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分析

2019-10-17 05:02林夏凯风曾芳芳
关键词:梯田生态农业效益

林夏凯风,曾芳芳

(1.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生态效益审计是指环境审计单位通过审计的方式,从环境、效果、经济及效率等方面对生态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从而保证经济活动的展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的审计工具。国内环境审计大致有四种,一是陈正兴、王恩山[1]等人进行的环境审计定义研究;二是李学柔[2]等人进行的环境审计内容研究;三是环境审计方法研究[3];四是CICA提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4]。ISO自1994年起制定了部分与其相关的国际标准,并与1999年末完成了ISO14031正式公告,为环境审计的实施提供了指南[5]。目前,由于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其中的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虽然目前社会各界已经日益重视生态效益审计在中国的开展情况,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的情况。

由于福建独特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特征,使得稻作梯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尤溪县梯田又是福建省内最具生态效益的梯田。因此,通过对尤溪梯田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尤溪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违背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田地荒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尤溪梯田的生态效益最大化;还能在保证当地农民通过梯田的农业生产获利的同时,减少因破坏环境带来的损失,为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灵便使用的多准则决策法。通过该方法可将评价目标的相关元素分成递阶的目标、准则、方案三层次,同时综合了专业人士的主观判断,是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化的多层次权重分析法。生态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指标化分层次、识别重要性和设计权重,从而实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一、尤溪梯田概况

(一)总体概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118°40′,北纬25°50′36″~26°26′30″,东邻闽清县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县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全县总面积为 342 036.76 hm2,其中耕地为 28 581.10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8.36%,林地 268 633.10 hm2,占78.5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8 189.38 hm2,占1.04%。尤溪的地貌主要为中低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3%,缺乏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条件的崎岖地形,使得当地农田类型基本以梯田为主。

(二)森林资源

尤溪梯田土壤肥力主要为黄土和红土,肥力较高,因此森林植被茂密,种类繁多,优势树种为毛竹、杉木和马尾松。虽然在早年由于管理不当、过度砍伐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了梯田的森林资源有所损害,林相不佳,但是从尤溪林业部门努力整改至今,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农田资源

尤溪梯田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梯田群之一,属于典型的汉人开凿的南方稻作梯田,海拔高低相差700多m[6],稻田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95%以上,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尤溪县内有众多溪流遍布,流域横贯梯田,农业用水资源丰富,结合其高肥力土壤和降水量较高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尤溪梯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尤溪梯田有着丰富多样的稻作技术,譬如“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稻薯轮作”“烟稻轮作”等[7],通过多种耕作方式生产出的有机绿色大米、田埂豆、白晒花生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目前,尤溪梯田所在的联合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约为 1 933.3 hm2,总产量约为1.1万t,尤溪梯田种植的稻种大多为单季稻和烟后稻,并将性能优越的再生稻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已在惠州、吉木和岭头等村建立了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区约200 hm2。当前种植的单季稻和烟后稻主要为留个品种,分别是闽丰优3301、甬优9号、天优673、福两优366、川优673、Ⅱ优131[8]。

二、构建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研究方法与研究时间段

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和对尤溪生态农业发展进行考查后,选取出符合逻辑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后得出该评价指标的效益评价指数,而后从经济、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论文可获取的大部分统计数据来源于2005、2010、2015年的《尤溪年鉴》和2015年的《三明市统计年鉴》,而后通过计算得出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所需的数据,因此将基准年设为2004年,将测定年设为2009年和2014年。

(二)建立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层结构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分隔明确性原则,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资料,并通过对尤溪梯田实际情况的分析后,将尤溪梯田综合效益作为目标层(A),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作为准则层(B),并根据尤溪数据的可获取性,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面积农业GDP、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等10项指标作为方案层(C),构建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对各层指标通过一对一比较重要程度来进行独立打分并构建判断矩阵。在判断矩阵建立后以“和积法”的方式将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W的值计算出来,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四)数据的一致性检验

尤溪梯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其中,CI代表一致性指标,RI则是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代表一致性比例。之后通过下列计算步骤后,即可得出CR。

CR=CI/RI

(1)

计算公式中的平均一致性指标值RI,见表2。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公式后,尤溪梯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四个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因此表1中求出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合理。

三、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数据的应用

(一)指标体系的应用

上述构建的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令近年来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发展变化通过明确的量化数据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帮助研究系统全面地了解尤溪梯田的基础和不足,从而做出能有效应对发展薄弱环节的措施,并帮助尤溪梯田在后续发展中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评价体系中涵盖的各指标含义及量纲各有不同,因此需要通过对指标对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量化综合以供比较。鉴于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各指数缺少严格的定量评价标准,并且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主要是纵向的比较,因此选取直线型标准化法中的比重法以保证评价结果可比和稳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ijt=Cijt/Cij0(此时Cij为正作用指标)

(2)

Xijt=Cij0ijt/Cijt(此时Cij为负作用指标)

(3)

根据比重法的计算公式,将方案层的具体数据代入,就可以求出其各指标的指数。其中,C6、C7、C8、C10是负作用指标,代入公式(3)计算。

之后,将所求得的各指标指数代入所属准则层后,即可求出准则层指数,并最终求出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效益指数E部分

E=0.332 5C1′+0.527 8C2′+0.139 6C3′

(4)

其中,C1′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C2′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指数,C3′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指数。

生态效益指数F部分

F=0.066 4C4′+0.560 5C5′+0.243 8C6′+0.129 2C7′

(5)

其中,C4′是森林覆盖率指数,C5′是人均耕地面积指数,C6′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指数,C7′是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指数。

社会效益指数S部分

S=0.626 7C8′+0.093 6C9′+0.279 7C10′

(6)

其中,C8′是恩格尔系数指数,C9′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数,C10′是贫困人口比率指数。

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指数P部分

P=0.539 6E+0.297 0F+0.163 4S

(7)

表1 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权重

表2 平均一致性指标

四、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计算评价指数

以2004年为基准年,以2009年和2014年为测定年,运用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尤溪梯田在2004—2014年这10年间的总效益进行评价与比较,并利用比重法对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通过上述公式,求得各指标的评价指数,见表3。

表3 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表

(二)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和各指标指数进行分析后,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效益

对表3和表4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总体而言在2004—2014年期间,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并主要集中在2009—2014年。表3很明显的反映出经济效益提升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的提升,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则有所下降。对表3数据进行细化可以发现,在2004—2009年期间,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提升的指标指数要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0.229,而在2009—2014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升,评价指数比2009年高出了将近一倍,比同时期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的评价指数高出了0.145。人均粮食占有量虽然在2014年有所回升,但总体而言还是低于2004年,但在2009—2014年的变化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在经济效益方面,尤溪梯田在保持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持续上升的前提下,将发展重心逐步转向了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上,而近年来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则基本保持不变。

2.生态效益

总体上看,在2004—2014年,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提升幅度较微小,总体上保持稳定不变。生态效益小幅度提升,主要依靠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指数的提升,次要原因是人均耕地面积极小幅度提升,但森林覆盖率总体上略有下降。进一步分析可得,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指数虽然在2004—2009年有所提升,但是2009—2014年却呈回落趋势,尤其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指数在2014年时一度回落到几乎与2004年持平,这也是尤溪梯田生态效益指数在这几年间略有反复的原因。

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发现,两个测定年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较之基准年都有明显下降,这说明尤溪比较重视对梯田的生态保护,但是十年间几乎不变的生态效益指数体现了尤溪的生态农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可能是源于农业的外部性,导致农民时长在投入生产成本后,难以在确定时间内得到预测的收益,进而促使农民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积极性。

3.社会效益

近年来,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指数虽然有所反复,但总体而言还是呈上升趋势。虽然2009年的社会效益指数仅为0.956,相比基准年,2009年的社会效益低于2004年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断崖式下跌。虽然恩格尔系数和贫困人口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依然难以缓和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骤然减少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的下降。相比于2009年,2014年的社会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则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迅猛提高,不过通过对年鉴资料的调查发现,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显著提高是因为包含了往年出生当年补报的户口人口,所以实际上2014年的社会效益增长仍然主要是源于恩格尔系数和贫困人口比率的持续下降。

4.综合效益

通过对表3和表4的各数据和指数进行分析后发现,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虽然2009年的综合效益指数仅为高出基准年0.095的1.095,但是到2014年时已经高出基准年0.993,提升幅度是2009年的将近十倍。但是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看出,尤溪梯田综合效益的上升主要还是依靠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则是社会效益的提升,生态效益的贡献微乎其微。而社会效益的贡献虽然仅次于经济效益,但是上文已经论证过,根据年鉴资料,2014年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包含了往年出生当年补报人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这样提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会持续,而且人口的增长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增长。

五、对策与建议

结合上述对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分析,为了推进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导向,从建设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的视角出发,针对方案层组合权重较高的前6项指标即单位播种面积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组合权重值0.05以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经济效益

1.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健全完善尤溪县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提升其机构服务的能力,依靠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发展尤溪县第三产业,发挥“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的作用,更及时准确地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目标岗位的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使之符合尤溪县主导产业的用工需求实际,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结合尤溪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造新兴就业岗位。由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的进驻,尤溪电商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建设农村淘宝服务站和引入与电商相匹配的运输业等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通过电商这个渠道完成尤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

2.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种业自主创新,提升农业播种面积GDP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新材料、新粮种、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整合尤溪现有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积极发展尤溪优质稻、食用菌、茶叶特色种业,组建专家牵头、企业主体的育种联盟,重点围绕尤溪特色种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有效扩大知名品种的栽植面积。推进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点)、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库、延伸再生稻制种产业链。加大对农民创业园的投资,协助农业创业园引进新项目、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食用菌栽培全自动工厂化程度。

同时,结合尤溪梯田的特点,推广小、特、廉、优、巧型农机化产品。尤溪山多地小,以此为基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选择农机化项目方面,优先发展与农民投资能力相适应的项目,引进推广小型实用,价格适宜,技术性能先进的机械,如剥壳机、微耕机等。

通过提升尤溪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尤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增加尤溪粮种产值,最终实现尤溪农业播种面积GDP的持续提升。

3.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水平,建立农业补偿机制,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

科学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粮食高产示范工程,推广粮食增产技术,抓好良种推广、适用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提升科技增产能力。

目前,尤溪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进入县城打工而不愿在农村务农,真正在从事农活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劳动力的缺乏致使大量农田闲置,尤溪梯田里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荒田比比皆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是危害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尤溪政府应根据外出务工收入与务农收入的差距,通过提高种粮补贴、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建设产销一体化通道,落实种粮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水稻种植保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式保护农民的权益,以此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务农、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村人均粮食占有量。

(二)生态效益

1.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在尤溪全县范围推广并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确保耕地补充的资金投入、任务实施和责任承担落实到位,切实推进耕地保护执法,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着眼于地面人工监测系统的同时,应积极引入现代遥感等高新技术并充分应用,通过新技术及时了解并监测耕地变更状况,尤其是乡镇周围的耕地利用情况,为耕地保护决策和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引入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基本覆盖全县耕地、园地以及主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进一步掌握耕地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另外,还要注重梯田土地整治的资金管理,通过设立农业土地开发费用、农业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用等方式,一方面减少农业用地的占用情况,另一方面吸纳尤溪梯田土地整治所需的资金,以确保尤溪梯田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2.坚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首先,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出地准出管理,逐步将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规模种养基地等纳入监管范围。加快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农药经营诚信档案、购销台账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销制度,实现农药购、销、流向可追溯。加快乡镇农产品监管队伍职业化建设,配齐检测设备,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全覆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其次,从技术角度进行化肥农药的减量。由于尤溪梯田中有95%都是稻田,因此应采取适合稻田的农药化肥减量技术,通过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及农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养分还田和推广新肥料(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从代替化肥使用和提高化肥利用率这两个方面来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推广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L菌、吡蚜酮、蚍虫林、锐劲特、浸种灵、咪鲜胺等)来代替传统农药,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

最后,提高农业企业及农民的清洁生产意识、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相关的农业清洁生产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扶持农业清洁生产发展。通过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污染控制等工程,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社会效益

1.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当前体验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业景观中所蕴含的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乡村美学和历史人文都是能为农业商品化带来经济收益的重要元素。尤溪联合梯田有着生态环境良好且保存完善、乡村特色显著的独特优势,将其融入到农业产业的每个环节,是尤溪梯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一是要提升尤溪农业生产的质量安全,可通过引导尤溪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体制导向、加强源头把控,从而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农资见过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式进行。二是促进业态融合,应以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范和集中流转、“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展开。三则是打响尤溪农产品品牌,利用自身“福建最美梯田”的优势,支持农企争创注明商标,并通过同有意入驻的知名企业的合作来进行品牌包装、营销和宣传,彻底打响尤溪生态农产品品牌。

2.结合地方特色发展电商扶贫,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尤溪旅游业大力发展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的融合产业,对尤溪地方特色产业进行深入挖掘,推动尤溪经济发展。尤溪是福建省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首个实验地区,而尤溪联合梯田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五大美丽梯田和海西之美十佳景点之一,无论是在电商领域还是生态旅游领域都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对尤溪梯田高质量的水稻、土花生和田埂豆等农产品进行提升附加值的资质申报认证后,借助淘宝等电商渠道打开市场,进而将尤溪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特色文化资源,由福建城市向全国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当地进行乡村游,把线上的农产品消费转入线下,并拉动尤溪观光农业和相关产业(餐饮住宿)的发展,以此为契机推动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来进行精准实施帮扶措施、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从干部结对帮扶和贫困户创业就业两个方向上进行机制创新来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方式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并在开展过程中强化脱贫攻坚的责任和监督。尤溪县各阶党政应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

猜你喜欢
梯田生态农业效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甘肃梯田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龙脊梯田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