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9-09-19 10:45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危险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F)是指骨密度下降、骨强度降低病人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脆性骨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升高,OF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其危害性已超过糖尿病、脑卒中等[1]。近年来研究发现,OF病人更易发生心血管相关事件,是导致病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2],同时也是造成存活病人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传统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与心脏疾病的本质不同,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代谢的内分泌调节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相似[3],现已受到医疗卫生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骨质疏松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4],但国内尚无老年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老年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获得确切的高危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老年OF病人227例,年龄60~85岁,平均(74.7±13.6)岁。发生心脏疾病的69例病人为心脏疾病组,其中心肌缺血49例,心绞痛15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房颤2例,均经心电图、超声、心肌酶谱等检查,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脏疾病诊断标准;未发生心脏疾病的158例病人为对照组,年龄60~79岁,平均(69.2±9.2)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老年骨折病人,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骨密度,T值≤-2.0);(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骨折前合并心脏疾病者;(2)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者。

1.3 研究方法 收集病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雌激素使用史,是否使用钙剂、维生素D治疗等。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

2 结果

2.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年龄、性别、使用雌激素、使用钙剂、使用维生素D、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脏疾病组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吸烟、使用雌激素、血脂水平高、合并高血压是老年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老年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骨质疏松病人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微结构退化、脆性增加,是骨折发病的高风险人群。OF病人合并心脏疾病非常普遍,围术期心脏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成为病人康复的主要障碍,同时病人易发生褥疮、坠落骨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医疗费用,占用医疗资源,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和生理机制[6],钙化损伤区与动脉粥样钙化斑块均含有多种成骨细胞标志物和骨基质蛋白。另有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发现有骨中矿物质羟基磷石灰的起始聚集部位基质囊泡,同样骨中也存在与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同的矿物质羟基磷石灰[7],由此推测动脉硬化与血管钙化间存在某种联系,骨量丢失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进展呈正相关。

Lampropoulos等[8]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高脂血症、血管钙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了OF病人血脂和尿酸指标,心脏疾病组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TG、LDL-C水平升高是老年OF病人心脏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TG、LDL-C水平升高本来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LDL-C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认为骨质疏松、高脂血症与病人心脏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9],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体外实验表明,氧化的LDL-C可抑制破骨细胞凋亡,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并刺激成骨细胞的凋亡[10],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显示,女性是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女性绝经后组织与血液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从而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心脏疾病。本研究显示,使用雌激素会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可能是补充雌激素会增加血栓形成,从而增加了心脏疾病的发生率,但具体机制不明。

吸烟、高血压已证明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也是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物质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影响骨矿化,因此吸烟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是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的保护因素,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Zhou等[11]研究显示,补钙能降低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合成来控制体脂增长。另有研究显示,钙的足量摄入可增加粪便脂肪排泄,达到降脂目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血液、血管等部位钙沉积,从而降低动脉壁的钙沉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病人骨折后,在创伤和剧烈疼痛的刺激下易诱发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功能紊乱,再加之手术和麻醉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更易发生心脏疾病。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OF病人持续增加,老年OF病人发生心脏疾病与性别、用药、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加强对骨折病因的干预,积极防治OF病人的心脏疾病,根据病人情况采取积极、系统的全身性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密度骨质危险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喝水也会有危险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