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统一

2019-12-16 17:44
黄河之声 2019年22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二胡

刘 敏

(江苏女子民族乐团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2)

二胡演奏技术与情感的统一,是对二胡艺术的完美呈现。建国以后,二胡演奏技巧日益丰富,创作手法和题材日益更新和扩充,出现大量的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二胡曲目。如,刘文金创作的《豫北叙事曲》、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张小峰创作的叙事曲《新婚别》、赵震霄、鲁曰融编曲的《秦腔主题随想曲》,以及《山村新歌》、《喜送公粮》、《三门峡畅想曲》、《江河水》、《奔驰在千里草原》、《赛马》、《山乡邮递员》等二胡作品,把二胡的演奏技术与情感的统一性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一、二胡演奏技巧与情感统一的本质

艺术的核心是“美”,音乐的核心当然也是“美”。我要说:“美”的核心是“情”。音乐的功能是抒情。因为音乐能轻易地表达人的各种思维感情,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既是自发的,又是互动的。所以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和普及率非常高。早在7000多年以前,可以说是“人之初”吧,人类就有了像样的乐器——骨笛(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有音孔,能正确吹出五声音阶。我们的祖先用它来表现祈求、渴望、憧憬、爱情。用它表达欢喜、哀伤,用它来抒发一切情绪。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音乐艺术的核心就是“美”——生活的美化、景物的美化、动的美化、静的美化等,从总体上看还是音乐所表达感情的美化。喜爱音乐,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是两回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喜爱音乐、不同程度地理解音乐。但是做音乐、做音乐人就不容易了,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学习、体验和磨炼的过程。搞音乐的人是很艰苦的,需要下常人所不及的很大的工夫。钢琴家、小提琴家、二胡演奏家都是这样,早起晚睡,废寝忘食。每天都要练功六七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学问和技术是“磨”出来的,所谓“三分教七分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严格的技巧保证,是为完美的演奏艺术情感服务的。二胡上的基本技术,规范化的技术,保证了演奏艺术的相对完美,保证了演奏艺术情感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如二胡演奏的措弦法,按弦指在琴弦上,短距离的上下移动,也可以达到揉弦的效果。这种揉弦法在京胡上用得较多。其实,滚动揉弦法里面也有压弦的效果,指尖向下滚动时力度会大一点,向上滚动时力度会小一点,力度一大一小,琴弦会随之一紧一松,因为没有指板,琴弦没有依托,只能是这样的效果。小指力量单薄,又兼短小。属于它的音符需要揉弦时,一般都用压弦。揉弦是演奏中的一种技巧,并不是乐曲的每一个音都去用它。用的时候也有力度的大小、频率快慢等区别。技巧运用得当,在情感上就会达到悠然自得,乃至激情荡漾的效果。

二、二胡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二胡演奏是由“音”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的审美情感的,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演奏技术是完成二胡艺术演奏的前提,真切到位的情感意境是提升二胡艺术魅力的保障。我们以阿炳《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这3首传世的二胡独奏曲为例。

在公众场合卖艺和献艺过程中,阿炳演奏的大部分是民歌、民歌变奏曲和自己创作的“小品”之类的乐曲。这些曲子短小活泼、愉快、诙谐,能调剂听众的胃口。短小,则可以节约时间;愉快而诙谐,可以让听众开心,以赢得较多的施舍。只是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如开明士绅的郑重邀请或回家后的安静时刻,阿炳才会演奏自己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以应盛情,以慰身心。其中也包括《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这3首传世的二胡独奏曲。这3首独奏曲风格各异,涵盖了阿炳全部的思想品格,应该是阿炳精心选择后留下来的。就总体而言,《二泉映月》表现的是“爱”,《听松》表现的是“恨”,《寒春风曲》表现的是“雅”。“爱”也好,“恨”也好,“雅”也好,都带有一点悲壮色彩,这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所造成的。其实,悲壮之美也是最能永恒、最能持久的。

《寒春风曲》的整个演奏风格和音乐气氛,和《听松》及《二泉映月》有很大区别。《听松》和《二泉映月》,激动和情绪化的句子较多,《寒春风曲》可以说是四平八稳、娓娓道来,像春天的小溪流过原野,曲折而平静。像白云飘过蓝天,散散漫漫……整首乐曲是心平气和、知人达命、泰然处之的思想情绪。由于病体日沉,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有一种看破红尘、安贫乐道、宿命归隐、归本还原的倾向。

《寒春风曲》也附带一点好似消极的情绪,阿炳的眼睛是因病毒和炎症,后天失明的,病痛和流泪时而折磨着他,年龄越大病情越甚。中年之后又患上了肺癆,加之整日地颠沛流离,衣食无着,这样,再刚强的人也会时而有消沉情绪。

还是像莫扎特说的那样:“我的舌尖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但是我的作品还是光明的、快乐的。”

阿炳在最后的日子里,已经没有力量带给人们快乐。只带给了怡静、平和和文雅。这就是《寒春风曲》。

《寒春风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向听者打个招呼——演奏开始了。也像是戏曲舞台上的“叫板”,也可解释为一声叹息。紧接着就“吐露”出一句优雅圆浑的句子。这一句的整体力度偏强,弱起。由弱转强,在圆润优美上进行情感的表达。

就整体结构而言,1-4小节是“引子”、4-18小节是第一段、18-35小节是第二段、35-47小节是第三段、47-76小节是第四段、76-93小节是第五段,再下面就是结尾部分。

《寒春风曲》段落之间的衔接比较紧密,而且每一个段落开头的音符都是弱拍,甚至于是后半拍。各段落和乐句之间少有空隙,有点要急于表白而又理不断说不清的意味。因而每个“段”的容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把《寒春风曲》看作阿炳先生的自述,看作“内心独白”。不只是生活遭遇的内心独白,主要是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内心独白。在“独白”的过程中,内心是平静的、温和的、有自觉自抑能力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阿炳先生也没有忘记追求音乐之美。这是一首表现内心坎坷而又温文尔雅的曲子。

时代进步了,人心也有些浮躁,在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阿炳彼时彼地的内心的!从93小节的后半部分到100小节,是全曲的结束,阿炳先生用迂回婉转、抑扬顿挫的音乐语言,暗含着光明和希望。给我们留下了又一个优美俊雅的尾声。

根据《寒春风曲》的主题思想和阿炳先生的创作心态,在演奏技巧上是多一点雅气、少一点大气;多一点柔和、少一点强硬;多一点随和、少一点矛盾;多一点细腻、少一点奔放。《二泉》和《听松》的演奏风格是“放”,《寒春风曲》是“收”和“敛”。这在技巧与情感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效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阿炳在《寒春风曲》中所要表现的,完全是他思想性格的另一个侧面——温文尔雅、知人达命的一面。所以,他一改以往的那种刚劲豪放、大起大落的创作风格和演奏风格。我们在演奏分寸的掌控上,应纵横有度、适可而止。做到既掌握乐曲气氛,又演奏出阿炳的音乐之美。

三、结语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有情感的,是和演奏者血脉相通的。在掌握二胡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要多从音乐思想、音乐内涵、音乐情感等理论上下工夫。二胡演奏艺术不仅要求演奏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演奏技巧,还要求演奏者能够深刻的领悟到乐曲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弹出高水平的,动人心弦的曲子。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
张帮主
张帮主
一把二胡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