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的原则

2019-12-02 14:09黄素晶
中学理科园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物理学史物理核心素养原则

黄素晶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原则及其意义。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物理学史;原则

引言

物理学的历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意义不单单是历史文化知识,而是知识背后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达到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针对物理教材及物理课堂的容量有限,物理学史的内容却多而杂,在这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既要体现物理学史的内涵,又要考虑与教材知识的关联,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接受能力,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要考虑下面几个原则。

1  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考虑融入的目的是什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融入,有哪些价值与意义,怎么融入才会自然顺畅不会那么突兀等等。同时在融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例如学生年龄段的认知与接受水平,对选取的内容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将具有较高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在讲授的同时凸显主干,脉络清晰。既要学生便于接受同时能给学生以各种启迪,避免因为物理学史的内容而将物理课堂变成历史课堂。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索回眸中引入伽利略是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 ],及其利用数学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推导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样使课堂比较顺畅,同时也让学生在物理学史中领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与思维,达到潜移默化提升自我科学态度与责任,意义深远,同时又便于实现学生从已有的比萨斜塔的典故中得到递进升华符合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易于接受达到课标要求。

2  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要注重历史内容的准确性及对学生的教育性的原则

物理学历史的内容融入高中物理课堂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及科学思维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在物理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引入物理学史需要有针对性的凸显某一些方面的教育意义,但不能因为凸显某一方面功能,而对物理学史毫无依据的拔高或进行贬低,对于课堂融入的部分史料应该是真实,准确,科学的。对于历史的真实性尊重就必须对科学定律、定理发现的背景重视,将知识与科学的背景结合起来讲授。例如在评判亚里士多德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 2 ],我们不能全盘否认人家的成就,我们要针对当时的历史时期结合他的观点进行辩证的看待,在继承前辈们的传承同时进行创新,正如牛顿说过:“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才看得比别人更远”。另外对于物理学历史的尊重,物理课堂不能只讲述物理发现的成功的正面的例子,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成功的瞬间比起漫长的研究过程只是短暂的刹那,失败的历程占据主流,也有其重要的意义。例如法拉第在发现磁生电的历程中经历多少次的失败,在失败中归纳、总结、改进,体现那种孜孜追求,对科学探索执着献身的精神,这与“成王败寇”的价值观不同。我们要还原科学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克服社会的那种“急功近利”对教育的不良影响,对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有促进作用,间接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3  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要注重物理学史对课堂内容的针对、实效性的原则[ 3 ]

高中物理课堂要重视课程内容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的推出与产生的历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融入物理学史的时候要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挑选,对与其有聯系的物理史料,进行删减、处理、转化,让物理学史和物理课程内容相互交融,达到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最终提高课堂的效益[ 4 ]。例如在讲授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知识的时候对光的本质的探索过程,就要有针对性挑选一些物理学家的探索历程、成就意义进行讲述,尤其是关键的发现历程拐点,理论的比较、矛盾之处,在碰撞中产生哪些典型的观点理论,而不是将那个时期的所有相关联的科学家,事迹,理论一窝蜂的都进行讲述。

4  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既要注重灵活多样同时也要体现以小见大自成体系的原则

高中物理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可以在课程的开始,或者讲授章节的导入的时候以及介绍物理重要内容的物理发展历史时。融入的内容可以是物理知识、规律、定理的发展历程重现、物理学家思维方式和物理科学方法的展示、比较等。课堂中可以对物理学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插入式图片讲述等,还可以在课堂多媒体中制作相关物理学史的阅读,图文并茂,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的经历,完善自我多维度的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有限的时间和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反馈出当时科学的景况。例如,鲁科版高中教材就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作为独立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中采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索过程以资料分析的方式,展示了这一个物理发现的时代背景以及大致的过程,突出体现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物理现象的研究过程,然后让学生从他采用的科学方法、思维、设备改进的角度去体会当时科学家的智慧,领悟科学家的精神[ 5 ],这样的一个物理学史的融入可以以小见大让学生在一个物理学史的典例中,体会分析前人的科学思维、探究方法,潜移默化,关注科学发展的时代性,领悟科学进步与社会的需求,间接提升自我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继而促进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5  结语

综上论述了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物理学史的主要原则,当然在实践中要将物理学史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容易,过程是艰辛的,但我们应该要看到艰辛的背后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一起挖掘物理学史这个宝藏库,探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活水源头[ 6 ]。

参考文献:

[1]张晓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策略——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1).

[2] 王春娟.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中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育科研,2018(7).

[3]龚文亮.论“限时讲授”的局限性[J].考试周刊,2014(11).

[4] 陆良荣.渗透物理学史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物理教师,2017(6),

[5] 郑志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建设[J].物理教学探讨,2016(3).

[6]范旺.利用物理学史培养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

猜你喜欢
物理学史物理核心素养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物理学史的模式探讨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