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市域生态网络系统

2019-09-23 02:07张浪
园林 2019年6期
关键词:市域绿地城市化

城市由社会、经济、自然等系统复合而成,其生态系统规模庞大、关系复杂,具有开放性、依赖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其稳定性易受环境条件变动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和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严重威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与城市生态网络一体化构建和融合是缓冲城市化负面效应的有效策略。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城镇绿地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化、系统化、网络化规划已经成为主导发展趋势。优化市域景观结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育和恢复重要区域生态空间,已成为应对城市化环境问题的重要共识。城市的可持续能力依赖于城市及其区域中各种生态要素构成的景观复合体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以及理解城市及区域复杂关系对城市化的响应,是制定应对城市化负面影响策略的重要基础。

生态网络思想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漫长演变,从最初欧洲的景观轴线、林荫大道,到以线状与带状连接对景观生态格局、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启蒙阶段,到重点关注线性廊道、生态斑块等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再到以修复破碎化生境及物种栖息地,多尺度、多目标、多功能的生态网络研究阶段,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并在国家、区域及城市、片区等尺度实践。

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正在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生态网络研究逐渐向定量化、多目标、多尺度方向发展。在高度破碎化的景观中,城市尺度的生态网络与其他尺度的生态网络相比更重要,其充分利用有限生态资源,加强生境斑块间的联系,亦为野生生物提供了迁移机会。本期特设“城市生态网络”专题,以武汉市、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及社区公园提升路径等内容为主,探讨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生态网络的衔接方式,以期为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处理好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二者关系,城镇绿地系统是二者间协调的有机载体。构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是实现整体性、系统性、网络化的城镇绿地系统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从生态角度出发,在不同空间层面实现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形成子系统,连接各个其他相关系统,最终构筑市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

本刊社长、主编

猜你喜欢
市域绿地城市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