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插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2019-11-26 12:15季春燕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辅助文本素养

⦿季春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与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这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实施方向。对于低年级时期的阅读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应当尽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知识学习更加轻松直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并且让学生从阅读中有更多实质性的收获。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与设计中,教师可以多发挥插图对于阅读教学的辅助效果。插图不仅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为学生理解阅读文章及吸收语言知识提供向导。这可以让低年级时期的阅读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也会得到保障。

一、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力

在阅读教学的展开实施中充分利用插图,这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力。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文章普遍比较简单,很多阅读素材都是学生进行初步语言积累的依托。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阅读情境中,产生就阅读文本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引入文本插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与模式。透过配图的呈现可以让学生首先就阅读篇目的内容及主题有大致认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好奇,为文本的剖析讲解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很多阅读配图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尤其是一些非常优美的配图画面,这会让学生就文章的学习产生更强的兴趣,也会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奠定基础。教师要善于将文本插图的阅读教学辅助功效充分体现出来,这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大的学习收获与成长。

仔细观察分析部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后就能发现,整本教材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风,这是编者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多样化的素材,让学生体会中国艺术的美。例如,在《天地人》一文的页面上就采用了大幅的水墨画,大片的留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剪窗花》这一课外阅读部分,则采用了有民间特色的人物与动物画,显现出中国绘画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不仅如此,很多阅读篇目中都有非常精美的配图,为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展开与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依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精美的配图来优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在有效的课堂组织与构建中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学科素养。从小学阶段起就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今后更为复杂的课文学习和阅读的展开提供良好的根基。

二、凸显出阅读过程的趣味性

语文课堂上在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更多的体现出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分析和探讨的乐趣,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课堂,也能够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低年级时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的识字问题。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中都会涉及到生字的教学,只有扫清了这些障碍,才能够为后续文章的分析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在生字词的学习中充分发挥插图的辅助效果,课本中很多汉字的教学中都会配有插图。对于汉字这种象形文字而言,具备针对性的插图的引入可以给学生理解记忆汉字提供很好的思维向导。不仅如此,一些非常形象的配图还能够让学生找到汉字识记的方法与依据。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法,也是为后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奠定的基础。

对于低年级时期的阅读教学而言,首先解决生字的识记是教学的开端,这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从课本中内容的编排设置来看,识字教学部分的情境性较以往的教材有了更多提升。例如,在《日月明》一课中,部编版教材就配了一幅插图,是三个小朋友齐力种树的过程,让学生配合插图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更通过背景图中繁密的森林与上文中“双木林,三木森”形成对应,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只有积累更多的汉字,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土壤,这样才会在阅读时扫清基本的障碍,学生阅读的展开与实施会更为顺畅,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素养也会逐渐得到构建。

三、激发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过程。在低年级时期的阅读训练中,鉴于学生基本的语言积累还没有完成,思维能力也还有待构建,因此,教师可以透过一些其他形式的教学过程展开为阅读教学的实施提供辅助与依托,这也是全面培养与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具备需要大家有更加丰富的语言积累,并且也需要学生有更好的语感和语言应用能力。在从阅读教学出发,激发学生多方面能力素养的过程中,插图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语言交际与应用,丰富学生阅读文本理解的方法与路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整体语言素养的提升更为充分。

低年级时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拼音学习、看图说话和口语表达等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语言交际,而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提升又能够加深学生文章阅读时的理解感受力。由此可见,这些教学过程具备很好的相辅相成的效果。在训练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插图,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与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用多大的声音》这一课中,用三幅不同情境的图画展示了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情境,通过插图创造的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到什么场合该用多大的声音表达,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推动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辅助文本素养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