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课堂管理的五个策略探究

2019-10-09 05:03赵军林
考试周刊 2019年69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小学策略

摘 要:比较流行的课堂管理取向大概有三种——行为主义、人本(生本)主义、教师效能。其实,这三种取向并不能完全割裂,相互间有理念的交叉和方法的互用。但从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教育改革的理念上说,以生本为核心来落实课堂管理是适合的。本文列举了生本理念下小学课堂管理的五个策略(建立规则、请生参与、鼓励互动、学生领导、强化团队),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课堂管理;有效;策略;生本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育工作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比如调控人际关系、创设物理环境、维持课堂纪律等)。从理论方面说,当下比较流行的课堂管理取向有三种——行为主义、人本(生本)主义、教师效能。其实,这三种取向并不能完全割裂,相互间有理念的交叉和方法的互用。比如教师的管理能力(教师效能)中就包括对生本理念的认同和对学生行为规律的把握;生本理念中也认为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是合理的。

到底采用哪种理念来落实课堂管理,并没有优劣之分。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综合考量——笔者认为,从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教育改革的理念上说,以生本理念为核心来落实课堂管理是适合的。

下面,结合经验列举生本理念下小学课堂管理的五个策略——建立规则、请生参与、鼓励互动、学生领导、强化团队。这些,都是实践证明有效的。

一、

建立规则

不少教师对生本理念的把握存在着教条现象,认为既然是“以生为本”,那就应该完全放开手脚,“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就“建设”什么样的课堂,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形态,就让他们自由选择——其实,这样“大撒把”式的课堂管理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也是对学生发展的不尊重,即便是成年人,在任何环境和场所也是需要有规则的,何况是各种习惯、素养正在建设中的小学生。所以,建立课堂规则,其实就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来的。规则对课堂秩序的维护作用是显见的,更主要的是通过规则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正确的价值观等成长必需的素养。

二、 请生参与

生本化的课堂管理并不仅仅是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少批评、多表扬,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要成为教师课堂管理的重要角色和助手(下面所要探讨的几项,基本都是要落实这个观点)。如此,小学生在教师管理课堂的过程中才会由被动服从转为主动维护——比如,教师在制定课堂规则的时候,征求学生的想法:“你觉得要想保证课堂学习的纪律,应该制定什么规定?”——这样一来,因为制度是学生自己定的,其参与课堂管理的自觉性就会高出很多。

三、 鼓励互动

互动,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度以及教师及时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方法——但是,有不少教师最“怕”的就是互动。为什么呢?因为小学生有个特点,就是一旦“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说完学习的内容,就可能会跟同学在下面聊点闲篇。还有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互动,让学生说话,但必须是教师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不允许学生主动表达或提问——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奋度”比较低,教师也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启发思维。所以,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与老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至于学生聊闲篇的问题,就看教师自身的管理艺术水平了(师能)——如果你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足够吸引学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四、 学生领导

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慨——有时候小学生会产生集体性的管理失效,比如刚上完体育课或是昨天组织了春游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回归”,课堂教学秩序处于失控状态。教师无法组织教学,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维持秩序。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生本的角度上说,小学生参与管理的程度越深,其自觉性越高;从集体管理效率的角度上看,管理单位越小,效率越高。这样,我们可以在学习小组的架构下,让每个小组实施课堂自我管理——我们只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或奖励就可以了。让小组长负责领导同学,教师可以腾出充足的时间精力来组织教学。

五、 强化团队

小学生有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集体活动(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获都愿意跟大家分享。下课了也喜欢聚集在一起玩耍,一旦失去玩伴,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利用这个心理,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可以多采用团队的形式——比如上面提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的管理,还可以采用以座位排列为团队的管理。还可以把范围放大到整个班级,引导学生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横向对比(比如,一班上周得到了纪律红旗;比如,三班的学生总是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等等)。以团队的荣誉感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管理的自觉,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管理。

以上,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提出了生本理念下小学课堂管理的五个策略。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抓手,一是生本化的课堂管理不是“放羊”,规则是课堂管理的基本保障,也是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根本需要;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既让学生体驗到“主人翁”感,又能提升课堂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清涛.小学教学管理人本思想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

[1]庞毅.“以生为本”的小学课堂管理[J].新课程(小学),2013(6).

作者简介:

赵军林,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