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时代的钢琴手

2019-11-12 13:56何建明
传记文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最强音交响高山流水

何建明

这个题目其实是在我想写这篇文章前突然从脑海里冒出的一句话。难道不是吗?倘若你是一个为中国时代讴歌和立传者,你的笔、你的每篇作品是不是就像一个钢琴手一样,弹奏的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音部分!

在一个国家的一个时代,在人类历史的某一个阶段,我们都是记录者或记忆者,我们能为生活在其中的时代写些什么、记忆什么,其实都是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可能允许的工作环境,去完成一篇篇作品而已。肯定是有所选择的,还肯定是要有所“定调”的。当下信息海量和传媒异常众多的时代,电视镜头与手机短视频,都可能在瞬间就让一个事件、一个人物突然“蹿红”到极致。今天的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交响合奏舞台,各种声响都在寻求表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事为人物立传者并不占任何优势。恰恰相反,如果把握不好,音准没有“调好”,便极有可能被淹没在巨大而噪杂的其他交响声音之中。由此我认为,写传记和为人立传的人,就应该成为这个社会交响乐队中的钢琴手,他或许不会像在电视镜头中那么快捷和迅速地露脸,或许不像在手机短视频中那么随意和简便,但只要他一旦出场,必定震撼全场,激荡人心!

钢琴手便有这样的魅力:他弹出的每一个音符,能撼动山河,能摧枯拉朽,能落泪涕泣;钢琴手便有这样的底气:他若重若轻,挥洒中间尽是对人世间的爱与憎的精准表达与发泄;钢琴手便有这样的判断:他可以为正义与善良,可以为公平与自由,呐喊出全部声音,洒落出所有节奏,甚至不惜敲断根根筋骨……

这就是交响舞台上永远无法替代的钢琴手,他的存在本身就说明时代的大舞台上不可能缺少这样一个台柱,否则整个大舞台将黯然失色。

立传者的意义就在于此。时代越奔腾前行,文明高度越趋向终极,钢琴手的存在越显得珍贵,因为高山流水的清晰与优美之声,唯独钢琴手最胜任。伟大时代必有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倘若没有伟大的立传者,伟大也就不再存续。

而一个优秀的钢琴手,如果想弹一曲最美的乐曲,他首先应当躬下身子,去倾听时代最强劲的声音,去走近最伟大人物的心底世界,去抚摸立传对象的每一根细微的神经与温暖每一根血管……并且还应当在为伟人立传时比伟人站得更高去俯视他,在为普通人立传时比普通人更俯下身子去聆听大地的脉膊跳动,在为英雄模范立传时比他们更积极地去畅想奋斗与努力的甘甜和苦辣,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时代的最强音、人生的最美妙之处,写得更好、更畅、更美!

我一生写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习近平等领袖。我记得在写邓小平时,我是站在“天”上与他对话,那种感觉似乎是超越了时空、拉近了距离,无拘无束;我写过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写这样的人物时,我总喜欢钻进他们那些奥妙无穷、似乎永远也弄不明白的专业领域,而正是这样,我才感觉写他们时会越写越有东西、越写越趣味无穷;我写过数不清的英模人物和普通百姓,记得第一次接触贵州大山里的黄大发老人时,他握住我的双手是颤抖的,他领我上了千米高的悬崖去看他用了毕生辛劳与汗水才完成的那条“天渠”。从采访的第二天起,他老人家每时每刻都拉着我的手——这一拉就是一个星期,也正是这种“手拉手”的交流,才让我为他写下了《山神》这部作品。

为时代和时代人物立传者,永远应该是个能够弹奏出时代最强音的钢琴手。而从钢琴手的十指间划出的声音,将如高山流水,将如大海浪涛,将如大地锦绣,将如苍穹虹霞,并且是永远不朽的历史诗篇……

猜你喜欢
最强音交响高山流水
命运的交响
高山流水遇知音
倾听交响反刍
贺十九大胜利召开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唱响转型“最强音”共奏发展“圆舞曲”
交响童话
城市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