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平衡

2019-09-24 05:05张莲娣
教师·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经验小学德育

张莲娣

摘 要:大多数班主任都会遇到一些德育工作上的问题。工作做得多、做得细,累不说,还达不到预期效果。说教多了,学生腻烦,说少了,不起作用;惩罚到位,学生抵触,不落实奖罚,制度失效;连续用力,师生俱疲,只顾节点,容易失效——这一组组对立的德育工作矛盾亟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失去平衡,德育乱、累且无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1-0007-02

一、说与不说

说,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指的是说理、说教、批评、表扬——从学生角度上看,除了表扬,没有一项是他们“喜欢”的。但不说,显然是行不通,毕竟语言引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说要有度有理有情

很多班主任走出校门就是家长,对自己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总是在同一件事儿上犯错误,那么我们就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结果是孩子腻烦,不接受;或者有时因为说教在逻辑上有“漏洞”,引起孩子的反驳,使教育变成了辩论。说教之后,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还要去安抚一下,解除他心中的郁结——其实,学生和自己的孩子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会跟我们撒娇,不会跟我们对抗。表面上看,他们是乖巧听话的。

所以,教师要从“家长”的视角看学生,在说教学生时不要仅看表面的表现(是不是低眉顺眼地在听),而要考虑他内心的感受。对学生的德育,其实跟家庭教育一样,要有度、有理、有情。

一是说教不要过多反复。我们跟学生讲了道理,发现他们的行为没有改变,于是又说、再说,反复说。其实这样没有效果,我们可以先放一放,观察一下,考虑换个方法,而不是当复读机。

二是有批评就要伴随着鼓励——小学生犯的错都不是原则性大错,就是些成长中的小问题,对学生稍作批评就能起到警醒作用。批评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找学生的亮点,表扬鼓励学生,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还能让他们诚心接受批评,效果更好。批评伴鼓励在低年级的教育中,效果最为显著。比如我班的小勇同学,个性活跃、聪明,但上课不守纪律。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之后,他依旧不改。后来我仔细观察他,发现他很喜欢看书,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我抓住他爱看书的特点,在他再一次违纪的时候,巧用时机,肯定了他的长处,使他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鼓励。从那以后,他就慢慢地进步了。

三是明说理、暗说教。教师讲大道理的时候、表扬的时候要公开地在班里大声讲出来。而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不是全班的集体性错误,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找个私密场所,对其进行单独批评。

(二)不说就是最好的说

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是以直观效仿为主,以抽象思考为辅。所以,大篇的理论说教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作用。这不是他们不配合教师,而是由他们的思维特征决定的。所以,说教不宜太多。配合说教最好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班主任对学生讲了什么道理、立了什么規矩,自己就要去严格执行,从自身做起,给学生立一个效仿的样板。这就是说和不说的平衡点,“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对小学生的德育效果尤其显著。

就这一点,我体会尤其深刻。去年我刚接手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关于班里的卫生保洁情况,好多学生老是忽视,总是不自觉地把垃圾随便扔在地板上。刚开始,我也是不断地进行说教教育,但效果不佳。后来我改变策略,一到教室,我什么也不说,看到谁的位置旁边有垃圾,就默默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刚开始,有不少学生惊奇地看着我,也有一些学生无动于衷。但连着两周都是如此之后,乱扔垃圾的现象一天比一天少了。在这过程中,我恰好感冒,对用掉的卫生纸,我没有乱扔,而是先放到垃圾桶里后,再去接着上课。就是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下,班里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学生德育,不说,就是最好的说。

二、罚与不罚

(一)罚要明确不拖泥带水

惩罚是与校纪、班纪相配合的一种手段。既然教室墙上张贴着相关规定,那么学生违反了这些规定,就是违背了相关道德标准,就应该按规定实施惩罚。令行禁止,是军队的作风,也应该是德育的原则。

但事实上很多班主任对惩罚举措落实不到位,总是“大棒”高高举起,久久不落下,或是高举轻落打折扣。倒不是班主任“懒政”,而是他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和顾虑。最常见的就是怕惩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或负面影响,比如担心他们产生抵触、自卑心理等。有时,教师也会有等等看的思想,看看学生会不会自觉意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结果一拖再拖,后来发现必须要惩罚时,学生犯错的“热乎劲”已经过去了,警示作用弱化了很多。而且,还给学生留下了“老师事后算账”的印象。

这还不是主要问题,其他学生看到同学犯错误并没有按教师说的那样受到惩罚,也就是教师“只不过是吓唬人而已”,便会想“那我这样做,应该也没什么后果!”德育工作就陷入了无序状态。如果这时教师再去惩罚,学生就会觉得班主任不公平(公平也是德育内容),有偏有向。同时对教师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这样德育工作就更无法推进了。

(二)不罚要有充分的理由

按制度进行惩罚,不能拖泥带水。但也要注意,惩罚不应成为主要手段,能不用尽量不用——确实,惩罚多了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些伤害,而且还可能使一部分经常出问题的学生产生“免疫力”。实施各种举措的目的是“育人”,不是“整人”,这个基本出发点,教师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实施了太多惩罚,结果达不到德育目的,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怎样把德育从手段升华为教育呢?其实就是不罚——这似乎与前面的论点产生了矛盾。其实不然。当我们决定“不罚”的时候,不是无缘无故地不罚,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我班上有个学生,一次他和同学闹着玩把同学的文具盒弄坏了。他马上就向同学道歉,而且主动跑到我的办公室向我说明情况,隔天还赔了同学一个新的文具盒。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没有采取举措,他自己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宣布不对他进行惩罚。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而且使他懂得了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道理。

需要注意几点,取消惩罚一定要在班中面向全体学生说明理由,让学生清楚原因,不至于产生误解,这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取消惩罚要从学生本体上找理由,不能说“小明犯错了,同组的小亮做了好事,两者抵消,不对这个小组进行惩罚”。理由要充分,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有说服力。

对德育的罚与不罚来说,罚是教育手段,不罚也是教育手段。不罚的教育效果更好,但要有原则依据。

三、连与不连

(一)时时处处都是德育

小学生的德育,不是什么高端的思想理论,而是生活的思想品德行为养成教育。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持续作用才行。所以,小学班主任是个“苦差使”,必须时时处处关注德育工作。当然,这时时处处也是有策略方法的,并不是说班主任需要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把教学工作都放下,这是不现实的(毕竟,班主任还兼任着学科教学工作)。

班主任主要可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比如我在教“方向和位置”时,问学生:“如果我们到外地去旅行,不熟悉道路,迷失方向了,怎么办?”学生答:“向别人问路。”我接着说:“对。那如果是一个外地人迷路了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去帮助他,给他指路呢?”

二是班主任每天在几个时间节点上出现在班级中。我对自己的工作有固定的几个节点,要求自己在这几个时间必须到班里去。如早晨我最早来到学校,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佳明,早晨好(摸摸他的头),作业写完了没有啊?”“小雨,注意把红领巾戴正”……下午放学了,我又会到班里去,嘱咐学生两句,“回家路上,大家不要逗留、打闹,安安全全回家,让爸爸妈妈放心”……把教育落实到日常,而不能依靠集中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具有连续性,对学生思想持续产生作用。

(二)留白也是一种方法

强调德育要重视日常,要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德育。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每时每刻都要向学生灌输思想品德理念,时时处处都要把“品德”这面大旗举得高高的。德育工作张得太满、太紧,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困扰——教师一出现,不是批评就是讲道理,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思想负担。

有一次,我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了集中教育,要求学生遇到师长要主动敬礼问候。之后几天,我都没有再提这个话题,就算看到学生没向师长敬礼,也没有即刻对学生进行批评,只是在一边观察他们的变化。有些学生开始不习惯,难免有忘的时候。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同学见到教师都主动去打招呼的时候,也纷纷效仿。几天之后,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了。习惯养成需要时间,而班主任要给学生消化的时间。一张一弛,才能让学生在有弹性、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而且,德育这根弦若绷得太紧,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我们其实知道,表面看到的现象不一定是真相,就像是馬路上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谁扶谁撞的吗?不一定。如果教师心里急躁,很容易会对学生的表现产生误判。

所以,连与不连的德育,是连而并不一定教,留白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策略。

以上从笔者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出发,谈了三点。这三点是三组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矛盾组合。说教与不说教、惩罚与不惩罚、持续与不持续,应偏于哪个方向呢?一个掌握了教育艺术的聪明班主任,是能够根据学情巧妙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具体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的。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16):197.

[2]李 霞.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学周刊,2014(14):11.

猜你喜欢
经验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