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施问题与对策

2019-11-26 12:15吴志远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周长数学知识探究

⦿吴志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引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强化数学趣味、增进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合理设计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新型课程形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增强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学做合一”理念,突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融合,鼓励学生从生活化问题中来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但在课堂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一)实践活动内容设置单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融入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体验数学课堂实践。很多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上,过于局限于课堂,多以题目导入来调动学生热情,并未很好的搭建综合实践活动体系,也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事实上,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可以是数学概念的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数学知识的推理探究,还可以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等多个层面。

(二)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从小学数学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设计来看,很多情况下未能体现活动目标、任务、内容等要素,使得实施过程形式化,偏离了学生实践性体验,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在活动设计上,可以适当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关联,拓展数学教学空间,挖掘相关教育资源,来启发学生想象力,增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缺乏生活性 小学生生活认知经验有限,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理解不够。因此,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对学生生活情境的搭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来探究数学内容,印证数学理论,启发学生从数学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认知力、思辨力。

(四)缺失有效的活动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教师单纯注重活动内容评价,忽视学生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评以及家长评价,使得评价陷入单一性。如在学习数学基本运算方法后,可以引入“零用钱使用计划”活动,让学生回到家里,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规划,并接受家长的评价,增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对策

(一)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实践活动的探究性 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如对于循环现象的观察,可以联系日出、钟表等展开;对于面积与采光量的计算,可以根据窗户大小来分析。数学实践活动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从动手实践中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如在学习“圆的知识”后,我们可以设置“确定起跑线”实践活动主题。引出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站位为什么没有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原因就是运动员跑一圈,不同赛道的周长不同,需要通过调整各自的站位来获得相同的比赛距离。同时,根据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来分别计算不同赛道的宽度、周长,探究两者的关系;要想保证每个运动员跑400米,就需要计算不同跑道的周长,以及各个站位之间相距多少米,由此来经过测量、计算、实践跑一跑,比一比,来实现课堂活动向操场活动的延伸,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全面发展,增强多元评价的激励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通过多元评价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激励学生参与数学探究,增强自我认知。如教师要根据活动实际,恰当运用语言、情感、肢体动作给予鼓励、赞扬,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激励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引入综合评价、多元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体现对学生学习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激励,用评价来促进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如在“周长的认识”活动实践中,由学生自带线绳,通过对图形、器物进行实际测量,来记录不同器物的周长,并说明周长的含义,最后以小组方式进行总结与交流,提炼关于周长的概念,也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动手的乐趣。教学评价的实施有助于深化教学反思,也让教师能够从中优化实践活动,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改进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方法,发挥实践活动的教学优势。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要正视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去做、开口去说、动脑去想,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
周长数学知识探究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