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2019-11-15 10:55贺志军卢解红
右江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药敏试验

贺志军 卢解红

【摘要】 目的 分析顺德地区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与药敏情况,为该地区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改良肉汤稀释法)与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对所有送检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7 204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经培养鉴定出支原体阳性8933例,阳性率为32.84%。2016~2018年单一Uu、单一Mh、Uu+Mh检出率分别为27.18%、1.16%、4.50%,单一Uu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9.70%、38.11%,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结果分析显示,支原体(Uu、Mh、Uu+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与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单一Uu对罗红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对红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Mh对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Mh对甲砜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一Uu检出率最高,女性支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支原体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下降,耐药现象有加重迹象,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R518.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9.014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的一类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中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是目前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非淋病性尿道炎或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还可以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流产、不孕不育等疾病[1~2]。近年来由于支原体的检出率与耐药率不断增加,不同地区也有一定差异,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规范足疗程用药可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3~4],为了解近几年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与耐药性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本研究采用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对送检的27 204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分析,以调查顺德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药敏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各科送检的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尿道(宮颈)分泌物标本共27 204例,其中男7790例,女19 414例,年龄17~59岁。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男性取尿道分泌物,尽量采集尿道上皮细胞;女性取宫颈分泌物,应避免局部用药。

1.2 检测方法与结果判断

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改良肉汤稀释法)。抗菌药物包含阿奇霉素(AZI)、红霉素(ERY)、环丙沙星(CPF)、环酯红霉素(ECC)、加替沙星(GAT)、甲砜霉素(THI)、交沙霉素(JOS)、左氧氟沙星(CRA)、克拉霉素(CLA)、罗红霉素(ROX)、美满霉素(MIN)、强力霉素(DOX)12种抗生素。阳性判断标准:培养24~48 h,培养基由橙黄色变红,且清亮无混浊,Uu≥104为解脲脲原体阳性,Mh≥104为人型支原体阳性。采用江门凯林的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对所有送检标本进行同步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支原体菌落,Uu菌落较小,为黑色海胆样,Mh菌落较大,为油煎蛋样。以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液体培养法为阳性,固体培养法为阴性,依然判断为阴性。所有操作与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率是否随分层而变化的趋势,采用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支原体检出情况

2016年至2018年检查数分别为8098例(男1679,女6419)、9599例(男3112,女6487)、9507例(男2999,女6508),检出率分别为32.22%、32.85%、33.35%,共培养出支原体阳性8933例,总检出率为32.84%(8933/27 204),其中女性检出率为38.11%(7398/19 414),男性检出率为19.70%(1535/7790),女性支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581,P<0.001)。其中单一Uu检出7394例,检出率为27.18%,单一Mh检出316例,检出率为1.16%,Uu+Mh检出1223例,检出率为4.50%,单一Uu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Uu+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187.869,P<0.001)。2016年至2018年随年份变化单一Uu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6,P=0.028)。见表1、表2。对近三年支原体检出阳性人群年龄的分布情况统计发现,支原体检出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86.19%与87.40%。见表3。

2.2 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

8933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中,在敏感性方面,支原体(Uu、Mh、Uu+Mh)感染样本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与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均大于86%;单一Uu对罗红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Mh对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性方面,支原体(Uu、Mh、Uu+Mh)感染样本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单一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Mh对甲砜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Mh和Uu+Mh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环酯红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表6。

3 讨论

支原体感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免疫刺激和有毒代谢产物对人体产生危害[5],支原体检测主要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其中固体培养法可以同时培养鉴别多种支原体感染,是检测支原体的金标准[6~7]。

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27 204份泌尿生殖道標本进行了检测分析,支原体阳性标本8933例,阳性率为32.84%,与周丽华等[8]报道结果类似。其中单一Uu、单一Mh以及Uu+Mh的检出率分别为27.18%、1.16%、4.50%,单一Uu的检出率最高,与国内其他学者[9~12]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2016年至2018年单一Uu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能与近年来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增加了耐药株的产生及男女间交叉感染有关。其中女性支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3~15],可能原因为女性生殖道内环境更易于支原体生长繁殖及男女生理结构差异有关。本地区支原体检出阳性人群男性与女性的年龄主要为21~40岁,由于这个年龄段是性活动比较活跃的阶段,提示可能与性行为有比较大的关系。

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分析,发现支原体属感染样本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与杜长宝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我们对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统计结果显示,单一Uu对罗红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单一Mh对甲砜霉素的敏感率在逐年下降;Uu+Mh对甲砜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以上结果与柯明辉等[17]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支原体耐药性变迁、地区差异有关。支原体不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影响,不合成叶酸,目前临床上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本研究显示,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说明顺德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此类药物已经产生一定耐药性,其原因可能是本地区临床上对此类药物使用率较高,应及时向临床反馈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通过以上分析,本院分离的支原体以Uu为主,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由于支原体感染样本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与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本地区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但应检测本地区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变化,定期向临床提供合理的药敏数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近三年顺德地区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变迁,发现支原体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下降,耐药现象有加重迹象,本实验室将继续动态监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在治疗支原体(Uu、Mh、Uu+Mh)感染时,对怀疑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临床治疗应根据支原体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药物或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梁媛,刘洁玲,占晓兰,等.解脲支原体感染孕妇对妊娠结局影响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640-3642,3646.

[2] Adelman JS,Kirkpatrick L,Grodio JL,et al.House finch populations differ in early inflammatory signaling and pathogentolerance at the peak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infection [J].Am Nat,2013,181(5):674-689.

[3] 方菊,曹正英,吉文倩,等.医院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和耐药状况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10-513.

[4] Ahmadi A,Khodabandehloo M,Ramazanzadeh 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Ureaplas-ma urealyticum endocervical infection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J].Iran J Microbiol,2014,6(3):392-397.

[5] 尧荣凤,李智,沈菊英,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动态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12):1050-1054.

[6] 周运恒,马红霞,李戬,等.2012-2015年某医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支原体阳性率和耐药情况动态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5):648-652.

[7] 贾忠兰,许丽风.液体-固体联合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临床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10):110-113,118.

[8] 周丽华,沈梦远,李曦,等.1254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尿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106-108.

[9] 付宝庆,刘青华,杜静,等.2011年-2015年大庆地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22):3332-3334.

[10] 贾双荣,胡萌,蒋琳华,等.重庆地区441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5):609-611.

[11] 宁兴旺,钱纯,匡敏,等.70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10):1041-1043.

[12] 潘廷猛,胡金桓,王鑫,等.2013-2015年马鞍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耐药趋势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5):531-533,536.

[13] 孙菲,凌勇活,李明,等.东莞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9):754-755.

[14] 张延,李丽玮,乔立冬.68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8):916-918.

[15] 刘玲,周立勤,韩竖霞.湖北某院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692-693.

[16] 杜长宝,吴桔红,杨婷.2013年-2017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6):1974-1977.

[17] 柯明辉,陆兴,张培伦,等.北京地区近年支原体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8,27(12):122-126.

(收稿日期:2019-05-05 修回日期:2019-07-19)

(编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药敏试验
方斑东风螺肿吻病致病菌分离及中草药对其的预防效果
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
2011~2015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番鸭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基层医院开展药敏试验的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