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路径选择

2019-10-14 11:58沈羡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实践路径道德与法治

沈羡学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育必须以生成文化自信为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驱力。基于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式与本质的理论阐述,文章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三个实践路径:让学生感知到民族文化的历史性;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让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民族文化认同感;价值取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48-02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中学生存在民族自豪感较弱、民族归属感不强、民族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国家意识淡漠等不良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独立自强。众所周知,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源头,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必须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思想。因此,培育中学生民族认同感是当务之急,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应担负起学生的德育功能,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是具有广泛基础的深厚的自信。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这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指明了方向。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将生成文化自信作为价值取向。通过培育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中学生生成文化自信,进而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驱力。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创造出更加贴近中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知,理性审视其他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因此,重新审视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理论逻辑

从形式上来说,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育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以多种教学实践方式,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经典诗词、神话传说等多种民族文化载体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并理解民族文化精华在当代的时代价值。

从本质上来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育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一个从情感接受到内化的过程。情感接受层面包括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需要被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以及学生对民族文化接受度逐渐加大的过程。情感内化层面则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民族文化的共性及其在不同时代的价值意义,最终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面对多元文化碰撞,学生能够坚定地表现出较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通过生动形象、具体翔实的资料记录了其核心要义,也成为我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来源。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除了亲身感知当下的中国现实,更要了解民族文化的根源,即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等。培养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体表现为让中学生感知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中共同的价值标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此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还包括与时俱进地理解民族文化,这要求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即探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关联。唯有这样,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才能坚守本民族文化,批判选择、吸纳异质文化,为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让中学生感知到民族文化的历史性

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借古鉴今的价值。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形式和充足的精神滋养。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留下了诸多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思想。如老子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告诫人们莫存贪念;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批判学习目标的功利性;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指出非武力手段的重要性;墨子则倡导“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奉献精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尽管新时代我国道德与法治的建设标准和出发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值得借鉴。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例,将儒家仁爱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难发现新时代道德建设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也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相亲相爱。新时代要实现和谐社会离不开依法治国,而儒家的仁爱文化在强化道德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依然具有时代借鉴意义。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让中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主要强调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如在神话故事、诗词歌赋、民族习俗等诸多文化形式中都有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当灾难来临时,一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破坏力量的恐惧,另一方面是人们渴望出现抵抗灾害的力量,这是农业社会人们靠天吃饭的一种心理折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典故都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民族特性,即轻毁灭性的恐怖场景描述,重抗击灾难的英雄人物塑造。也正是因为这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有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积极乐观、拼搏无畏的民族警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育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时候,应该将本民族固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核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其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让中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表现为客观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继承,而应以理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以创新的态度不断赋予其时代意义和现代内涵。透过繁杂的文化形式去把握最基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其在新环境中与当代文化紧密结合,丰富现代文明。因此,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阐释诸子百家经典著作、学习琴棋书画等等,只是表现了民族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要辩证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就要提炼民族文化中的共性进行传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以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高尚品格。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具有传承性的,不论什么时代,这些优良的精神品质永远都是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理念。

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中学道德與法治教师应该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实践中,让中学生感知民族文化的历史性,体会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进而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生成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驱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根友.试论当代民族文化自信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关系[J].新东方,2015(3):28-31.

[2]  史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3):73-7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实践路径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