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可能性”的教学思考

2019-11-26 12:15朱海燕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可能性概率教材

⦿朱海燕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对于“可能性”这一概念具有全面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了关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对“可能性”这一内容有全面地讲解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可能性”这一概念也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章内容中关于可能性的教材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并对此思考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关于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计划的思考

关于教学时间的安排;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从“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概念晋升为“经常”、“偶尔”、“差不多”等概念来描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概率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二年级至三年级阶段进行教学。二是辨别游戏规则的公平程度以及更加规范化地利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概率的大小,而这个内容的学习是安排在四年级以及六年级等阶段进行教学。不难看出,教材排版原因使得有关概率这一整体内容的学习时间过于冗长,学生对于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零零散散的学习,没有一个整体概念的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断层现象,并且低年级的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本领差,因此教学时间应该设置地更加集中,不出现间断,集中安排在较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整体学习。

关于教材中习题的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主要是“蒙眼摸球”这一题型,这样安排的原因是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紧张展示教学,教学工具的需求也较为简单。例如,通过课堂示范教学的方式,蒙住摸球人的眼睛,让其在箱子中进行实践摸球,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有触感的感受到“可能性”的概念。进而回到教材当中,在做题这一块也能够理解出题者意图,回答的正确率也会得到提升。然而教材中这类习题的安排并不完美,其弊端在于场景简单,学生多次实践之后会感到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寻找新的题型,让学生对统计与概率这个内容充满好奇与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从中学习知识,教师才能够完成教学计划。

二、提升小学数学“可能性”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绝大多数的“可能性”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真实场景来进行教学模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获取,对于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模拟生活来进行教学也是更便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以及其知识水平来进行模拟场景的安排,一个生动有趣并充满活力新元素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数学潜能,投入于教师所营造的“可能性”课堂的教学氛围当中。比如,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关于“游戏公平性”判断的课堂,给出许多游戏的游戏规则,并适当进行几次游戏模拟,让学生亲身感受游戏的公平性,然后给出作答,并进行答案的检验。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独立思考。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课堂应当是在教师营造的充满活力以及乐趣的情境下展开的。学生们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独立思考,可以采取实践或者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作答。比如,在面对“圆盘转动的游戏”中,题目给出白色区域的面积大于黑色区域的面积,那么指针停留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会更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思考问题并进行讨论,并利用教学工具,让学生亲身实践于转盘的转动实验当中,学生们会发现,在转盘停止之前,指针停留的位置是不能确定的,在进行数次实验之后,随着转动次数的增加,学生发现指针停留在白色区域的次数更多,从而得出结论:指针停留在白色区域的可能性更大。在这个问题当中,教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之间积极讨论,学生根据实践和分析得出了正确答案,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背景资料。想要进行一项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必须对其背景进行了解和认识,才能从中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奥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时不时进行一些数学背景知识的穿插,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知道数学不只是公式,而是有历史故事的。这样的方式同样也适合进行“可能性”教学课堂中。比如,在讲解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时,可以寻找历史统计的天气预测情况这方面的课外资料;在讲解随机现象这一内容时,让通过投硬币这个案例来进行分析说明;讲解概率大小的计算问题时,可以寻找以往的彩票中奖号码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中奖率的计算。这些历史案例和课外资料都能够引起学生对于“可能性”概念的兴趣,能够更深层面的了解“可能性”的性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总结

总之,对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课堂的重视,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充满兴趣的进行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以上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的数学课堂提出了建议,教师若能够发现教学中的弊端,并进行改善,或多或少都能对学生、对课堂、对教师自身都有益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灵活变通,就能使小学生对于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掌握与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可能性概率教材
教材精读
概率统计中的决策问题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