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2019-09-24 05:05周成霞
教师·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周成霞

摘 要: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正确地教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家校合作的教育引导,可以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文章主要就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1-0011-02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初中教育的不断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开展德育管理,以不断提高初中班级的管理教育质量。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家校合作是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在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是在初中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初中班级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家庭教育的地位,可有效丰富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内容,而对德育管理任务进行明确的划分,可让班主任肩负起德育管理的重任。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从而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圍与教育管理模式。

(二)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格、爱好、性格等都逐渐成形,因此该阶段的班级德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步入青春期的第一阶段,在青春期,学生的身心、人格和品德都发生了很大的认知改变。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和思绪繁多的内心世界都给初中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影响,青春期学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并获得珍贵的友谊。在青春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性意识逐渐萌发,更加渴望得到异性同学的关注与赞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一些学生会染上抽烟与打游戏的不良习惯。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无形地给初中班级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班级管理,教师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有力支持,从而开展高效的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与社会视野不断拓宽,对知识的渴望越发强烈,并且兴趣爱好也越发广泛。

第三,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批判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学习。且教师单一的说教方式和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若教师没有进行很好的疏导沟通,学生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在青春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不断加强,会以批判的眼光面对周边事物,并且学生的叛逆意识不断增强,亟须得到成年人的尊重与认可。这些都是初中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班级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三)目前家校合作的优势得不到有效体现

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双向沟通的。学生家长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家校合作教育,充分体现家校合作教育的优势。但是,实际的家校合作模式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例如,家校合作中最普通的方式是开家长会,在家长会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向各位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很多家长都会非常仔细地倾听,并且在会后也会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

但是在家长会开展的过程中,很少有家长主动请缨,为家长会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平日里工作繁忙,很少与班主任主动沟通与交流。且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就应当学校全权负责,自己没有太多的义务。

从目前家校合作的现状来看,可以明显发现,初中生的家长更重视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品德、行为兴趣都没有加以重视。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一直局限于微信与电话,教师与家长没有对家校合作模式进行很好的创新,以致无法充分发挥初中班级家校合作管理的全部优势。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改变家长的认知误区  促进家校合作质量的提升

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教育优势,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很早之前,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就充分认识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这些国家通过政府立法确保家长可以参与管理教育。在法规的促进下,家校合作教育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我国,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等,家校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国的一些家长还存在错误的认知,如一些家长认为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学校,而自己只是进行辅助引导。在这样错误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班级家校合作模式一直停滞不前。

在教育中,学生的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班级管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平等关系,帮助家长充分地形成自己的主体责任意识。

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充分信任教师,有效配合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的教育工作。并且教师同样需要无条件信任家长,主动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教学优势。例如:学校可以与家长构建家委会、设置家长课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家长进行沟通。

(二)培养家长成长型思维,保障家校合作教育效果

在初中班级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落实家校合作模式,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成长,从而构成完善的成长教育模式。学生在初中成长的阶段正好处于青春期,叛逆意识非常强烈,急切希望获取周边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而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认识这一客观存在的情况,且在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仍旧是采取小学教育管理的方式。学生与家长之间出现矛盾之后,若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就会在叛逆心理的影响下与家长产生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身心、学习与人格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三者的共同成长,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成长型家庭”是我国学者李忠辉和马琳在《赢在父母》中提出的教育理念,该书的核心理念是“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分担、共同关爱”。

该书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中,家长需要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在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在家庭中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实践,最终转化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教师与家长教育理念的共同优化,可构建更加高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

为了更好地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初中学校可以开设专业的管教培训课程,可以利用网络授课和社交论坛的方式,實现碎片化培训,给予家长与教师更多的学习时间和选择自由。在管理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家长与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为家长与教师之间搭建衔接的桥梁,更好地推动我国初中班级管理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初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提升其文化修养。

(三)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

1.家校合作的交互性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并且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班级家校合作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在传统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时性与便捷性,更好地进行初中班级的管理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

2.强化家校合作模式的协同性

我国的李季教授发文提出了影响初中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教育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言行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就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与品德产生一定影响。而最后就是社会教育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而初中生由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会尝试利用互联网了解外界的事物。通过对家庭教育影响力与学校教育影响力进行结合,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直接、正确的引导。初中班级教育管理可以开展该种类型的家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两者的教育影响的协同作用,从而不断地提高班级教育管理的质量。

四、结语

在初中班级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家长教育理念的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欧自兰.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才智,2017(35):206.

[2]王俊冬.初中班主任预防和规避校园欺凌事件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9):74-76.

[3]骆志云.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24):50-51.

[4]陈正荣.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做好初中逆反学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5):192.

[5]连铭茹.运用家校沟通技巧,提高家校合作成效[J].基础教育论坛,2019(4):13.

[6]覃文献.论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8):80-81.

[7]张成霞.初中班级管理新策略[J].新智慧,2018(27):42.

[8]张孝德.初中班级针对性管理举措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8(18):86-87.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