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及其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讨论

2019-11-14 12:34苏月金百色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二语关键期第二语言

■苏月金/百色学院

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也称关键年龄,其概念源于生物学,最初是从动物实验中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生,发展特别迅速 (陈宝国,彭聃龄,2001)。在60 年代,这一观点被Lenneberg 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而且他还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关键期假说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也成为临界期假说。本文将围绕是否存在关键期假说以及关键期假说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应用进行讨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国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因此,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一些中国的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但是也有人反对样的做法,他们认为小孩还是先学好汉语再去学习英语。究竟是否应该过早的给孩子进行英语输入?第二语言学习是否存在一个关键期?过早对孩子进行英语教学是否影响其母语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分析来探讨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并从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学习动机、教师资源等方面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进行合理分析。

一、国内学者对关键期假说的讨论

徐瑾发表在基础教育上的《论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与关键期假设》,对Lenneberg 的关键期假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她指出,儿童的语言习得关键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它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是由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认知心理发育关键期和外部适宜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期也并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短暂时间,它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可能会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且强调了只有在儿童脑神经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加强训练,同时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儿童更好地习得语言。

黄怀飞、李荣宝2008年发表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始年龄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起始年龄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那些英语学习者当中,从不同的年龄开始学习英语,他们的中长期英语成绩会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同时研究者指出,学习英语的不同起始年龄是影响被试高考英语成绩和大学英语成绩的因素之一,但是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因素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应被夸大。这个研究表明了关键期的存在,但是并不能夸大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赵靓2010发表在福建教育学院报上的《浅析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中最佳起始年龄假设》一文从关键期假说的渊源谈起,探析一种能被广泛接受的最佳起始年龄,进而分析影响二语习得效果的几个因素,认为儿童在二语习得方面强于成人这一结论的理论基础可从生理、动机、认知、情感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并且指出综合我国现有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全面实现二语习得须在关键期内完成的目标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各级教育部门适宜通过结合硬件和软件环境,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

徐兴祥2004年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一文对在语言学发展史上两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语言习得理论:“刺激-反应”论和“内在”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儿童完成第一语言习得的时间基本在5岁左右,而第二语言的习得可以说没有一个最佳的年龄,年龄只是影响一个人学习外语的因素之一,外语学习实际上没有什么最佳时期,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学习外语都有自己的优势。

杨连瑞2004年发表在语文学刊上的《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及最佳年龄研究》一文指出,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涉及到个人生理因素的影响。年龄问题只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的个体因素之一。所谓的最佳年龄和临界期也是因人而异的。“外语学习越早越好”之类的说法目前仍缺乏理论和实践上充分的科学依据。

二、国外学者对关键期假说的争论

国外神经生物学家Pen fi eld和Roberts曾经提出,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和个人的大脑发育有关,人生的最初十年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而且在人生成长的某个特定阶段,人可以在没有外在干预的自然环境下,不需要有老师教授也能快速地学习一门语言。在60年代,Lenneberg把这一观点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并提出了关键期假说。他认为,儿童在最初的l0-l2年间,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比较自然地进行。但是过了青春期以后,人的大脑就发育得相当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就会越来越困难。关键期假说自产生以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

(一)支持关键期假说的观点

Oyama(1976)曾调查了60名6岁至20岁之间移居美国并在美国居住了5-18年的意大利人。研究结果发现,只有那些12岁之前到达美国的意大利人说话的口音更像美国人,而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对他们的口音则影响不大。

Johnson和Newport(1989),曾抽样调查了46名在不同年龄段开始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和朝鲜人。这46人都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和职员,他们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不一。研究结果发现,年龄是决定参加者能否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关键期确实是存在的。

Christine Weber-Fox和Helen Neville(1999)用一种行为主义和电生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年龄悬殊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报告第二语言水平,并对受试者进行语法评分,把得到的行为数据与测量到的大脑某些部位的脑电活动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能力随初始学习年龄的增长而呈直线下降。这项研究结果支持了临界期假说。

(二)反对关键期假说的观点

Snow(1978)以母语是英语的荷兰语习得者作为语言习得的实验对象,对他们在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习得进行了纵向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2-15岁以及成人实验对象的荷兰语在学习的最初几个月的时候掌握得最快,但是经过了一年的学习以后,8-10岁,12-15岁的实验对象则能更好地掌握荷兰语,而3-5岁的儿童在所有的实验对象中是成绩最差的。他们的研究结果否定了语言临界期的存在。

Theo Bongaerts(1999)通过对三例成年学习者发音不带任何口音的个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让本族语的考官觉得这些学生天资聪明,发音纯正,已经达到近似本族语的发音水平,这项研究推翻了发音存在临界期的推断。

Ellen Bialystok和KenjiHakuta(1999)研究句法习得是否存在临界期,他的研究得出结论,句法习得与年龄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指出了语言学习能力下降应该归因于认知能力的变化,而不是年龄的变化。

以上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中,关于是否存在关键期假说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统一意见。但为大多数人所赞成的观点有:(1)在婴儿早期阶段(early infancy) ,语言习得就已经开始存在了。(2)儿童在5岁以后才开始学习语言的话,语言习得的效率会变低。(3)二语习得存在关键期,这突出表现在学习者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学会标准的发音。但在语法方面是否也是年龄越小越容易学得语法,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4)语言习得可能存在多个关键期,即不同的语言成分,它习得的关键期可能会不同(陈宝国,彭聃龄,2001)。

三、关于关键期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讨论

目前受关键期假说的影响,很多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学,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从幼儿开始就进行英语培训,多数父母也盲目从众,让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但是英语学习是否真的存在关键期?在中国,英语教育从几岁开始比较合理?英语教育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综合上文,虽然对关键期假说众说纷纭,存在争执,但是笔者认为语言学习确实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内进行英语学习容易打牢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5岁左右进入言语成熟期,这个阶段不仅是母语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二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儿童进行英语学习也应该在5岁之后,这样会减小二语学习对一语学习的影响。但是,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所以最佳学习年龄难以确定。

另外,利用关键期内儿童最容易学习到纯正的第二习得语言口音的优势,应加强对学生的语音教学,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音的学习,力求标准教学。并应鼓励学生开口说,尽量营造一个积极的英语口语环境,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英语交流。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此外,年龄只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之一,英语教学还应该考虑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根据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虽然很多地区在三年级已经开始英语教学,但是英语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顾学生的个人接受能力,这严重打击了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再者,我国的英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孩子在学校里的英语学习以读写为主,缺乏听和说的锻炼机会,所以很多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仍然是哑巴英语,这就需要加大教育投资,增加外教数量、提高外教质量。

结合关键期假说,笔者认为学习英语年龄在5岁后确实越早越好,在二语习得关键期内,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语音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起到学习语言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但如果在师资力量和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使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个人接受能力和积极性的话,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合上述,第二语言习得的确存在关键期,但是英语教学不是越早越好,年龄并不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唯一因素,英语教学除年龄外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和兴趣、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等因素。结合我国教育情况,应反对在师资力量、教育设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这样反而会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适得其反,不能一味夸大关键期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二语关键期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胖猪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不可错过的宝宝发展关键期
不要错过宝宝的语言发展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