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1-15 10:55黄芳黄英民庞洪芳王伟妮
右江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恐惧症抑郁焦虑

黄芳 黄英民 庞洪芳 王伟妮

【摘要】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恐惧症;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9.008

恐惧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恐惧为主要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年及老年女性人群中[1]。临床上恐惧症常见分型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单纯性恐惧症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特定的事物及所处的环境有强烈的、不必要的恐惧感,同时存在焦虑、自主神经症状等,对特定的事物反应过激,或主动回避这些事物,以消除恐惧情绪[2]。临床研究显示[3],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恐惧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广西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恐惧症患者为受试对象,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恐惧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护理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受试对象为广西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20例,女36例;年龄17~80岁,平均(49.85±6.57)岁;病程1~10年,平均(4.58±0.81)年。对照组男21例,女35例;年龄18~80岁,平均(49.72±6.54)岁;病程1~9年,平均(4.52±0.78)年。两组基础资料水平一致,可比性良好(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恐惧症临床诊断标准[4];②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分值79分及以上;③可积极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检查及测评;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严重精神症状,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②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严重躯体疾病,且处于急性期者;③有抗抑郁药物过敏史者;④药物、酒精滥用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注意患者生活环境卫生,每日对病房进行早晚各2次细致打扫,督促患者按时刷牙、洗澡,保持个人卫生。保证饮食膳食搭配合理,少进食油腻、过甜、过辣、过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保证生理健康。

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1)早期(1~2周):以6~8名患者为单位,组建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为恐惧症患者。成员通过自我介绍、游戏等方式,消除陌生感。定期举办小组讨论活动,使组员间相互帮助,分享引起恐惧的事物或场所,以及处理这些恐惧的方法。护理人员帮助小组成员学会分析讨论,总结患者恐惧症状的发生规律,包括: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药物控制情况等,使患者了解恐惧症的发生与个人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用药治疗的关系。(2)中期(3~6周):护理人员通过组织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学习,掌握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恐惧症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自我情绪的变化,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寻找引起恐惧的原因,并学习克服恐惧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恐惧症,以团体为单位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情绪体验、宣泄,并在医师及团体成员陪同下,进入场所内暴露,反复多次训练以克服恐惧感。(3)后期(7~8周):鼓励患者记录每日思想变化,包括情绪、自动思维、新想法、新的情绪等。创造恐惧症交流的积极条件,使恐惧症患者关注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性,并树立战胜恐惧症的信心。指导患者谈论对未来恐惧的事物,鼓励患者分享团体治疗的感受。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依从性量表,对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定期检查等各方面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依从性分良好、中等、差3个等级,以依从性良好、中等所占比例计算依从率。②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恐惧症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③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职业限制、家庭、治疗等6个维度,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得分0~3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統计学软件为SAS 9.3,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评价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后,两组DLQI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恐惧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7]。恐惧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響,患者表现为对某些特定事物、所处的环境产生强烈、不必要的恐惧感,同时患者还可出现明显的焦虑、自主神经症状,产生过激反应,并主动回避这些事物或场景,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有报道显示[8],认知行为疗法在恐惧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国内尚缺乏系统化、规范性的应用认知行为团体“三位一体”整合心理疗法治疗恐惧症的报道。

临床报道显示[9],恐惧症患者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害怕受到他人的批评,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故对恐惧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干预强调矫正患者错误的思维方式、信念、行为,改变患者对特定事物、场所或情景的错误认知,最终消除不良情绪。恐惧症患者对特定事物、场所或情景等存在畏惧情绪,通过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变患者对这些情况的恐惧感,改善不良情绪。该护理方法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的疏导,可提高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时刻注意对患者的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0~11]。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是以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结合为基本框架,帮助团体成员产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既往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抑郁症冲动行为的临床治疗中。邬美琴等[12]的报道显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通过团体活动、成员间的交流,帮助成员辨别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理念,并逐渐培养患者形成正确理念,改善治疗、护理依从性。以集体为单位开展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干预,利于发挥团队效应,不仅可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通过以团体为单位的有效训练,使患者可控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降低恐惧情绪的唤醒水平。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纠正错误认知训练,使患者学会调整自身认知,建立起积极正面的心态,控制和管理恐惧情绪对自身的影响,消除由于恐惧感造成的不良影响。单个患者处于同质性的团体成员中,既可以减少患者应对恐惧症状的焦虑水平、增加社会支持,同时也利于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分享彼此感受,增强对恐惧症的认识、对恐惧情绪的控制能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也同样关注恐惧症患者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充分利用,因此设计了有助于加强人际资源寻找、利用和改善主观感受等的缓解,有利于患者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和谐相处的护理方法,从而消除在面对特定人、场所或者事物的恐惧感。

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虽然两种护理方法随访结束后各评价分数与干预前比较,都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好,提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焕新,张少珍,丘会英,等.恐惧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0):194-196.

[2] 黄英民,甘凤坤,周作杰,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恐惧症患者的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1):60.

[3] 王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70-71.

[4] 黄英民,周作杰,牟艳卉,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恐惧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20-22.

[5] 付雪君,顾佳莹,秦浩.恐惧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3):158-159.

[6] 郭隆润,钟华,廖梅蓉,等.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惧症观察[J].江西医药,2016,51(4):371-373.

[7] 刘建萍,王俊.评价认知行为和心理护理对恐惧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97-198.

[8] 黄先哲.恐惧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297-5298.

[9] 莫燕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配合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47,157.

[10] McAleavey AA,Castonguay LG,Goldfried MR.Clinical experiences in conducting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social phobia[J].Behavior therapy,2014,45(1):21-35.

[11] 王天宝,王诗言,孙建.评价联合应用文拉法辛与舒必利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6):72.

[12] 邬美琴,陈艺,杨倩,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4):413-416.

(收稿日期:2019-04-24 修回日期:2019-07-04)

(编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恐惧症抑郁焦虑
我有开学恐惧症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被盯恐惧症
别笑,这些都是认证过的
诠释证件照心态度 从此克服“证件照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