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资本服务与产业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2019-10-28 11:49冯椿张良晨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0期

冯椿 张良晨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作为商品市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分析商贸流通业资本服务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AR和VEC模型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三个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均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产生作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加主要受到自身经济惯性的影响,其贡献值为96.83%,其次为人均资本服务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作用较为明显,其贡献值为1.34%,而人均人力資本增长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小,其贡献值为0.83%。

关键词:资本服务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   人均人力资本增长   人均资本服务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各产业资源得到极大优化。尤其是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商贸流通的重要性(朱晓哲,2016)。贸易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重要桥梁,尤其我国目前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以贸易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董誉文,2016)。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能够容纳多少人就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但是我国商贸流通在规模效率方面仍有一定的缺陷,这就使我国必须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才能促进商贸流通对经济的发展。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商贸流通业,它们对产业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众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分析,有学者认为商贸流通业发达与否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与技术(李文贵,2016)。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资本服务市场,发现资本服务对商贸流通业同样产生影响(熊涓等,2016)。但是均没有对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相关实证模型,分析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投入与产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合理性建议,为学者今后在此方面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析思路

本文首先建立VAR模型分析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各数据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与短期关系。在建立VAR模型之前,要对数据变量进行平稳性检测,如果通过检测则说明可以利用VAR模型,如果没通过平稳性检测,则需要利用VEC模型对误差进行修正。通过建立上述模型能够分析各数据变量(劳动、资本等投入量)与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得到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数量关系。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一)商贸流通增加值估算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商贸流通业汇总在2000-2016年所记录的商贸流通增加值(单位:亿元)作为分析数据变量,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二)商贸流通资本测算

要分析商贸流通资本,首先就要分析商贸流通业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与就业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和不同的受教育层次有直接关系,通过两者的乘积得到人力资本数值。本文首先通过此方法分析我国2000-2016年的商贸流通资本,其建立公式如下:

式中:Ht为第t年人力资本;HEit为第t年第i学历的就业人口数量;hi为第i学历的受教育年限。因此,本文要对就业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和商贸流通业的就业人口进行统计。

1.商贸流通业人口统计。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2016年记录的商贸流通业的职工数量作为人口统计数据。我国不同年份对商贸流通人口的统计方法均有所不同,其中2000-2002年商贸流通业需要考虑到社会服务业。2003年以后,商贸流通业需要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细分行业城镇人口职工数量,并根据不同注册类型的商贸流通业的就业人数(单位:万人)作为最终统计数据,其记录结果如表2所示。

2.受教育年限确定。本文以15岁以上受到不同教育的人数作为依据,其中根据通常的计算方法,将未受过教育的居民的受教育年限为2年,小学受教育年限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为3年,专科为2年,本科为4年,硕士研究生为3年。并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2000-2016年记录的不同行业与性别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单位:年)作为该部分的参考数据,其记录结果如表3所示。

3.商贸流通业人力资本核算。上文分析过对商贸流通业人力资本的计算方法,但2003后对各行业进行了重新细分,不再适用此种计算方法,需要新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式中:Li为i行业t年的职工数量;avg_hi为i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

实证分析

(一)资本服务与行业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

1.平稳性检验。在进行计算分析之前需要对各数据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若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则需要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本文以生产性资本存量(KP)和商贸流通增加值(ADD_V)作为数据变量,并将其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两组数据变量均通过了1%水平下的平稳检验,且表现为一阶单整序列,这说明两组数据变量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2.协整检验。通过平稳性检验后,本文将数据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商贸流通增加值的对数值(LNADD_V)为被解释变量,以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对数值(LNKP)为解释变量,并建立如下方程:

将其进行回归整理为:

R2=0.8185    D.W=0.2633

将上述公式整理,得到残差表达式为:

将上述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数据变量商贸流通增加值与生产性资本存量在5%水平下均表现平稳,这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从长期来看存在协整关系。

(二)资本服务与商贸流通业产出增长的模型估计

1.平稳性检验与VAR模型构建。本文之前分析了资本服务与行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继续分析资本服务与商贸流通产业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影响商贸流通产业的因素有许多,本文需要分析被解释变量商贸流通增加值(LNADD_V)与解释变量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LNRPCAP)和人均资本服务(LNRKP)之间的关系。与之前的分析方式相同,在分析这几个数据变量之前,也要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检测其平稳性。

表6为人均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由表6可知,三个数据变量商贸流通增加值、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资本服务均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这表明对三个序列存在伪回归现象,需要对其进行一阶差分,经过一阶差分后三个序列通过了平稳性检测,且为一阶单整序列,滞后阶数为2。将数据变量通过单位根检验后,便可以利用VAR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Johansen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为Johansen检验结果。由表7可知,将数据变量通过Johansen检验后,其迹检验结果与最大特征根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协整关系的数量为一个。经过Johansen检验后,需要进一步对数据变量进行VEC误差修正分析,并建立如下公式:

通过上述公式可知,商贸流通增加值受到了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商贸流通增加值受到了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资本服务的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则是受到误差项cointEq1的影响,误差项的系数为-0.638299,表明当商贸流通增加值短期中偏离平衡态时,需要通过长期以-0.638299的调节力度,将其调节成平衡态。

2.格兰杰因果检验。经过上述误差修正分析后,本文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其分析结果如表8-10所示:表8-表10为三个数据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人均资本服务在1%水平下对商贸流通增加值产生明显影响,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水平下同样能够促进商贸流通增加值的提高。而商贸流通增加值却对人均资本服务和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作用不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我国目前的产业类型决定的,我国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所以导致商贸流通增加值对人均资本服务和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作用不大。

3.方差分解分析。通过上述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数据变量之间关系,本文对其进行了方差分解分析,以分析每个变量对商贸流通增加值的貢献度,其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为各变量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由表11可知,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自身的贡献值最大为96.83%,其次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为人均资本服务,其值为1.34%,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贡献最小的为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其值为0.83%。这表明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受自身的影响最大,而自身的影响是受到经济惯性的影响。而人均资本服务和人均人力资本增长都会促进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其中人均资本服务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的贡献作用较为明显,而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即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小。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的VAR和VEC模型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内在联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和人均资本服务均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产生作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加主要受到自身经济惯性的影响,其贡献值为96.83%,其次为人均资本服务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作用较为明显,其贡献值为1.34%,而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作用较小,其贡献值为0.83%。

为了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还需培养引进现代商贸流通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多层次的商贸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熟悉现代商贸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具有专业特长、敢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和职业经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广大考生报考商品流通类专业;国家和省级财政通过设立流通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帮助商贸流通类院校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知名管理公司参与商贸流通业的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晓哲.我国商贸流通产业资本服务测算及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2.董誉文.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换及效率评价——来自199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0)

3.李文贵.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10)

4.熊涓,左宇珊.浅论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路径与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作者简介:

冯椿(1981.10-),女,汉族,硕士,讲师,中级经济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

张良晨(1983.3-),男,汉族,硕士,讲师,中级经济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国际贸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