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寿险风控欺诈查处方向浅谈“透过影像识真伪”

2019-11-15 02:22熊小萍郭向红蒋蓉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印章欺诈病历

熊小萍 郭向红 蒋蓉

中国平安人寿四川分公司

一、透过影像看真伪,从两方面来看

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要求事故申请人将保险事故的各种影像资料上传或上交到理赔部门。违法犯罪分子为了达到骗保的目的,经常会用影像处理技术虚构影像材料。所以要从影像发现欺诈案件,需要注意的第一方面是:判断申请人上传的理赔影像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方面是:达到提调标准理赔案件,调查人员会针对案件进行多方取证,所以影像从广义的角度还包括调查人员获取的影像资料。案件是否存在欺诈,需要结合申请人上传影像与调查人员获取的影像资料,对案件性质进行判断,对事故真实性进行判断。从而决定赔还是不赔,怎么赔的问题。

二、理赔影像的统一性分析

拿到一个理赔申请案件的影像资料,首先需要对影像进行识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涂改(篡改)证明材料的识别,二是对虚假证明材料的特征识别。涂改(篡改)证明材料与虚假证明材料的不同点在于涂改(篡改)证明材料可以理解为用影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进行关键信息涂改或篡改的材料。与涂改证明材料不同,虚假证明材料从内容到格式都是假造的。

(一)那具体的影像分析识别思路又是怎样的呢?

申请人交理赔资料现分为两类:柜面交纸质资料,柜面人员确认后扫描上传系统;采用E化方式上传电子影像。无论是哪种方式,提交的理赔资料最终都会以影像形式被审核。这时,审核人员应把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进行统一合理化分析。

(二)简而言之为三步:影像数据—进行数据提取—统一性分析

提取数据进行统一分析,重点需要关注以下数据:所有的影像中身份证明材料是否一致,例如身份证号码是否一致;出生日期是否一致;性别是否一致;住院号,门诊号是否一致;既往病史是否一致;病情诊断前后是否一致;医疗费用金额与医保结算金额是否一致;伤口位置与结合病理情况是否合理;发票真实性核实;其他。

三、识别涂改证明材料的具体方法

针对涂改(篡改)证明材料,违法犯罪人员可能不会凭空编造一份病历与病理报告,他们或非法获取医院病历模板,或依据他人真实病历材料进行涂改(篡改)。这样的涂改(篡改)证明材料具有以下特性:在格式上与医院出具的真实材料一致性非常高,不易分辨真假;在病情说明部分与真实材料一样,极具专业性,不易分辨;医师签字与科室等信息基本上是与实际一致的等。

如何对涂改(篡改)证明材料进行欺诈识别呢?一是进行数据的统一性分析,找出违法犯罪人员由于失误导致的数据不一致,如多份病历资料,但住院号不一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找出影像中的ps痕迹来进行判断,因为涂改的影像材料一般使用PS等修图工具来完成。找出ps痕迹目前有多种方法:人工识别法、专业软件识别法与工具识别法。

人工识别法:每位理赔受理老师大都身经百战,大量案件的审理对眼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有的时候,假的理赔影像看一眼就能发现其问题所在。专业软件识别法:如JPEGsnoop软件。JPEGsnoop是一个免费的,简易的图像详细信息解码器,可以用来确定图片是否被修改。支持AVI、DNG、PDF、JPEG等文件格式。工具识别法:1.查看图片EXIT原始信息。如果是DC拍摄的图片,那么可以通过图片是否还保留EXIT信息来判断图片是否被编辑过。2.查看图片的属性,查看图片信息完整性,是否是通过编辑之后保存下来的。3.通过查看图片的源代码,通过选择“打开方式”—“记事本”,打开后会发现一串代码,在这些代码中就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例如拍摄时间与拍摄相机等,如果是修图软件处理过的,一般会进行显示。不过技术高超的犯罪人员也会修改图像的属性与源代码,不是所有修改过的痕迹都能被发现。

专业软件识别法与工具识别法仅适用于E化上传的原件影像,如客户通过柜面扫描上传理赔资料,这两种方法就无法使用。

以上是对ps编辑过的理赔资料的识别方法,还有更为直接的识别方法——与医院进行核实,与事故者进行核实,与相关人员、单位进行核实。这就需要理调老师的介入调查。这样一来,涂改(篡改)的假材料就会在真实材料下暴露无遗。

四、虚假证明材料的识别方法

针对虚假证明材料的特征识别,要知道虚假证明材料从内容到格式都是假造的,从影像的属性根本无法判断真实性。这时候需要审核人员依靠以往多年的审核经验进行逻辑判别,另外也需要调查老师获取重要的影像资料来协助判断。

调查老师核实所在医院或相关单位是否有事故存在,如存在,拍摄留存医院病历,以便确认是否与客户上传的影像是否一致。拍摄事故者伤口位置,以便判断病理情况是否合理;拍摄事故现场,以便判断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拍摄具有相关法律效益的文书,以便事故定性;拍摄其他影像等。

举例说明:某理赔案件,申请人报案被保人意外死亡,提交的死亡证明中有当地居民委员会提交的“意外死亡”证明。该案件无出警记录,家属不配合保险公司了解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调查老师获取的关键影像!调查老师多方取证,最终获得当地某医院的“院前急救病历”影像件,其清楚说明:事故者系自缢死亡。最终该保单相关险种拒付,终止退现。

当无法从申请人提交的影像明晰事故经过与性质时,就需要调查老师去获取证据,还原事故。用事实来驳斥欺诈,让真相说话!

五、发票影像识别解析

在影像识别中,印章影像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医疗发票有章,病历有章,医疗费用明细有章。在人工初期审核环节,如何判断印章影像真假呢?请看下面两个印章:

第一个影像(后面简述A印章)是属于柜面扫描上传,第二个(后面简述B印章)是E化方式直接拍照上传。A印章用印工整且用力,整个画面干净,不拖泥带水。B印章随意,边缘、字迹不清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发票、病历都需要医院人工加盖公章,工作量大很容易让工作人员有懈怠情绪。直接表现为公章不清晰很凌乱。假发票、假病历一般配备假公章,因造假分子担心公章不清会让保险公司去检查,且用印数量很少,盖章时一般很清晰,位置非常正,且发亮。A印章来源于四川拒付案件,其资料为虚假理赔材料。B印章为真。

结论:总而言之,影像识别也仅仅只是寿险欺诈风险识别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现在影像识别在具体实操中,会受审核老师个人资质经验的影响,会受调查老师的调查范围影响,会受影像识别工具的影响,影响因素较多,要准确判断欺诈性不易,只能作为一个保险欺诈识别辅助的手段。影像欺诈识别还需要后期系统、科学的大力发展。

猜你喜欢
印章欺诈病历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我们有印章咯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自制橡皮印章
印章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