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设情境为抓手,提升小学习作教学效率

2019-11-26 18:31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叶水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乌龟习作想象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 叶水华

一直以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致力于提升小学习作教学效率的探索,有的从习作内容,有的从习作方法,有的从习作兴趣,还有的从习作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笔者围绕创设习作情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创设视听情境,培养学生生动表达能力

相比于冷冰冰、缺乏活力的板书教学,小学生对富有动感、直观生动的情境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动感的画面营造多彩的故事氛围,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尽快入情入境,为生动表达创设条件。但是,由于多媒体存在着技术操作容易,而内容制作大多缺乏原创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学生习作主题及习作要求等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要在习作指导的设计制作上下足功夫,比如写“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学生在课间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录制成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立体的视听刺激带领学生走入情境,为学生习作生动具体的表达提供媒介。

二、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写作素材以生活为基础,又是对生活的演绎和发散,因此,又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再现生活的层面,更应引导他们去主动参与,在“做”的过程中形成凝练生活素材的能力。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进行有意识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情境活动中实现与教师和同伴的充分接触。在高度的互动中从别人的语言和思想中吸取营养,进一步强化对生活的认知,领悟生活的乐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体验和所思所想忠实地表达出来,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有了活动体验及同伴之间的互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被唤醒,才不至于陷入“挤牙膏”式的写作模式,同时也能使学生的习作达到一定的思想认知水平。

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被各类特长班和补课班占据,课业压力很大,自由玩耍时间缺乏,进一步限制了他们主动参与课余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余主题活动,采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开展,既满足小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的实际需求,又能强化他们对活动主题的理解,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学生玩出水平、写出质量。

三、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在习作过程中,作文的“境”一般指的是境界,即文章能够呈现出的情况和达到的程度。学生要表达某种感情、传递某种思想,必须要把这种“境”说出来,写下来。“境”的描述是通过文字实现的,无论是华丽生动的文字,还是简洁精炼的文字,都是呈现境界的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脱口而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难以形成良好习作能力的。语文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空间,可以是就生活和自然中的某个图景,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故事,让学生一边观察(阅读),一边与同伴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从而进入一种思考和共鸣的境界,最终打开他们的话匣子,点亮思想火花,让表达因此而出彩。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创设特定情境,鼓励学生用语言刻画外貌,用文字描绘其内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小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浅层的阶段,但是通过情境创设培养他们说的能力,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比如,要求学生以“我最爱的小乌龟”写一篇作文,教师可以将几只乌龟带到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每组学生围绕一只小乌龟观察完后进行组内讨论,然后选出代表说出乌龟的特点。有的学生会从乌龟的脑袋上做文章,比如有三角形的脑袋,灵活透亮的小眼睛;有的学生会从龟壳上做文章,比如乌龟披着亮黑色盔甲,盔甲上面布满了六边形小格子,好似棋盘似的。总之,让学生在观察中“互相说”,在小组内交流,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说”,在互相启迪中能够认识事物或故事的特征,对提升他们的习作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四、创设联想情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使作文有血有肉。因此,创设情境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从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出发,努力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模式,鼓励他们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小学生作文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形式,必须能够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感受以及想象写出来,这样才能最终写出内容真实、感情细腻的作文。以“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情境创设逐渐摆脱“实物”阶段进入更高层次“想象”阶段的必由之路,是达成小学高效习作教学的关键。

比如,创设一个“假如我是……”的习作命题,让学生在一种想象的环境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挖掘内心潜藏的美好愿望。对每个学生而言,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不尽相同,这种想象的内容也就百花齐放了。此时,教师应该赋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将所思所想写出来。尽管学生的习作风格不一,有的风趣幽默,有的生动形象,有的抒情舒缓,但学生都能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展示真情实感。教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是在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想象能力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在习作中注入情感,为学生习作能力中最欠缺的情感要素埋下伏笔。

总之,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习作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感到棘手的难题,尽管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表现出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对于“枯燥乏味”的习作学习却难以提起兴趣。优化习作教学方法,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以他们愿意参与、乐意参与的形式,以创设情境为抓手,释放习作教学的魅力。创设情境能够让小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使他们的写作成为有源活水,能够释放小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为他们的写作插上想象与情感的一双翅膀,是达成高效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乌龟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乌龟
和乌龟赛跑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