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之功,贵在“导”

2019-09-20 05:40苏国标
读写算 2019年9期
关键词:导学式初中历史教学

苏国标

摘 要 教,怎样促进“学”?教的职责在于帮助,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即想办法让学生乐学习、会学习、能学习。因此,施教之功,贵在“导”:只有导之以“趣”,导之以“法”,导之以“思”,导之以“情”……才能让学生乐于主动探究,获得切身感悟,迸发学习热情,促进每一个学生向更高智慧、更强能力发展,使他们更有才、更成“人”。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路人。就此,我谈几点在初中历史课堂“导学式”教学中的心得。

关键词 初中历史;“导学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76-01

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起劲。

一、导趣:让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永恒动力。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学得主动、学而有恒。那么,学习兴趣,来源于哪里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如果教师能够在传授知识时“导”之以趣,让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就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悬念“激趣”

好奇心强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如能利用这一点设下悬念,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戊戌变法》时,教师可以设置悬念:谭嗣同为什么会发出“无力回天”的感叹?至高无上的皇帝(光绪帝)怎么还会遭到囚禁?一石足以激起千层浪,学生也将带着疑惑,急于想知道答案,因此而学习兴趣倍增。

(二)故事“增趣”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历史本来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组成的:烽火戏诸侯、南门立木、鸿门宴、三顾茅庐……不胜枚举的历史故事,或在教师拉开“引线”后让学生主动讲述,或教师直接声情并茂地讲述,势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诗词“引趣”

童心即是诗心。新编教材,可以说图文并茂,有些章节就附有相关诗词,有的课文教师也可以增补精彩诗篇。通过诗词朗诵,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完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如引用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和《长征》,分别导入“‘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相关课文,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

二、导读:让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比如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动笔,划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历史人物;从文中插图、补充资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或根据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结合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引领他们有目的地读,有兴致地读,有思考地读。

三、导思:让困难的问题容易化

思考是深化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知识变成能力的途径。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呢?关键在于让学生懂得应该从哪里入手、从什么角度思考,才能“思而有获”。

(一)“由此及彼”思考

即通过对相关或相似事物的思考和类比,寻找共性与异性。比如,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两国在维新变法之前都是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都遭到外国的侵略,并希望通过变法改变命运,为什么中国变法失败,没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日本却变法成功,并逐步转变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让学生进行横向联系和深入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开“疑团”。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历史。

(二)“由表及里”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如历代开国帝王和亡国之君,为什么前者可以开创一世辉煌,而后者却坐失江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最终领悟出一个普遍的真理,即“成由俭,败由奢”——通过纵向思维的训练,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正反对比”思考

通过历史事件的正反对比,可以在历史的巨大反差中得到更深刻的领悟和启发,如拜占廷帝国的封闭衰亡与唐朝的开放强盛之对比,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古今之理: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终将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不断进取,势必使文明繁荣。所以我们今天,更应当坚决拥护改革开放,锐意进取,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四、导议:让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可以借助小组辩论或表演历史课本剧等。如尝试评价秦始皇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一代暴君”?曹操是一代“奸雄”,还是一代“枭雄”?教师只适时适度地给予方向性指导:即应当把历史人物或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坚持“史论结合”,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评价功过是非。

五、导练: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根据教学目标,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

总之,施教之功,贵在“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路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求知,乐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导学式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