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转变育人方式的有效途径

2019-12-16 08:11杨国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普通高中研究性

杨国金

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规定研究性学习“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必修课程。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研究性学习6学分,学生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活动形式以考察探究为主”。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与传统学科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传统学科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过于注重课堂学习,过于注重学科本位,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跨学科学习方式,经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等体验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改进传统学科课程的学习,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

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师生深刻领会国家要求,落细落实准确实施。黄冈中学基于本校实际,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进行了系统探索,建立了基本规范,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注重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对研究性学习的地位、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師、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开展了系统培训,较好突破了传统学科本位的课程认识藩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注重统筹,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各年级、各学科育人目标,理顺研究性学习各环节内容,整合校内外各种力量,加强各类育人阵地建设,着力纠正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倾向。三是构建体系,保障课程落地。根据国家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加强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探索研究性学习结果运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与时俱进,拓展课程内容。整合开发“时政话题研讨”等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动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探索领悟,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已实施多年,但依然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何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意义,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规避传统学科课程实施的路径依赖,如何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科学评价,如何恰当使用研究性学习成果,如何在高考内容形式改革中体现研究性学习要求,如何保障研究性学习常态有效开展,还需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师生积极探索、深入思考。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普通高中研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