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现状与解决对策

2019-10-20 03:25叶恩蓓
辽宁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税收筹划

叶恩蓓

[内容提要]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责任,在提升国家科技力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也必须缴纳税费,这属于单位应尽的义务,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极大制约了科研事业单位税收筹划质量。为此,本文结合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税收筹划 财务工作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财务工作在科研事业单位中未得到充分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税收筹划是当前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科研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税收筹划工作,通过合理规划提高税收筹划质量,以减轻单位纳税负担,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納税行为发生前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纳税人为减少税务成本支出,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对相关涉税事项进行事先安排的策划活动。如今,纳税筹划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纳税筹划的定义可知,此项工作具有超前性、综合性、合法性、专业性四大特点。

二、科研事业单位税务筹划现状分析

(一)税务筹划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科研事业单位处于政府体制管理下,经费主要源自国家财政拨款。这就造成科研事业单位对经营与收入的观念淡薄,加之自身属于公益性质,提供公共科研服务,也弱化了单位自身的盈利意识。此外,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研事业单位对税务财政改革缺乏充分的认识,未意识到依法纳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因而纳税意识淡薄,导致单位税收筹划流于形式。

(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科研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让大部分人对单位财务工作认识不足,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得不到重视。个别财务人员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缺乏与税收筹划相对应的技能实践能力,阻碍了税收筹划水平的提高。

(三)税收筹划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税收筹划在国内起步较晚,大部分事业单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去实践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研究不足。目前,不少科研事业单位纳税意识淡薄,对税收筹划工作也不重视,部分财务人员对这项工作缺乏全面的认知,导致工作的开展杂乱无序,从而给税收筹划工作造成消极影响。

三、科研事业单位提高税收筹划水平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税收筹划

科研事业单位领导必须正确认识这项工作,充分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与意义。这种纳税行为是合法合理的,是通过充分研究国家相关税法、政策后,对单位涉税业务作出整体性策划,制作出一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减轻单位的纳税负担。一是树立税收筹划超前意识。科研事业单位要将税务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完善涉税业务的事前预测与评估机制。抓好税务管理的事前筹划与控制。纳税筹划应在涉税业务发生前进行,全面分析涉税业务的类型以及经济活动的全部环节,从而制定出税务工作方案。当涉税业务发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税收筹划。二是树立纳税筹划合法意识。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要增强合法意识,注意与偷逃税相区别。尽管税收筹划与偷逃税的目的均是为了节税,但本质是不同的。偷逃税属于违法行为,税收筹划则是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涉税业务,以达到减轻单位税负的目的,因此属于合法行为。这要求单位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必须遵守法律,避免越过法律“红线”。三是树立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整体性意识。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要明白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两项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为了追求纳税额最小化。这符合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为此,在开展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单位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单位长远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税收筹划水平

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不高。财会人员与税收筹划专业人员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在建设税收筹划财务队伍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专业性与综合素质建设。一是科研事业单位要把好人才选拔关。从严格的选任编制人手,将具备税务筹划专业能力与综合实力良好的财会人员纳入税收筹划队伍,提高税收筹划的整体水平。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挖掘人才的潜能,出台规范的用人制度,根据岗位要求聘请专业会计人员。二是完善岗前培训制度。重视岗前培训,并经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定期考察业务成绩,根据考评结果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四是优化激励机制。将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将职称评定与业绩挂钩,并坚持公平、公正、优先的原则,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从业人员能够满足税收筹划工作的要求。五是适当开展讲座。单位要定期邀请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到单位开展讲座,为大家介绍国家最新税法政策,让相关人员能更好地把握税收政策。

(三)优化财务工作体制,强化税收筹划实践能力

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对财务工作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为税务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税收筹划实践能力。其中,要对税收优惠政策灵活理解。针对国家颁布的税收优惠政策,科研事业单位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正确加以理解,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各个阶段的重点是不同的,因此要注意理清不同阶段的重点内容。如筹资环节应主要分析自身条件对不同成本的综合条件,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以及如何拓宽筹资渠道。另外,在多种政策兼容的条件下,单位在计算不同税收时应尽量节省各种不必要的税收。就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如单位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中指出,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形成的下列费用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规定采取加计扣除办法:一是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二是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相关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三是在职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四)重视单位内部的协调配合

税收筹划工作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涉及到单位每个部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对单位与个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思维离不开人们的相互协作。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应对变化需要各部门间的有效协作。因此,税收筹划这项重要工作需要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协调,让全体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行动上加以配合。为此,单位可邀请税务部门人员在单位内部宣传税法与税收政策,增强全体职员的依法纳税意识。

猜你喜欢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税收筹划
科研事业单位借助互联网+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浅谈司法改革形势下的法院财务工作
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研究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消防部队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ERP系统使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初探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