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思考

2019-11-14 13:52邱学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生态课堂初中数学

邱学军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非生态的现象,我们数学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以生态视角营造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关系,采用生态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课堂管理的内涵,当前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生态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态课堂;课堂管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掌控”课堂,采用专断的管理方式,片面追求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课堂管理的内涵

课堂管理,是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立足于学力的发掘、学习能动性的激发,通过合理地调控课堂,从而构建和谐、共享的生态课堂,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生命成长的管理,彰显学生的生活价值,能吸纳课堂的管理优势,并对原有的课堂管理模式不断超越,最终形成富有生活活力的生态课堂。

二、当前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中缺少话语权。生态课堂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从而达到互惠共生的目的。但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对生态课堂的构建缺乏关注,大部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话语权。教师没有让学于生,没有将管理权下放,虽设立了班干部,但他们大多是教师指令的执行者,他们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课堂的意识,总认为班级事情于己无关。

2.师生之间缺少平等的对话。部分教师力求讲透,课堂以讲解为主,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或只是经过教师简单的引导,获得教师想要的答案,有时受时间制约,直接让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多是跟着附和。教师的管理任务繁重,学生疲于应付作业,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交流。

3.教学环境有待改善。生态课堂追求和谐、开放的生态环境,教室要做到窗明几净,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布置一定的绿植,在学习园地布置数学文化的内容,但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物质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关心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4.教学评价显得单一。生态观下的教学评价既重视学生的评价,也重视教师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对学生的知识习得进行评价,也要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沟通、价值观的树立进行评价,但很多教师对多元评价缺乏关注。

三、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1.融入生态观念,构建管理共同体。课堂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师生是这个系统的两大主体,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下放自己的管理权,让学生成为班级自我管理的主人,要让生态课堂得以自然地运转,从而形成民主的构建。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参与课堂公约的制定,要让大家献言献策,要多多听取大家的意见,要合理地采纳合理的建议。教师可以选取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也可以实行轮值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能体验到班级管理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态课堂管理之中,要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要让师生两大主体成为班级管理的共同体。

2.师生平等对话,形成共赢关系。在生态课堂中,师生之间要形成相互尊重、自由民主、平等宽容的伙伴关系,才能让学生在交往对话中得到成長,才能让学生获得充实,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掌握对话的技巧,要关爱学生,经常给学生带来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活动思考》一课教学中,教者呈现月历表中一列的“12、19、26”三个数,让学生计算这三个数的和,此时有学生通过计算求出和是57,教者让他们分析这三个数的关系,此时19比12大7,26比12大14。教者适时引导,“此时针对哪一个数分析的?可以换作别的数吗?”学生此时发现,如果针对中间一个数而言,第一个数比它小7,最后一个数比它大7,它们三数的和就是中间那个数的三倍。教者再提出问题:小芳出去旅游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5,请问小芳几号回家?学生能根据刚才的方法顺利地回答出这个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从月历表中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出数学规律,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

3.调动多种元素,形成有机整体。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要树立开放的生态课堂,形成生态的教学观念,从而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融合起来,让诸个要素能协调统一,以建立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将生活理念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师要能突破课堂的预设,要实现对预设的超越,应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以及课堂的意外之事,要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升华。

4.营造和谐环境,形成融洽氛围。教室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温度适宜,教师要采用圆形、马蹄形等座位编排的方式,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相邻的学生彼此合作,共同分享,实现共同进步。教师要营造融洽的心理氛围,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播,营造宽容的氛围,让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得到的尊重,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促进、发展。教师要营造融洽的心理氛围,能让学生尽情地释放自己,展现自己的活力。

5.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主体,教师要开展有效的活动,让师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能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测验、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要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能从他人评价中获得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能及时地调整,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态的思想观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的诸因子能协调统一、和谐共生,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开展平等的师生对话,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张向葵.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鲜活生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3.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生态课堂初中数学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