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林下油用牡丹栽培与幼龄期管理关键技术

2019-12-08 10:11谢国权黄士文易雪平周勤明胡国荣徐绍清
园艺与种苗 2019年3期
关键词:油用园地牡丹

谢国权,黄士文,易雪平,周勤明,胡国荣,徐绍清*

(1.慈溪市横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浙江慈溪315318;2.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3.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慈溪315300;4.慈溪市国荣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浙江慈溪315318)

油用牡丹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 芍药属(Paeonia)植物,是含油量高且油料供食用的一个类群,首先由赵孝庆于1997 年开发而成[1-3]。油用牡丹以其适应性强,一年种植、多年受益,出油率高、营养丰富,牡丹油具药用价值,以及“丹皮”的药用价值、花的观赏和抑菌价值、叶的补肾功效,栽植生态效益明显等特点[4],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1 年牡丹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食用油[5]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发展油用牡丹的热潮[6-8]。油用牡丹产业在南方地区的云南、湖南以及浙江衢州等地也有大力发展[9-11]。目前对油用牡丹的栽培技术、间种套作模式的研究颇有成效[12-16]。2014 年,浙江慈溪试种了油用牡丹,并于2016—2017 年进行了规模引种,经过几年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已有少量挂果。笔者对林下栽培油用牡丹的幼龄期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供相关地区引种时参考。

1 建园

1.1 品种选择

选用凤丹牡丹(P. ostii)、紫斑牡丹(P. rockii)等2~3 年生实生苗,从山东菏泽调苗。其中凤丹牡丹的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结实多、出油率高,作为主栽品种。

1.2 地段选择

慈溪市地处浙东沿海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丘陵、平原和海涂,适合多种林木和作物生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市)。在丘陵区,选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良好、水源方便的缓坡、浅谷疏林下、林缘栽植油用牡丹。其土壤通常为红壤类的黄红壤亚类,土质为壤土,郁闭度在0.6 以下。林木过密的地段合理间伐部分不良乔木,并清除灌木、杂竹、高大杂草和藤蔓。

1.3 栽植季节

在秋季下栽,即在北方油用牡丹即将落叶的9月下旬至10 月下旬。南方此时下栽,因温度尚较高,利于油用牡丹根部伤口愈合。

1.4 栽植密度

通常栽植株行距为(0.4~0.5)m×(1.0~1.2)m,宜根据地形灵活掌握。

1.5 挖定植穴

油用牡丹定植穴要大而深,深度30~35 cm,大小适宜。

1.6 栽前准备

标定种植行,刈割柴草,清理树根与大石块,挖种植穴。穴底施以腐熟饼肥0.5 kg/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g/穴。饼肥施用前,与辛硫磷颗粒剂(折合3~5 g/穴)混合,并与多菌灵粉剂(折合2~3 g/穴)的稀释液充分拌匀,主要预防蛴螬(Scarabaeidea)、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白蚁(Termitidae)等害虫和根腐病(Fusarium solani)等病害。对苗木进行根须修剪。以福美双等防病药液泡根5~10 min,或以0.1%KMnO4溶液整株消毒,略经晾干后,待种。为提高成活率与生长势,定植前用100 mg/kg 生根剂浸根,可促进伤口愈合、新根生成。下栽总原则为“深挖穴,浅栽苗”。

1.7 栽植

对油用牡丹苗木进行分级后,分别集中栽植,可显著提高管理功效,并促进苗木健康生长。下栽时,壮苗1 株/穴,瘦弱苗2 株/穴(2 株苗不要紧靠,而应适当分开,以便全部成活后各自有较好的生长空间)。舒展根系,边填土边提苗,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要先填表土,后用心土。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露出种植墩面2 cm 左右为度。栽苗后的种植墩要略呈馒头形,高出平地面10~15 cm。

1.8 栽后保护

栽后浇1 次定根水,渗水后扶正倾斜苗木,接着在种植墩面铺上枯草和柴叶,其目的一是给土壤保墒,二是冬季防冻。

2 园地管理

2.1 土肥水管理

2.1.1 肥料管理。油用牡丹栽植后第1 个生长年,不追肥。第2 个生长年开始,每年追肥2 次,即第1 次在春分至清明前后,施用三元复合肥10~20 g/穴;第2 次在入冬前,在第1 次肥料用量的基础上,再施以腐熟饼肥0.1~0.2 kg/穴。随着树龄的增大和油用牡丹的开花结籽而每次适当增加用肥量,并在开花后10~20 d,增施1 次三元复合肥30~50 g/株(穴),促进果实良好发育。复合肥通常穴施。若撒施,则在施用后要适当覆土,防止肥料损失。同时,化肥施用时,不要靠近植株,以免产生肥害。每次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0.2%~0.3% KH2PO4溶液或果用、蔬菜用叶面肥。

2.1.2 水分管理。春雨、梅雨、秋雨及雷雨、台风雨影响季节,注意园地排水。干旱季节,宜在晚上土温明显下降后灌溉,否则肉质根易受损伤,次日清晨排除多余积水。

2.1.3 土壤酸碱度管理。南方丘陵土壤有酸化现象,一般pH 5.0~6.5。而油用牡丹最适于微酸性、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故要采取措施调节其酸碱度。一般每年以生石灰(CaO)450~600 kg/hm2撒施园地加以调节。

2.2 地面管理

主要是砍柴除草。每年削草3 次:清明后清除嫩柴并中耕除草,入“梅”前浅耕削草,秋季落叶前砍柴削草。

2.3 光照管理

2.3.1 遮阴。园地保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油用牡丹苗。特别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对强光无遮挡的植株,在侧向插树枝,以抵消部分光照,保护苗木。

2.3.2 合理清理上层林木。生长季,上层林木对油用牡丹遮光太多的地段,砍除部分遮阴林木植株或部分遮阴树枝,并继续保留一部分林木。这样,可达到上层空间起挡风、挡雨和适度蔽荫作用,下层又可防止霜冻和水分过多损耗,均有利于油用牡丹生长。

2.4 病虫防治

2.4.1 清园。入冬前,将油用牡丹落叶清理出园地,并集中销毁;并以3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油用牡丹植株及地面,进行消毒,以减少次年病虫发生基数。

2.4.2 生长季喷药。在整个生长季节(开花季节以及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除外),视天气情况,每隔10~20 d 喷洒1 次农药,以预防根腐病、灰霉病(Botrytis paeoniae)、叶斑病等病害为主(干热天气易引发叶斑病,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灰霉病,阴雨天气土壤过于湿润易引发根腐病),兼治蚜虫(Aphididae)、金龟子等害虫。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量式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以及辛硫磷、敌百虫等杀虫剂,交替用药,以常规浓度喷布。油用牡丹植株与园地均要喷到药液。

3 整形修剪

栽后第1 春,油用牡丹萌芽后,剪去枯枝、细弱枝,将过长枝短截至壮芽上方。第2 个生长季萌芽后,剪去枯枝、瘦弱枝。若有花蕾,则每枝保留花蕾1 个,个别强壮枝可保留2 个,其余全部剪除。

对挂果植株,已经结过果的老枝,在冬剪时短截或“回缩”复壮,保持株型整齐;萌芽后,及时疏除过密枝条、侧芽,留强去弱,保持通风透光,促进旺盛生长;对弱枝,摘掉花蕾和部分残花,以节约养分;对瘦弱枝、病虫枝、枯枝、残叶,冬剪时剪除;对拖地枝,视情况短截或删除。枝条数量控制:至投产期每株保留健壮结果枝10~15 条,共挂果20 个左右。

剪除的枝叶,宜清理出油用牡丹园,集中销毁。

4 幼龄期套作

建园造林后前几年,由于油用牡丹植株小,空旷地段较多,可采取套作蔬菜、药材等作物,“以耕代抚”,如大豆(Glycine max)、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青 菜(Brassica chinensis)、大 蒜(Allium sativum)、马兰(Kalimeris indica)、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等。在进行农艺操作时,注意勿伤及油用牡丹根、茎,尤其是芽。禁止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5 种子采收

油用牡丹栽培3 年左右,便可结少量果实。通常在7—8 月,当蓇葖果即将开裂时或者略有开裂且种子颜色转为黑色时采下,晾干、脱粒后,用编织袋、布袋等盛装保存。达经济产量时可供榨油。

猜你喜欢
油用园地牡丹
光伏支架对油用牡丹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洛阳牡丹》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园地再现
赏牡丹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南国牡丹
绿牡丹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