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56例诊治分析

2019-12-10 07:15杨义明
云南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肠梗阻

杨义明,张 媛

(德宏州人民医院 普外科,云南 芒市 678400)

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发病急骤,诊断有时较为困难,如出现肠坏死,会增加处理难度,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才能提高患者预后。我科2012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56例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7岁,既往有过腹部手术史34例;肠粘连绞窄36例,继发性肠套叠7例,闭孔疝绞窄7例,乙状结肠扭转3例,系膜裂孔疝2例,小肠系膜扭转1例。

二、临床表现 全组均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发病后到我院就诊时间为6h~5d;有呕吐47例,腹部可见肠型27例,有腹膜炎体征25例。

三、辅助检查 全组行B超检查47例,B超发现腹部肿块(同心圆征及肠型肿块)5例;腹部CT检查56例,均显示有不同程度肠管扩张及积气积液,发现肠套叠肿块7例(同心圆征肿块)、闭孔管外肌与耻骨肌间囊性圆形低密度影征像7例、肠系膜漩涡征3例、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例;诊断性腹穿51例,穿刺抽出黄色清亮液体12例,抽出黄色混浊液体9例,抽出暗红色血性液23例,腹穿阴性7例。

四、诊断情况 术前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术前诊断为闭孔疝7例,肠套叠7例,其余42例,拟诊机械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手术确诊。

五、手术情况 单纯行肠粘连及索带松解术20例,松解后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16例;右半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后,回肠造瘘3例,一期回肠横结肠吻合1例;乙状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3例及乙状结肠扭转3例,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造瘘6例,绞窄性闭孔疝7例及绞窄性系膜裂孔疝2例,松解复位后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9例,1例小肠系膜扭转致全小肠坏死,术中家属放弃给患者进一步手术治疗。

六、治疗结果 本组51例痊愈或好转出院(其中有6例造瘘患者3月~6月后返院还瘘,3例造瘘患者因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未行还纳),4例有肠坏死患者,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中家属放弃进一步手术,自动出院后当天死亡。

讨 论 一、临床特点 1.粘连性肠梗阻绞窄多因进食难消化食物诱发;其余病例无明显诱因;2.该病发作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多为急性起病,程度多较剧烈,开始可为阵发性绞痛,之后腹痛为持续性钝痛,止痛处理腹痛无缓解,特别是突发腹部剧烈疼痛,患者不敢平卧而采取胸膝卧位或蜷曲侧卧位者应引起重视[1];3.患者发病初期,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软,肠鸣音活跃,有时可见到肠型,随着病情进展,有些病例可触及到有压痛的孤立肠袢及包块,如果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多有肠坏死、肠穿孔情况;4.该类疾病如果及时手术,肠管如无器质性病变,肠管无坏死时,手术则相对简单。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又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

二、诊断要点 1.患者如果早期出现休克或抗休克治疗效果不明显,及有明显全身炎性反应,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加,腹痛剧烈,呈持续性,止痛处理腹痛无缓解,需警惕此病可能[2],查体如果触及到孤立肠袢,或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需考虑病情已进展,可能有肠坏死、肠穿孔情况;2.CT对是否存在梗阻、梗阻的部位及原因、及有无绞窄的判断上都有较高的价值,腹部CT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小肠和结肠有无扩张,积气积液的程度,通过对肠管逐层追踪,可以发现梗阻部位,对闭孔疝、肠套叠可以确诊;绞窄性肠梗阻最敏感的CT征象为“鸟嘴征”,为扩张肠管骤然变窄呈鸟嘴样改变,扩张肠袢壁增厚、肠壁内缘模糊、附属系膜血管扩张、“漩涡征”、闭袢均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见CT征象[3]。本组56例均行CT检查,发现肠套叠肿块7例(同心圆征肿块)、闭孔管外肌与耻骨肌间囊性圆形低密度影征像7例、肠系膜漩涡征3例、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例;其余病例均提示有肠梗阻征象;3.诊断性腹腔穿刺对该病的诊断帮助很大,如抽出暗红色血性液或黄色混浊液体,多有肠坏死及肠穿孔。

三、手术时机 1.如患者诊断已明确为闭孔疝绞窄,及肠扭转,肠套叠,急诊手术探查;如果诊断不明确,但查体能触及到孤立肠袢,或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或患者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性液或黄色混浊液体者,则亦尽快急诊手术探查;2.经正规系统保守治疗2~3d无效的肠梗阻,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者,亦建议手术探查,争取在肠管坏死之前解除梗阻原因。

四、手术方式 1.探查腹腔,明确肠梗阻原因后,给予解除梗阻,行肠粘连松解、内疝松解、肠套叠复位、肠扭转复位后,首先判断肠管有无坏死,如肠管颜色恢复为淡红色、蠕动恢复、有张力,及相应系膜血管有搏动,则可判断肠管无坏死,反之则判断肠管坏死;对于肠管活力判断有困难的患者,应将可疑坏死的肠袢切除,保证保留的肠管的活力[4];2.如果有肠坏死或肠管有肿瘤,行肠切除后,根据肠管局部和病人全身情况决定是一期吻合,还是近端肠管造口、远端封闭、二期造口回纳,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结合本组资料,本人有以下体会:如为小肠梗阻,解除梗阻后,如肠管有坏死或肠管有病变,则切除该段肠管后,可行肠管一期吻合;如为右半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或左半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若患者全身情况差、腹腔有污染、肠管水肿、炎症较重,则主张分期手术[5];本组仅1例右半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发病10余小时即行手术,肠管无明显水肿,给予均切除病灶后,一期吻合,其余右半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3例,及乙状结肠肿瘤继发肠套叠3例及乙状结肠扭转3例,切除病灶后,均行肠造瘘术,术后恢复可。

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进展迅速,如没有及时手术,将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从而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和全身中毒,导致患者死亡[6]。所以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做出准确的诊断,手术时机宁早勿晚,在肠管未坏死前,及时手术,才能提高治愈率。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误吞了枣核咋办?协和医生都慌了!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