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019-11-26 12:15⦿范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范 红

班级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理应实行“以人为本”,即班主任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从而保证班级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一、提高自身素质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在教育界人们也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而我认为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班主任的德才学识,关系到班集体建设的成败。一个心理不健康、观点偏激的班主任不可能带出一个符合人本管理要求的优秀班集体。一个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班主任,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学生的挚爱,待人处事的宽厚仁慈,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使整个班级充满朝气。班主任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学识水平,增强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同时,应勇于剖析自我,认识自我,从小事做起,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强化自律意识,端正职业态度,完善自身人格,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陶冶学生,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技巧。

二、重视情感沟通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是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班级人本化管理的重要策略,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决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以心换心的沟通,教师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效果。

尊重与欣赏学生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宽容、欣赏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需求的内容。“尊重”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人的这种渴望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安全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沟通的关键。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情感投入,最基本的环节是信任。如果信任出现问题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以信任为本的师生关系,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真诚的温暖与和谐,进而激发其强大的学习热情,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三、构建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良好的班级文化需要管理者的长期积累,在其中教师的榜样和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每一位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憧憬,对学习富有责任感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能自由畅通交流沟通的渠道,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时能齐心协力,学生能愉快地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说,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学生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级文化的折射。应该说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弘扬班级的正气,使班级人本化管理的效能最大化。教师要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班级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有文化,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不同的学生文化,要创造条件在认同班集体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个性文化的自由张扬,并使所有学生能形成宽容、接纳不同思想和人格的胸襟气度。

四、发挥自主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交往是对话、合作、沟通的关系,从而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在班级人本管理方面同样体现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自主性,使他们的思维、智慧“活”起来,实现有效互动。互动是生命情感教育中的亮点,它体现在师生、生生、群体之间的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全新的积极主动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育活动中达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帮助学生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过程的主人,教师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形成良好集体的重要途径,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为此在班级活动中需要改变活动方式,如活动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活动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学生活生生的需要、情感、意愿等教育主体,在活动组织中师生合作,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色分配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在有效互动中展开个体间竞赛、强化主体意识,自觉地做好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岗位。

五、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思想,是教育最高层次的目标。所周知,传统与创新存在反比关系,即传统愈强大,创造力愈小;传统愈弱,创造力愈旺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培养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除保留一定的传统外,应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新气象、新氛围,如推行竞选,提倡竞争上岗;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敢于向书本、老师“发难”,向传统、权威挑战;适度给学生加负,办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近新”尽力。

班级作为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社会组织,通过实施人本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即提高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所指:“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班级“四小怪”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班级英雄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