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和前提,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进行沟通,语言是第一障碍。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过程中,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到海南投资兴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就不能做好商务服务工作,贸易的洽谈也将无法有效进行。

外语外贸技能本身就有极大的内在关联,但是目前各高校在外贸专业的核心技能定位以及课程设置上仍然以外贸技能为主,而对语言类技能的掌握要求相對偏低,在课时分配上也相对较少,在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中基本上以《货代英语》《外贸英语》等专业外语为主,而对于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课程尤其是听说方面的技能开设较少,类似于《英语视听说》这类注重交际技能培养的英语课程更是凤毛麟角。

此外,在外贸专业的外语教学方面过多的侧重书面语言的技能训练,比如《外贸函电》课程各院校外贸类专业均作为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来培养,但是如何将外语技能融入外贸技能中还需要加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英语类课程与外贸类课程基本上都是当做独立的两类课程来开设,外语外贸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融合,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并不太了解如何使用英语来从事外贸工作,也不太了解英语在外贸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具备商务交际能力

外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但是跨文化焦急的最终目的是商务交际。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中,来到海南的境外人员主要从事的是商贸类活动,这就要求从事外贸专业的学生通晓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惯例、熟悉贸易流程,同时对国际金融、离岸业务、离岛免税等知识均要有所了解。

对于职业院校的外贸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需要掌握过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在知识学习上重视知识的广度,广泛了解与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各类知识,并且要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来有侧重的学习。高职外贸专业学生的定位是从事外贸或国际商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商务交际能力是就业的主要竞争力,因此,在对自身进行定位的时候要将如何培养自己的商务交际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也要与之相匹配。商务交际的核心还是和人的交际,来到海南从事商务活动的外籍人士随着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愈发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琼从事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而从事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经济活动,都和外贸相关,因此对于外贸专业学生要抢抓机遇,提升自身商务技能水平。

(三)具备文化交际能力

仅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丰富的商务知识还远远不够,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尤其在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了解对方文化就显得更加重要,会起到交际倍增器的作用。如果在贸易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和性格等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从礼仪礼节到互信互惠等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外人士来到海南在进行商旅活动的同时也可以体验海南本土文化,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海南文化的机会,作为从事商务活动的外贸专业学生在商务交际的同时也可以向外商介绍海南本地文化,文化交际伴随的商旅活动的各个环节,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化交际。在饮食方面,海南四大名菜闻名海内外;酒店住宿方面,海南有全国最多的五星级酒店群;出行方面,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开通了多条通往俄罗斯、东盟国家的航线,环岛铁路作为世界首条热带地区动车组将东西海岸沿线风光尽收眼底;景观旅游方面,作为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有着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绚丽的热带岛屿风光;旅游商品购物方面,海南在海口、三亚、琼海等多地建设了离岛免税购物场所,提供优质高端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娱乐休闲方面,完善的娱乐休闲场所深得国内外游客青睐。

二、海南外贸人才培养现状

但是从目前看,海南高职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现状还不足以满足自贸区(港)建设中所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外流现象突出

海南受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酒店和旅游业一直作为支柱产业,再加上没有知名度较高的工业产品导致外贸商品主要以热带水果、农产品以及海鲜水产品的出口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再加上地理位置导致的出口运输损耗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所以,海南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相对较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远不及房地产和酒店、旅游等行业。外贸行业的相对滞后直接导致了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在岛内只有海口、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少数临海地区依靠海口秀英港和洋浦港等地缘优势逐渐吸引一些外贸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进驻。但是,无论从企业数量、规模到就业岗位都及其有限,远远不及酒店和旅游业。外贸行业的规模严重影响了就业市场,海南各高职院校每年培养的外贸相关专业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不选择在海南本地就业,外贸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海南紧邻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无论从经济总量到市场成熟度方面,海南都与珠三角地区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外贸行业更是如此。广州、深圳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过40年左右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深圳的盐田港、宝安机场已经发展成为与香港相媲美的海运和航空枢纽,深圳在经济总量上也与香港旗鼓相当,琼粤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也让海南各高职院校的外贸专业毕业生首选珠三角地区就业和创业,尤其是来琼学习的广东籍学生多数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模减少

受到外贸行业整体环境以及就业的影响,海南省内各高校逐渐缩减了外贸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从考生报考意愿的角度考虑也大量缩减了招生计划。此外,海南的高职院校中民办高校的数量多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的招生与办学成本息息相关,因此,在海南的民办高职院校从办学成本的角度考虑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外贸相关专业的招生,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占比较大,这些院校停招外贸专业之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海南高职院校中外贸专业的招生人数骤减,也直接造成了海南外贸人才培养规模的极具下降。

(三)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师资队伍是高质量办学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在海南各高职院校外贸专业办学规模整体下降的前提下,原有的师资队伍也必然受到影响。由于专业停招或缩减,大量的从事外贸相关教学岗位的一线教师不得不面临转岗,从专业教师转为学工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已经停办相关专业多年的高校教师来说已经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对原来的外贸专业知识已经相对生疏。久而久之,经过多年积累的外贸专业教师队伍也随着专业的裁撤一并消失。外贸专业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海南省内各高职院校的外贸专业基本都有1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实习实训条件完备,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基本配置完成,专业的停招直接导致大量资金打造的实习实训场所付之东流,而因此损失的师资队伍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复的。

此外,针对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实际,原有的教师队伍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结合自由贸易区(港)实际,打造培养服务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所需外贸人才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四)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鲜明

海南各高职院校在外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作为主要方向,以实体有形商品的交易作为交易对象。由于海南制造业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主要是农业及服务业,缺乏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工业产品,因此外贸专业在授课素材的选取上海南本土外贸、货代、物流企业案例相对较少或者代表性不强,基于海南本地开发的外贸类校企合作教材、实习实训指导书之类的教学资源更是凤毛麟角,所培养的外贸人才和讲授的课程不能与海南经济发展紧密联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体现得不够明显。

综上所述,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对于海南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外贸人才都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针对目前海南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确保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設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唐小波.基于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的课堂教学创

新——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34-38.

[2]成婧.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21-24.

[3]成雪岩.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9-11.

[4]陆娟.“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01-104.

[5]付元元.“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人才培养初探[J].理论观察,2019(04):168-170.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跨文化交际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财商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