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基层警力配置的调查研究

2019-10-20 03:25严彬野郭光芝
辽宁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经济发展

严彬野 郭光芝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基层警力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多个基层派出所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最后从职业认同、个人价值实现、生理与心理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优化基层警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优化配置 基层警力 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新疆等地,显现出基层民警配置不均匀的问题。2016年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永忠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警察离职现象是公安队伍管理当前面临的新问题”。在现有的警力不足态势下,基层民警的离职无疑会影响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因此,本研究将采用调查研究法,实证分析公安基层警力流失的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以完善当前基层警力配置的研究。

一、数据与测量

(一)数据来源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公安基层警力,指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人民警察。由于派出所的性质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作战实体,派出所民警是真正工作于一线,且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紧密联系的群体,故将其作为基层警力符合公安工作实际情况。笔者根据派出所民警的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将民警分为四类:基础管理类民警、案件办理类民警、内勤政工及分管所领导。

2.调查问卷数据来源。调查选取浙江省地级市公安局下设的若干个基层派出所,包括杭州市、台州市、宁波市等地处于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三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派出所。问卷调查的对象涵盖了派出所所长、副所长、治安民警、社区民警、内勤政工等,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

(二)变量与测量

1.因变量。因变量设置为基层公安民警主动流失的意愿,是一种主观态度,主要通过民警回答“您是否有离开目前工作的想法”进行测量,回答选项为“是”和“否”两项。经统计,绝大多数基层民警有离职意愿,有离开想法的基层民警占调查总体的61.9%,没有离开想法的基层民警占38.1%。

2.自变量。调查将影响公安基层民警离职意愿的自变量划分为职业认同感、个人价值的实现、心理与生理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四个维度均使用量表方法设计问题测量。个体特征为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岗位类型、基层岗位工作时间、毕业院校类别、所在派出所的地理位置、派出所编制人数等。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个人价值的实现、心理與生理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对基层民警意愿的影响(见表1)。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个别民警的访谈,本文进一步梳理总结造成基层公安警力主动流失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警察职业情感的缺失。二是高强度、超负荷的T作状态。三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四是个人价值的难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通常包括物质、精神、晋升、荣誉等方面的回报。

三、预防及减少公安基层警力主动流失的对策建议

在对基层民警调查结果和离职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预防及减少公安基层警力主动流失的发生。

(一)培育民警的警察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是快乐工作的思想基础,警察职业情感可通过个体和组织两种渠道来培育。对个人而言,端正入警动机,认清职业特点是首位。若意识到自己无力承担警察职业的责任,那么一开始就应该放弃入警。一旦入警,在找准职业定位的基础上应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权力,做人民的公仆和卫士。同时,将人民群众寄予的更高要求所形成的工作压力化为动力,学会自我释解,保持阳光心态。对于组织而言,可以采取内外化并行的方法,即灌输教育和情感锤炼,并运用灵活的、民警更易于接受的方式。

(二)加强派出所领导的指挥、协调、激励作用

作为派出所的分管领导,不能仅发挥且强化其指挥的作用,还要发挥其在协调、激励上的作用。为了确保上级命令的贯彻执行,分管领导的统一安排是必要的,但是在制定各种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减少连续的、无休止的行动,避免出现无效的行动。另外,在制定各类考核指标时要联系实际情况,如特别任务数应与当年警力相符合,而不是仅参考去年任务数下达。还要在所内建立恰当的激励制度,激励民警工作绩效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1.民警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民警婚姻、家庭问题的了解与关注,运用多种手段提供帮助。如通过开展“警嫂开放日”,增强警察家属对其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2.加强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将民警家属生活保障纳入基层后勤保障的范围。如帮助解决基层民警的住房问题、家属的保险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等。

3.民警自身的调节能力也很重要。民警可通过参加有关婚姻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座谈会进行疏导,提高对家庭关系的调适能力。

(四)完善基层勤务体制

1.建立合理的值班调休制度。需反思目前的勤务体制,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可行的值班调休制度,为基层民警减负,如在值班期间,让值班小组再进行分班,每个时间段安排一名主要负责人,其他人员可在备勤室休息。

2.规范警力配备制度。公安机关应根据各个派出所辖区的实际警情数量、实际管理人口配备警力,提升人均拥警比例。如建立警力流动机制,设立指挥调度中心,使人随事动,按需用警。

3.减少非警务活动对警力的牵制。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规范报警;另一方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调动社会的力量参与。

(五)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1.根据职业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基层民警职业保障体系。一是要明确参照对象,即确定军队、公务员二维参照模型,落实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保障要求。二是要找准着力点,即组织要提高警衔津贴标准,拉开级差档次,发挥调整整体工资水平的功能。

2.拓宽基层民警的晋升渠道。一是将民警的工作绩效作为晋升的首要考虑因素,优警优升,将晋升机会向卓有成效的基层民警倾斜。二是减小甚至取消晋升条件中对年龄资历的限制,人才没有老少之分,职位也不应有年龄门槛。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经济发展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