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林分结构调整分析

2019-12-08 10:11黄健韬
园艺与种苗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平市混交林林农

黄健韬

(南平市林业局,福建南平353000)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中国竹乡,也是我国南部的重点林区。全市国土面积263.09 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17.17 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05.2 万hm2,约占全省的1/4。全市用材林面积100.26 万hm2;竹林面积40.63 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39.05 万hm2(立竹量10.6 亿株);经济林16.75 万hm2。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55.59 万hm2,其中国家级40.12 万hm2、省级15.47 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77.99%,居全省第2;森林蓄积量1.68 亿m3,居全省第1。全市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个(武夷山、延平茫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 个(邵武将石、建瓯万木林、松溪白马山、武夷山黄龙岩、顺昌七台山);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6 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 个(武夷山、浦城匡山、武夷天池)。现有3 个“中国竹子之乡”,分别是建瓯市、顺昌县、武夷山市;2 个特色竹乡,分别是建阳区、光泽县;2 个油茶之乡,分别是浦城县、顺昌县;1 个无患子之乡,即顺昌县。全国4 个“锥栗之乡”,我市有3 个,分别是建瓯市、政和县、建阳区。此外,顺昌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浦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丹桂之乡”,延平区是“中国百合之乡”。

1 南平市林权改革现状及成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在造林经营中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可持续经营的倾向,造成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南平市把优化林分结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良种选育、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科学培育等措施,积极引导广大林农营造阔叶树及其混交林。2000—2010 年全市造林24.01 万hm2,其中阔叶树及其混交林5.07 万hm2,占同期造林总面积的21.13%。2011—2017 年全市造林21.14 万hm2,其中阔叶树及其混交林面积7.75 万hm2,占同期造林面积的36.65%,尤其是2015 年和2016 年,阔叶树及其混交林造林比例均超过40%。

1.1 夯实种苗基础

南平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推进乡土阔叶树良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打好优化林分结构的种苗繁育基础。全市建立闽楠、木荷、红楠等乡土阔叶树母树林157.87 hm2,建设光皮桦、乳源木莲、红楠等乡土阔叶树初级种子园129.8 hm2,建立红楠、米槠、闽楠等乡土阔叶树采种基地面积328.4 hm2。2011—2016 年,全市乡土阔叶树育苗200.3 hm2,培育乡土阔叶树苗木6 548.2 万株,分别占同期全市林木种苗育苗面积和林木育苗总量的34.2%和15.7%。建阳林业局的鑫绿苗圃是我省最大的南方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培育浙江楠、闽楠、红豆杉等珍贵树种2 年生苗25 万株、大规格容器苗10 万株,近年来共销售苗木近90 万株,收入530 万元。目前该基地正着手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让基地里的珍贵苗木能够销往全国各地。

1.2 资金补助扶持

积极争取福建省的支持,加大珍贵用材树种造林的扶持力度,2013—2017 年,我市获得省级财政补助3 535 万元,营造珍贵用材树种基地面积4 700 hm2。同时,各县(市、区)林业局还相应制订扶持政策,推进珍贵及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和重点生态区位营造阔叶树。建瓯市对重点生态区位营造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纯林补助13 500 元/ hm2,营造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补助9 000 元/ hm2,珍贵阔叶树苗木由林业局统一配送并补助1 500 元/hm2。2015—2016 年,建瓯市林业局共计供应苗木154.7 万株,支付苗木补助224.3万元,营造珍贵及乡土阔叶树8 867 hm2。2013 年以来,建阳区对闽楠、浙江楠等珍贵用材树种造林实行优惠扶持政策,林农购苗款给予全额补助,2013—2016 年全区共营造珍贵用材树种1 173 hm2。

1.3 典型示范带动

2011 年,市林业局要求每个县(市、区)和乡(镇)分别营造1 片及以上面积超过6.67 hm2的阔叶树混交造林示范片,当年全市共建立阔叶树混交造林示范片248 片,面积达到2 533 hm2。自此以后,市林业局每年都安排补助资金,通过营造示范片推动乡土阔叶树造林。同时要求国有林业单位在每年的造林更新中必须营造针阔混交林,当好优化林分结构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近年来,市属18 个国有林场阔叶树混交林造林保持较高比例,2014—2017 年营造阔叶树混交林2 117.5 hm2,占同期造林面积的82.2%,为全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这18 个国有林场经营区面积达6.69 万hm2,其中针叶树纯林1.78 万hm2、针阔混交林4.91 万hm2,针阔混交林比例达73.4%。

1.4 转变造林方式

转变传统造林方式,注重科学经营,着力提高阔叶树的比重。顺昌县国有林场2004 年开展不炼山造林试点,2010 年开始在全县推广,2012 年出台采伐迹地保留阔叶树、实行不炼山造林的扶持政策,对采伐迹地上胸径5 cm 以上的散生阔叶树给予保护。截止2015 年,顺昌县实施不炼山造林面积累计达7 200 hm2,面积2 133.3 hm2的伐区共保留阔叶树蓄积3.1 万m3,平均保留阔叶树蓄积14.4 m3/hm2。2016 年顺昌县不炼山造林面积达533.33 hm2,占全县植树造林面积的46%。2015 年开始,在总结顺昌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全面推广保留阔叶树、实行不炼山耙带造林的做法,要求市属国有林场率先垂范。2年来,我市不炼山造林面积达4 000 hm2,省林业厅对此充分肯定并推广,还给予3 000 元/hm2的补助。

1.5 加强生态林保护

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生态林三级管理制度。即对列入一级保护的生态林,严禁一切形式的采伐;对列入二、三级保护的生态林,采取限伐,只可进行必要的抚育性和更新性采伐,伐后要套种绿化树种、珍贵树种或阔叶树,改造针叶林为针阔混交复层林。同时,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严禁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规定,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格禁止将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

2 南平市林权改革存在问题

2.1 历史原因导致目前林分结构较差

南平地处山区,采伐木材的收入曾经是地方财政、乡村集体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差别地砍伐了各种木材(包含大量阔叶林)用于生产建设,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1996 年木材市场完全开放后,人们生产生活和国家基础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猛增,连续十余年每年采伐200 万~300 万m3木材资源,而且我市一度存在许多低端粗放型的木材加工企业,加上发展食用菌和烤烟产业,都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特别是阔叶树资源。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市过去林木资源培育长期以杉木、马尾松等速生针叶树种为主,大面积种植人工针叶纯林,忽视了乡土阔叶树种的培育。

2.2 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矛盾突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分散到千家万户,造林由林农自主决定。在资源培育上,与营造杉木纯林相比,乡土阔叶树种苗木价格较贵、生长较慢、轮伐期较长、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上林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相对薄弱,更愿意营造经济效益高、经营成本低的杉木纯林,趋向于追求简单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林业部门则希望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通过补助等方式鼓励林农种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营造阔叶纯林和混交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多数林农仍然对营造阔叶树不感兴趣,即便营造了针阔混交林,阔叶树所占的比例也较低,大多在30%以下,因此矛盾依然突出,树种结构也依然不够合理。

3 南平市林分结构调整对策

3.1 推进林分收储,促进树种结构调整

贯彻落实《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铁、高速公路及303 快速通道、轻轨沿线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强指导协调,推动绿发集团和县(市、区)抓紧成立市级、县级林业收储机构,通过“赎买、置换、租赁、补助”等各种方式,对高铁、高速公路及303 快速通道、轻轨沿线重点生态区位的一重山商品林开展林业收储工作,并对收储林分通过修复补植实行树种结构优化。从2017 年开始,各县(市、区)每年完成林业收储面积不少于66.67 hm2,持之以恒地开展4 年,力争到2020 年全市林业收储面积达到2 666.67 hm2。

3.2 实施景观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空间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选择楠木、枫香、黄山栾树、银杏等珍贵或季相变化明显的乡土阔叶树容器苗,以绿化为主、彩化为辅,坚决抓好高铁、高速公路及303 快速通道、轻轨沿线两侧的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建设。2018 年11 月底前,完成造林绿化作业设计;2019 年2 月底前,完成造林地准备和林木种苗采购;2019 年4 月底前,完成造林或种植任务,并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工作,力争一年完成、两年扫尾、三年见成效。建阳、顺昌、政和等县的林业局苗圃和卫闽、水西2 个国有林场培育黄山栾树一年生容器袋苗木25 万株、两年生容器袋苗木14 万株。

3.3 科学种植培育,推进树种结构优化

(1)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特别是利用省级财政珍贵用材树种造林项目资金,扎实建设珍贵用材树种基地。

(2)将森林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相结合,开展现有针叶林林下套种阔叶树,拓展立面发展空间,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

(3)推广林木主伐保留阔叶树、实行不炼山耙带造林做法,幼林抚育注意保留阔叶树幼树幼苗,既有利于树种结构调整,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功能。

(4)引导林农在竹林抚育期间保留深根性的阔叶树种,并在机耕路两旁、灌溉蓄水池周围、毛竹林林缘及山岗顶部套种枫香、木荷、酸枣等深根性阔叶树,培育竹阔混交林,优化竹林结构。

(5)结合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进一步增强森林防护功能,增加阔叶树面积,调整优化林分结构。

3.4 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生态林质量

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严禁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规定,严格落实生态林三级管理和生态林管护责任制度,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同时积极向上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呼吁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使林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逐步得到补偿。

猜你喜欢
南平市混交林林农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我的“七岁妈妈”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农的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