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视角下精准扶贫的“互联网+”模式探析

2019-09-20 05:02谢军
时代经贸 2019年1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户互联网+

谢军

【摘要】为探讨精准扶贫“互联网+”模式,从工业反哺农业的视角入手,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为精准扶贫战略奠定了前期基础,分析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和帮扶难题,论证了“互联网+”为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新的模式,总结得出精准扶贫“互联网+”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业反哺农业;精准扶贫;“互联网+”模武;贫困户

引言:

上世纪中期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工农业剪刀差,使得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事实上形成了农业普遍收入低,工业比较收益高,农村比城市更加贫穷。本世纪之初,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日益提升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为精准扶贫战略奠定了前期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中国的农村扶贫长期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工业反哺农业是以贫困地区为单位,以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公共产品的投入,助推整个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实施以来,除了取消农业税以外,国家连续增加了惠农政策资金的投入,对农业人口增加了粮食补贴、老年补贴、医疗补贴等,这些对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和安全阀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不可替代的功效。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为精准扶贫战略奠定了前期基础。

二、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和帮扶难题

(一)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难题

精准扶贫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是将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精细化到贫困家庭的帮扶。精准扶贫的实践主要是将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改善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我国对农村贫困户分绝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户。绝对贫困户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相对贫困户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贫困户的认定是要耗费成本的,受成本收益的影响,精准扶贫存在的精准识别难题造成基层工作的困扰,容易诱发基层干部在村民中搞平衡战术。除少数绝对贫困户,其生活艰难程度在村民中获得共识,能够容易做到精准识别。对于相对贫困户的认定,往往出现在村庄、姓氏、房份之间搞平衡,而不是以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标准,认定结果容易形成新的不公平。由于贫困户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扶贫政策了解不够透彻。他们对扶贫种类的认定,只是以拿到多少钱作为核心诉求,缺少对精准扶贫政策内涵的理解,难以接受扶贫政策设计脱贫路径的安排。

(二)绝对贫困户的帮扶难题

对于绝对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残等各种特殊因素造成的自身劳动能力低,缺少收入来源。他们存在坐、等、要的思想,把政府的扶贫政策当作应该给予的政策福利,一旦不能满足期待的利益需求,容易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一是在家中坐等挨饿,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另一类是不断缠诉乡村干部,期望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他们缺少靠奋斗脱贫的思想和现实基础,容易形成了扶贫依赖综合症。扶贫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越扶越贫”的困境,甚至会影响到基层干部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的制度设计,分类指导扶贫工作。因病、因残,失去劳动能力的绝对贫困户,要充分利用“输血机制”确保政策兜底功效,确保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还要努力创造条件,为该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收入,不断提供生活水平。

(三)相对贫困户的帮扶难题

相对贫困户有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收入来源,容易安于现状,缺少跳出现有生活习惯的动力。该群体得到的扶贫补助金比较低,对生活水平的提升微乎其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质量。该类群体具有产业脱贫的实施基础,但需要确定实施路径的起点。相对贫困户产业扶贫的政策运行实践中,其主导项目容易集中在“光伏发电”、“家庭散养零星养殖业”等政策扶持项目,缺少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扶持项目。该类项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等,当扶持政策结束后,依然存在返贫的潜在危机。为此,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产业扶贫路径,引入激励机制,将农村能人的创业、相对贫困户的劳动力资源、政府扶贫的政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能人带动效益,将相对贫困户纳入到具体的就业体系中去,通过就业来解决扶贫的根本路径。政策的设计应该具有操作性,形成双轨就业的机制,在相对贫困户本来的就业渠道之外,针对性地设置相应就业岗位,通过兼职就业等方式为困难户提供就业帮扶,逐步提高经济收入。精准扶贫的根本办法是通过“造血机制”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创业机遇,提升其收入,引领贫困人口突破贫困世代固化的天花板。

三、“互聯网+”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模式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世纪之交,以“淘宝网”为典型代表的网络购物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普通百姓购物的新常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全国部分地域借助网络购物的翅膀,扩大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推动了地域经济的整体腾飞,也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实现了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机遇。“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社会产业形态的更替,旧产业不停淘汰,新产业不停涌现,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完全动态的发展过程。新产业的不断产生,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提供了进入的机遇。近年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井喷发展,天猫、京东、当当网、邮乐购、上街去等平台涌现,针对不同购物群体形成相应的特色推广,为广大网购消费者提供了平台选择。“互联网+”互联互通属性,正影响着各行各业并形成一个庞大的新的市场平台。对于一些小产品、小市场、无品牌的农特产品,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进行线上销售,提高产品收益,助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扶贫可以利用网络购物契机,利用电子商务形成的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为贫困人口融入产业链提供弹性、便捷的通道,促进“造血机制”的形成。

四、精准扶贫“互联网+”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申报电子商务示范项目,获取政策与资金支持

“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促进了商贸流通领域的革命,实现了商品与市场的对接,扩大了产品的销量,带动了优质特色产品与大市场的对接格局,解决了生产与消费对接的最后“一里路”,促进生产决定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应该说,任何一种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无限放大,推动产业革命的真正变革。当前,全国范围内都非常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以商务部为代表的各级部门围绕电子商务的推广,设立了相应的专项项目,如“电子商务示范县”等,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推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育。全国各贫困地区可以组织专门机构,积极主动申请各类电子商务示范项目,获取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加大“互联网+”人才培育,形成能人带动效益

网络购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规则、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从业人员在奋进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进则退的颠覆性更替,应对的根本途径是要对电商从业人员进行持续培训,不断提升现有电商从业技能,也为电商发展各环节人才的需求,补充新鲜的血液。当前,电商的发展由最初的大一统格局,逐渐朝团队化、标准化、软件化、公司化方向发展,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与残酷。线上产业集群电商地域集聚,线上集中销售同类商品,形成的规模经济满足了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化生产对量产的最低要求,有利于创新的推动。“互联网+”并不是人人直接从事互联网工作,而是依然遵循一个基本的分工格局。即以互联网连接为纽带,形成网商主导、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衡量的运行机制。各贫困地区可以将“互联网+”人才培育作为公共产品进行政府供给,维持电商的创业持续性经营是关键,在“互联网+”人才孵化上下功夫,利用各种资源培育一批“互联网+”人才,通过广大电商将本地域特色产品卖往全国各地的小众市场,增加地域整体收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专门机构,提供经费和场所,培育一批“互联网+”从业人员,形成能人效益。

(三)特色农业助推网络购物选品创新,提升贫困人口经济收益

网络购物在实现产品与市场对接的同时,也使得电商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整个网络购物平台上,任何一种产品都可以扎堆出现在网购消费者面前,使得同业竞争异常激烈。而具有一定特色的产品,无疑会减少竞争了,提升线上售卖的成效。網络购物选品创新,往往能有效地提升线上竞争力,减少竞争阻力,提升产品售卖成效。各贫困地域可以利用大数据预测特色农产品市场饱和度,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的远程销售。在做好土地确权流转,鼓励种田大户和新型农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借助“互联网+”扩大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价值。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农业生产岗位,保障其合理就业并取得经济收益。同时,可以促使贫困人口搭上农业产业化的便车,从事同类特色农业的种植,提升其经济收益,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四)利用“互联网+”延长产业链,拓展贫困人口就业渠道

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孕育的特色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小产品与大市场的对接,扩大产品的销售半径、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助推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为市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延长产业链,使得贫困人口也能成为产业链的一个具体分工合作环节。在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中,要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各贫困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扶贫资金专项补贴等方式,挖掘产业链的适宜环节形成工作岗位,为贫困人口就业形成直接的对接,提升贫困人口的劳动性收益,实现脱贫致富。未来电商的发展必然与产品的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电商从业者变成了企业的线上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产品则由生产者直接供给发货。各贫困地区借助“互联网+”实现飞跃,推动地域经济的整体脱贫。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贫困户互联网+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