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网络舆情总体特征及传播规律分析

2019-10-18 02:41王海燕张磊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教育

王海燕 张磊

摘  要  教育类网络舆情是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南省2018年度教育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地域和时间相对集中,中小学是热点舆情事件的主要涉事主体,师德师风、校园管理和教育公平类事件是教育舆情的高发类别。从传播规律上看,社交媒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孵化器,传统媒体在舆论场仍具有重要话语权,相关部门的舆情管理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育;网络舆情;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01-04

河南省教育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2019年3月发布了《河南省教育新媒体暨网络舆情研究报告》,本文对报告中涉及的2018年度河南省重要教育类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热度排名,概括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网络舆情的总体特征,并总结教育类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规律,为大家了解教育类网络舆情现状、特征和传播规律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1  2018年度河南省排名前20的教育网络舆情事件

河南省教育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对2018年度河南省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教育类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指数排名,表1是排名前20的热点事件。

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的数据统计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排行榜参照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季度网络舆情报告构建的供需指标体系,结合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的具体情况,构建了自身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总共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并把每个指标赋予具体的权重。

2  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网络舆情总体特征

2.1  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地域和时间较为集中

对2018年度河南省排名前20的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地域进行分析,发现省会郑州是热点舆情事件的高发区域,共发生4起,其次是驻马店和洛阳,分别发生3起和2起,许昌、平顶山、商丘、濮阳、信阳、周口等各1起。省会郑州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的高发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郑州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商业中心,大中小学校众多,尤其是高等院校比较集中,一旦发生舆情事件都会快速传播,成为网民关注焦点。比如2018年排名前20的热点舆情事件中,“郑州某高校放错六级听力让学生签协议”“黄河科技学院一男生捅死女生后跳楼身亡”“郑州科技学院强制学生实习”3个事件都与高校相关。其次,省会城市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和媒介素养相对较高,善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一旦发生舆情事件网友善于通过新媒体平台爆料,进而自媒体和传统媒体跟进,发酵为区域性或者全国性舆情事件。最后,郑州的传媒和经济相对发达,省内主流媒体和中央驻豫媒体大部分在郑州,再加上大量的自媒体从业者,一旦事件发生就会通过各种传播平台和载体形式进入舆论场。

对20个热点舆情事件的发生时间进行梳理,发现12月发生9件,占全年数量的45%,6月与10月各发生3件,9月发生2件,1月、8月与11月各发生1件。其中排名前3的事件“洛阳一男子掌掴20年前班主任”“河南四家长质疑高考答题卡被调包”和“长葛女子黄海霞称被冒名顶替上师范”发生时间分别为12月、6月和12月。热点舆情事件集中爆发在12月和6月,充分证明了教育类网络舆情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是也存在某种规律性。12月不但是期末和年底,而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等都在12月,6月也是高招、中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学校的期末考试时间,所以有关考试的相关舆情多集中在这两个月。因此,对于各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提前做好这两个月份的輿情预警工作尤其重要。

2.2  中小学是热点舆情事件主要涉事主体

对20个热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涉事主体分析,发现与中小学相关的舆情事件占70%,高等院校占20%,幼儿园和其他占10%,呈“倒金字塔式”分布,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及高中(中专、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中间环节发生舆情事件的概率最高。中小学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的主要涉事主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小学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最多。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17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49万所,在校生1 411.22万人,幼儿园18 695所,在园幼儿424.93万人,高校139所,在校生200.47万人[1]。在庞大的学生基数下,中小学网络舆情事件类型众多,涉及“师风师德”“教育公平”“普惠政策”“人身安全”和“家校矛盾”等,在错综纷杂的舆情背后折射出家长乃至大众对该阶段教育的关切和焦虑。其次,传统教育方式在公民维权意识逐渐觉醒的当下并不适用,即家校沟通方法不当和渠道不畅。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文化水平、媒介素养、法治思维、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等逐步提升,传统的“家长式”教育模式极易形成家校沟通壁垒,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导致家校或师生矛盾升级。“洛阳一男子掌掴20年前班主任”“西平小学教师因发成绩至家长群辞职”与“荥阳一家长因未按老师要求填问卷被踢出群”等舆情事件便是传统教育模式与沟通缺失导致矛盾冲突的典型代表。最后,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普惠政策监管缺失。部分学校教师或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及服务意识淡薄,极易对相对弱势的学生人身、人格和相关权利产生侵害,或是对普惠政策的执行不力和贪污截留。“商水一小学营养餐变素面”事件的矛盾点在于作为普惠政策的营养餐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而被相关人员偷工减料,被媒体曝光以后引发群众公愤。

2.3  师德师风、校园管理和教育公平类事件是教育舆情的高发类别

2018年无论是河南省还是全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中,师风师德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性侵事件频频发生。“荥阳女生被班主任强奸割腕自杀”“泌阳县一小学生被学校门卫性侵怀孕”“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医生性骚扰女学生”等事件在区域范围内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性侵类事件外,热度排名第一的“洛阳一男子掌掴20年前班主任”事件也属于师德师风的范畴,在舆论对立、观点不一的拉锯战中,该班主任在20年前的师风师德问题也逐渐显露。不过与全国相比,2018年河南省负面“师风师德”舆情事件的发生概率相对偏低,并且涌现了两起正面的“师风师德”类舆情事件,“信阳教师李芳为救学生牺牲”“中宣部授予南陽教师张玉滚‘时代楷模称号”两件事不但在舆论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有效提升了河南教育的正面网络形象。

校园管理也是教育网络舆情的一个高发区,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都有发生,跨度之大,暴露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诸多管理问题。本次排行榜中“郑州科技学院强制学生实习”“商水一小学营养餐变素面”“洛阳一大学生被强制送精神病院”等事件都与校园管理有关。其中大学的校园管理事件均出现被校方“强制”的非人性化管理,大学生群体普遍已经具有维权意识,院校“强买强卖”必定遭到学生的强烈排斥,从而借助媒体发酵,引发网络舆情。与其正相反的是幼儿园与小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维权意识,一旦受到侵权或者侵害,碍于“施暴者”的威胁大多受害者会选择长时间的沉默,一经家长或者网友曝光便会引发全网关注。教育公平也是教育网络舆情引发关注的焦点之一,河南省作为全国考试大省,在庞大的考生群体与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只要出现任何问题,网民便会迅速集群,并展现出“零容忍”的态度。“河南四家长质疑高考答题卡被调包”“长葛女子黄海霞称被冒名顶替上师范”两件涉及教育公平的舆情事件,得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持续关注和跟踪报道。

3  传播规律分析

3.1  社交媒体是舆情的主要孵化器,短视频成为重要的舆情发酵途径

2011年以来,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高速发展态势,成为舆论热点事件的策源地和传播主渠道,越来越多的信息和话题由社交媒体发端,向主流媒体扩散,经主流媒体报道和传播,继而成为社会舆论热点[2]。通过对2018年河南省教育类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节点和媒体关注度分析,可以发现,微信群、朋友圈由于传播的私密性和强关系连接,往往成为舆情发酵和引爆的重要导火索。新浪微博作为开放性的广场式媒体,仍旧是大部分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发酵和扩散场所。另外,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类新闻客户端在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自媒体繁荣带来的信息过载,受众为了免于冗余信息的干扰,更多依靠算法推荐的“信息喂食”模式获取咨询,因此新闻客户端的即时信息推送成为受众获取舆情信息的重要途径。

进入4G时代后,秒拍、梨视频、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流量入口,短视频以其“短”(发布内容短)“平”(平台门槛低)“快”(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迎合了年轻受众的快餐式信息需求和情景化感官体验。例如,“河南提高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补助”事件在“梨视频”的新浪微博账号发布,转评赞超过万次;“商水一小学营养餐变素面”事件在“荔枝新闻”的头条账号发布,视频点击播放达9万次;“信阳教师李芳为救学生牺牲”事件在河南法制报官方抖音号“法直播”发布,点赞达到19.3万次。视频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社交形式,资讯终端的视频化趋势日益明显,表现在舆情传播中,就是移动短视频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的标配[3]。短视频作为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一匹黑马,目前还处于粗放增长阶段,在商业化运营和社交化思维模式下,其本质为“争热点、抢流量”,天然具有“高关注度”的舆情事件一旦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必定会快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3.2  传统媒体仍占重要媒介话语权,地域性媒体作用不可小觑

虽说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成为网民获取网络舆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从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节点来看,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在舆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商水一小学营养餐变素面事件”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事件得到快速处理。澎湃新闻在“洛阳一男子掌掴20年前班主任”“长葛女子黄海霞称被冒名顶替上师范”等事件中一直跟踪报道,澄清事件真相;法制日报官方微博在“西平小学教师因发成绩至家长群辞职”事件中承前启后,反思事件背后症结所在。在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和不实信息,这时候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凸显,一旦发布最新调查信息,就成为网民围观焦点和事件重要传播节点。

此外,河南省地域性媒体以及全国性媒体的河南频道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对河南省2018年度20大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进行梳理发现,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大河网、大豫网、映象网、商都网、中原网、大河客户端、猛犸客户端以及新浪网河南频道、人民网河南频道、凤凰网河南频道等地域性媒体在网站、微博、微信、头条乃至抖音等平台的信息传播作用非常强大。本土化媒体的地域性特色明显,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同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缘优势,遇到重大舆情事件最先赶赴现场,发布最新信息,博得较高点击量,从客观上也加速了网络舆情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与传播。

3.3  舆情管理意识明显增强,舆情应对能力大幅提高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019年5月16日发布的《2018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省共有政府网站1 054个,居全国第3位;开通微信城市服务用户3 815.8万,居全国第5位;拥有政务机构微博10 412个,居全国首位;拥有7 569个政务头条号,居全国第2位[4]。由此可见,近年来河南省比较重视政务新媒体建设,同时也多次对网络舆情高发单位进行网络舆情应对和媒介素养提升的相关培训,大大提高了政府和企事业工作人员的网络舆情意识。从2018年网络舆情应对实践来看,大部分地区都能够有效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和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基本上都在2个小时以内予以回应,其他类网络舆情事件也基本在发酵之后的黄金4小时内给予回应,信息的及时发布,避免了谣言的传播,得到了网友的好评。

以河南省教育厅为龙头的河南省教育系统新媒体矩阵也取得快速发展,不但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政务公开和舆情应对中表现不菲。人民日报和微博联合发布《2018年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河南省省教育廳政务微博@河南教育荣获“2018年度政务公开案例”和“2018年度影响力教育微博”两项大奖[5]。在“商水一小学营养餐变素面”事件中,媒体报道以后的4小时内商水县委和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微信快速表态,对相关涉事人员也进行了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河南四家长质疑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事件中,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微信本着“速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舆情应对原则,在舆情爆发的第二天发布“关于网上反映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的情况说明”,有效的遏制了谣言和流言的传播,5天后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纪检监察机关的联合“调查结果通报”,微博转评赞将近5万,微信阅读量快速“10万+”,以充分的信息公开捍卫高考的公平正义,同时也有力挽回了政府公信力。

总之,教育类网络舆情是整个网络舆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爆发就会引发舆论场的强烈关注。因此,对教育类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总体态势、传播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入分析,可以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进行网络舆情的发现、预警、研判、处置等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从而提高正面网络舆情事件的宣传效果,把负面网络舆情事件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晒”家底!河南到底有多少大中小学校?数据告诉你,河南一百度[EB/OL].(2018-04-04).http://www.henan100.com/news/2018/771004.shtml.

[2]赵作为.社会化媒体舆情生成与传播机制探析[J].出版广角,2017(10):81-83.

[3]詹婧.移动短视频:众媒时代舆情传播的新载体[EB/OL].(2017-08-10).http://www.xinhuanet.com/yuqing/2017-08/10/c_129677565.htm.

[4]省政府新闻办:《2018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暨5G网络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2019-05-16).http://www.henan.gov.cn/2019/05-16/793596.html.

[5]省教育厅新闻办:省教育厅新媒体在2019政务V影响力峰会上获两项大奖[EB/OL].(2019-01-24).http://www.haedu.gov.cn/2019/01/24/1548308813249.html.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网络舆情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