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TNF-α、IL-2水平的影响

2019-11-15 10:55杨全彦郭爱东陈亚丽
右江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炎症因子

杨全彦 郭爱东 陈亚丽

【摘要】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调节性T细胞(CD4+OX40+T、CD4+CD25+T)及炎症因子(TNF-α、IL-2)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OX40+T、CD4+CD25+T细胞、IL-2、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有效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T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丙种球蛋白;调节性T细胞;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9.01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群体,病情发展较为缓慢,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极易诱发延髓肌、呼吸肌受累及肌无力危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激素冲击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方法,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诱发呼吸肌瘫痪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治疗风险[2]。而相关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应用于重症肌无力中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3]。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9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12~65岁,平均(36.28±6.14)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62±0.95)年。观察组男19例,女30例;年龄13~65岁,平均(37.52±6.2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57±0.8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重症肌无力》[4]中相关诊断标准;单纤维肌电图呈阳性;临床均表现出病态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等症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入组前1个月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者;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药敏试验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海南凯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421)30~60 mg/次,4次/d,最高剂量为220 mg/d;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万邦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228)1.5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3034)0.4 g/(kg·d),初始给药保持40 mL/h滴速,每间隔30 min增加10~15 mL滴注。两组均连续用药治疗4周。

1.4 评价指标

(1)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动作电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动作电位得到有效改善为有效;症状、体征及动作电位无改善,反有加重趋势为无效[5]。总有效=显效+有效。(2)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因子: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OX40+T细胞及CD4+CD25+T细胞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及TNF-α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调节性T细胞比较

治疗后两组CD4+OX40+T、CD4+CD25+T细胞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IL-2、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胆碱能受体及抗体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无力、易疲劳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极易诱发肌无力不良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6]。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该病治疗中,主要通过抑制机体内淋巴细胞分化与增殖,减少淋巴细胞分布范围,减弱神经肌肉传导能力,以此达到治疗目的。但大量激素类药物使用易诱发肌无力,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7]。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后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观察组,表明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实施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较佳,可调节机体T细胞及炎症因子。究其原因为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抗体或直接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抗体的结合位点,提高血清除能力,保护乙酰胆碱受体免受其他抗体的破坏,从而起到保护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继而抑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8]。与郭东等人[9]研究所得的结论“丙种球蛋白联用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紊乱情况,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致性。而相关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机体内免疫T细胞及炎症因子紊乱具有相关性,其中CD4+T细胞水平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发展呈正相关,而OX40+T是活化后的T细胞表达的一种协同因子,主要作用于CD4+T细胞,具有促进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继而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10]。TNF-α可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且能够促进IL-2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T细胞活化水平,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发生。因此,炎症因子水平、T细胞变化在评估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情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有效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T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武涛,何晓,贾颐,等.机械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14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841-842.

[2] 熊飞,林莉.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一例[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 23(6):431-432.

[3] 李媛,楚兰,张艺凡.重症肌无力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3):209-214.

[4] 刘卫彬.重症肌无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14.

[5] 刘书平,李承晏.重症肌无力诊断与治疗最新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 22(3):188-192.

[6] 李勇.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7):38-41.

[7] 李尊波,熊葶,刘建军.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1):16-19.

[8] 韩琦,王云甫.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4):584-587.

[9] 郭东,李聪,万婷.丙种球蛋白联用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0):3040-3043.

[10] 汪杰,李宏增,李川,等.重癥肌无力患者的免疫指标与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1):6162-6164.

(收稿日期:2019-04-10 修回日期:2019-06-04)

(编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炎症因子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