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9-11-08 01:08李永慧李华晶庞雅宁李璟琦
中国科技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规制维度绿色

李永慧,李华晶,庞雅宁,李璟琦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创业活动既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制度作为推动和塑造创业活动的一类重要因素,相关研究也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流派[1]。鉴于创业活动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从多层次上理解创业活动的前奏因素和效用发挥[2],寻求对制度因素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代表,其创业活动正在经受实现经济增长转型与自然环境破坏最小化的双重考验。传统理念中,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经常被认为存在矛盾关系。但是,在绿色发展理念和趋势的推广和渗透之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理念。对此,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创业研究,目前仍是一个新兴方向,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潜力,亟待研究推进。

本研究将绿色发展这一概念引入制度环境、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Carlsson等[3]指出,为了对这一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未来研究在关注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制度因素的影响。制度环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可能表现为直接作用,也可能表现为间接作用[1]。鉴于高影响力的创业活动在新兴经济体的内部困境和政府应对措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兴经济体成为探索该问题的理想情境[4]。因此,本研究选择利用中国情境下的数据资料,探索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谜题有所贡献,并为系统推进绿色发展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启发和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绿色发展制度环境

制度理论作为组织与战略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制度已被视为组织的 “游戏规则”,是组织必然面对的环境期望或压力,能够对创业活动和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依据Scott[5]的界定,制度包含社会行为中的规制、规范和认知要素,以及相关活动与资源[6]。其中,规制环境主要由国家、政府等权威性机构颁布的各种法规政策构成[7-8]。认知环境主要由公众的认识和理解构成,对于创业,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可以被视为认知环境的重要体现[9-10]。规范环境主要由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构成[11]。

本研究认为,绿色发展制度环境是以推动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改善为目标的一系列规制、规范和认知要素的组合。从国家战略来看,绿色发展理念有源远的文明根基,也是顺应国际与时代趋势,推动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从学术研究来看,在企业与生态关系的文献中,有学者将创业活动视为推动社会更加绿色发展的灵丹妙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创业活动,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11-12]。因此,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制度环境与创业研究中,是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的一项工作。

1.2 制度环境与创业活动

近年来,基于制度理论视角的创业研究正在兴起。Iakovleva等[13]将制度环境的规制、认知和规范维度的研究延伸到了挪威北部和俄罗斯西北部自然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中,研究发现,规制环境中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立法和政府计划都在自然旅游业的绿色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认知和规范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涉及企业家的胜任能力及商业和自然保护理念的发展方面。

具体到制度环境的各个维度,从规制环境与创业研究来看,Maria[14]研究主张,结合区域情境的有效政策可以显著促进当地的创业开展;例如,当区域的经济收入较低时,创业政策建设层面可以更多侧重保护性、奖励性或资源扶持性的措施,激发潜在创业者的行动力。从认知环境与创业研究来看,Zoltan等[15]认为,区域人才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当地创业活动的开展。从规范环境与创业研究来看,环境氛围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也已得到检验[16]。

现有研究成果还表明,制度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或管制某类商业活动发展[17-18]。对于环境损害风险较大的创业活动,如果制度环境层面的约束或压力不足,基于理性经纪人假设,有些创业者可能会为了经济利益和个人实现目标,而选择牺牲生态利益与社会福利[19]。相反,如果制度环境能够大力推动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创业活动,此时,创业则可能发挥更大的乘数效应,为国家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通过对制度环境与创业关系的研究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制度环境视角的创业研究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制度环境内含多个维度和多种要素,对于不同制度维度和环境要素如何差异性地作用于创业活动,此类关系中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特别是基于绿色发展情境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绿色发展、制度理论与创业研究的交叉点,分析绿色发展规制、认知和规范环境对创业活动及其价值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丰富相关研究。

1.3 假设的提出

(1)绿色发展规制环境与创业活动。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新企业的创立和运营成本、最小化创业者所需手续等途径,完善规制环境建设,激励创新创业[20]。已有研究认为,企业的外源环境导向战略受到政府直接影响。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显著推动创新创业活动[21]。因此,我们认为,规制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创业活动[22],提出假设H1:绿色发展规制环境能够对创业活动产生直接作用。

(2)绿色发展认知环境与创业活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在发现和利用商业机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认为,教育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市场机会,特别是创业教育,进而教育可以对创业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3]。Lans等[24]认为,创业教育和绿色发展教育可以相互促进,进而为绿色创业者提供所需知识和技能。已有研究认为,基于知识的创业机会的缺乏,是导致创业政策与新企业生成之间联接松散的一个重要因素[25]。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绿色发展认知环境能够中介规制环境与创业活动的关系。

(3)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GEM历年研究报告显示,创业活动能够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特别是机会型创业的效果显著,同时,创业活动的经济效果也已在文献中得到检验[26]。Aparicio等[27]认为创业活动是连接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通道,通过构建适宜的制度环境来增加机会型创业活动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的措施是可行的。本研究提出假设H3:创业活动能够对国家经济产生促进作用。

(4)绿色发展规范环境与创业活动。非正式制度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对创业活动产生作用的根源在于其对行为的塑造[28]。美国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研究显示,创业活动会受到规范环境的影响,对于绿色创业活动亦是如此[22]。本文认为,政府对绿色环保、创业创新氛围的培育将会影响并改变社会公众的行为,使社会公众在消费时会将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创新性等因素纳为决策因素,进而绿色发展规范环境的建设有利于符合绿色发展诉求的创业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经济贡献。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4:绿色发展规范环境能够调节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综上,本文研究认为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各维度对创业活动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创业可受到绿色发展规制环境的直接作用,绿色发展认知环境则可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此外,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其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会受到绿色发展规范环境的调节作用。具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图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1998—201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来源有两个:①通过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获取创业活动、经济增长和部分制度环境数据;②通过环境保护部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获取制度环境中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数据。

在变量测量方面,对于绿色发展规制环境,本文在张钢等[30]的创业政策测度体系基础之上,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指标,具体涉及5个方面:①资金支持,通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测量;②人才发展,通过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测度;③技术促进,通过技术市场成交额测量;④环保支持,通过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测量;⑤环保监管,通过环保系统机构数测量。对于绿色发展认知环境,借鉴Spencer等[31]的界定,从知识相关方面进行考量:①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数测量;②接受教育活动的客体,通过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测量。对于绿色发展规范环境,主要从社会公众的认可氛围进行考量,具体涉及两个方面:①创业氛围,通过私营工业企业比重测度;②环保氛围,通过全国废水排放总量测度。机会型创业,通过专利申请授权数反映;生存型创业,通过个体户数反映;经济增长,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具体指标变量如表1所示。

在缺失值处理方面,由于搜集数据时2016年的环保机构数尚未对外公布。因此,研究者使用期望值最大化方法,即通过极大化对数似然函数,对缺失值进行优化算法,收敛到局部极值[29],以此来补全缺失值。

表1 具体指标变量

3 数据分析

3.1 绿色发展规制环境的直接作用

研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对绿色发展规制环境的五个子维度与两类创业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应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模型1可以看出,技术促进与机会型创业之间显著正相关 (B=150.606,P<0.1),环保支持与机会型创业之间显著负相关 (B=-0.0049,P<0.01)。通过模型2可以看出,资金支持与生存型创业显著正向关系 (B=1.41466,P<0.05),人才发展与生存型创业显著负相关 (B=-32.6543,P<0.05),环保监管与生存型创业显著负向关系 (B=-0.3499,P<0.05)。所以,假设1得到数据支持。

3.2 绿色发展认知环境的中介作用

研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绿色发展认知环境的中介作用[32],即假设2进行检验。具体检验步骤如下:①通过绿色发展规制环境的直接作用检验结果,研究识别出了具有显著作用的自变量。②检验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关系,得到自变量系数α。③检验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得到中介变量系数β。④根据α和β的显著性,以及必要的Sobel检验结果,判断中介效应是否显著。

机会型创业相关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和2为普通高等学校数作为中介变量时,α和β值及其显著性 (α=0.065,P>0.1;α=0.000011,P<0.1;β=194.905,P<0.01);也说明需要进行Sobel检验,以判断中介效应是否显著。Sobel检验结果表明,此时中介效应不显著。模型3和4为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作为中介变量时,α和β值及其显著性 (α=0.058,P>0.1;α=0.000016,P<0.05;β=165.166,P<0.051);也说明需要进行Sobel检验,以判断中介效应是否显著。Sobel检验结果表明,认知环境对环保支持政策与机会型创业的关系,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表2 绿色发展规制维度与创业活动回归系数

表3 认知环境对绿色发展规制环境与机会型创业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生存型创业相关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模型1和模型2为普通高等学校数作为中介变量时,α和β值及其显著性 (α=-0.238,P<0.01;α=13.076,P<0.01;α=0.164,P>0.1;β=-0.620,P<0.05)。Sobel检验结果表明,认知环境对资金支持政策与生存型创业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模型3和模型4为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作为中介变量时,α和β值及其显著性 (α=0.306,P<0.01;α=15.951,P<0.01;α=0.247,P>0.1;β=-0.627,P<0.01)。Sobel检验结果表明,认知环境对资金支持政策与生存型创业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所以,假设2得到部分数据支持。

3.3 绿色发展规范环境的调节作用

研究按照如下步骤,检验绿色发展规范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5所示。第一,检验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显著,结果如表5中模型1所示。结果表明,机会型创业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 (B=0.430,P<0.01)。由此,假设3得到部分数据支持。第二,检验绿色发展规范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如表5中模型2至模型5所示。模型5显示,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与机会型创业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负相关 (B=-0.001,P<0.01),表明绿色发展规范环境能够负向调节机会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以,假设4得到部分数据支持。

表4 认知环境对绿色发展规制环境与生存型创业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5 创业活动、绿色发展规范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到作用关系,如图2所示。

4 结论

第一,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受到规制环境中不同种类政策的影响。具体而言,机会型创业主要受技术促进与环保支持政策的影响,生存型创业主要受资金支持、人才发展与环保监管政策的影响。对于技术促进政策与机会型创业,国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鼓励技术创新而非复制或山寨活动,这将有助于机会型创业,而非生存压力驱使的生存型创业。对于资金支持政策与生存型创业,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直接资金支持,可能会吸引更多失业或职业满意度较低人群加入创业行列,促进生存型创业活动。对于人才发展政策与生存型创业,国家人才队伍的壮大有助于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崛起,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机会和就业岗位,进而反向作用于生存型创业。对于环保支持政策与机会型创业,以及环保监管政策与生存型创业,国家对绿色理念的倡导,一方面,将助推公众对潜力巨大的绿色市场的偏好和探索;另一方面,也将对很多传统行业形成压力;由于目前绿色市场还处于新兴和上升时期,其市场体量尚远小于传统经济市场,因此可能会使作用效果整体上呈现出负向关系。

图2 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

第二,绿色发展规制和认知环境是创业活动的前奏,而绿色发展规范环境更多作用于创业活动的后端。当前制度环境与创业研究文献中,有观点认为制度环境可以显著影响创业活动,同时也有研究提出相反观点,认为制度环境的作用并不显著[33]。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辨析了既有观点,区分了绿色发展制度环境不同维度的不同作用,进而贡献于先前研究。具体而言,对于规制和认知维度,虽都可在创业活动的前端发挥作用,但规制维度可产生直接影响而认知维度主要作为中介因素发挥作用。对于规范维度,其不同于规制和认知维度,将更多作用于创业活动的后端,即创业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该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此外,研究还进一步论证了相对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而规范环境将会在此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绿色发展意识的贯彻和提升,将有助于相关市场潜力的开发和释放,进而有助于机会型创业的经济作用的发挥。

第三,法规政策若想达到预期效果,需同时完善认知环境和规范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发展规制环境各类举措能够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并且规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度对创业的作用不同。因此,政府在建设绿色发展制度环境时,为充分发挥规制环境的效用,还必须同时加强绿色发展认知和规范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在意识到不同类型政策举措具有不同效果的前提下,注意不同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之后;另一方面,在意识到不同制度环境维度各自作用的前提下,注意制度环境维度之间的系统性和协同效果,力求整体层面效果最优。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从理论层面来讲,研究构建了绿色发展制度环境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绿色发展制度环境不同要素与创业的关系,促进绿色发展、创业研究与制度理论的交叉融合,进而挖掘和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机会。从实践层面来讲,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并且在我国经济转型增长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况下,借助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建设的相关措施和手段,推动我国生态体制建设和经济绿色增长,是一项亟待完善的重要实践工作。而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各维度,以及其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性变革中的作用,进而为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建议参考。

本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研究,但是,由于当前创业和绿色发展统计方面的不健全,使研究受到了较多的数据限制。因此,对于未来研究,首先,可以扩展数据收集方式和途径,使用更为全面和细化的数据,进行更多深入探讨。其次,鉴于实践中存在一些创新先于制度的情况,未来研究可将制度创业等要素纳入考虑中,开展更多丰富新颖的研究。最后,无论绿色经济市场还是绿色发展制度,都处于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不同区域可能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区域或其他分类体系,开展更多特定阶段、特定情境下的探索,推动相关研究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制维度绿色
绿色低碳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内容规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