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性学习真实地发生

2019-12-16 08:11鄢志勇周小益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开题黄冈教案

鄢志勇 周小益

2019年暑假,对于黄冈中学高二(7)班的包琳灿来说,终生难忘,她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设计调查问卷做课题,第一次深入农村走访留守儿童,第一次访问陌生的社会人士,第一次学做数据分析……稚嫩的目光第一次以研究的视角投向身边的社会,独立探究书本之外的世界。

这个暑假,包琳灿和另外七名课题组成员,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执行了课题《黄冈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游戏成瘾问题的调查》。“心灵深受震撼,意志也得到了磨炼。”这名皮肤白皙、看上去像个“乖乖女”的16岁女孩认真地说。

受到考验和磨炼的不只是包琳灿。2019年的暑假,黄冈中学高二年级的940名同学都经历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像样的“研究生活”。

“成果非常丰硕。”校长何兰田自豪地说,“今年6月底前,我校已有85个具备成熟方案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完成了课题库建设;到10月下旬,已顺利结题一批课题,拥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对于研究性学习这门国家必修课程,师生在思想认识上受到了洗礼,眼界得到了拓展,经验得到了积累,素质得到了提升。”

研究性学习并非新鲜事物,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多数学校都没能贯彻落实。当它在黄冈中学大面积地真实发生,人们或许会禁不住问:为什么是黄冈中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 破题:从校园到社会,把问题变课题,让学习回归生活本质

10月10日,黄冈中学组织了11个课题的答辩试点活动。面对7位评委老师和众多同学,包琳灿和她的伙伴们率先进行了答辩。展示过程思路清晰,汇报资料翔实有序,实地调查不仅涵盖了普遍性的问卷调查也收集了个人访谈和特别案例。面对评委老师的提问,组员们从容应答,有理有据,获得了一致好评。

“这个课题的成功,首先得益于题目吸引人,我们小组全体成员都对这个研究话题很感兴趣。”包琳灿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钻研下去的动力。”高二年级主任吴继武表示,“确定课题,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作为黄冈中学整体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人物,吴继武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对课题的选择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基于兴趣、源于生活、指向现实和具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易观察、较常见的现象与问题,最好对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这样,研究才接地气,才有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吴继武说。

问题导向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有效思路。那么,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又到哪去找呢?

黄冈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核心成员、高二物理教师陈剑对此做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和盘点:一是从细节着眼观察日常生活现象,比如网瘾问题、睡眠质量调查等;二是从已有概念迁移到学科领域,如光电、基因工程、高铁、航天、人工智能等;三是从社会热点观照民生冷暖,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等;四是从自然环境入手关注美丽家园,如美丽乡村建设、民俗文化考察、农业与农村发展调查等。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源于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适宜转化为课题。”陈剑介绍,黄冈中学的经验是,判断一个问题能否转化为课题,一要看是否科学,二要看可操作性如何,三要符合探究式、项目化、社会化和跨学科等原则。“注重探索研究、项目化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注重关注社会民生,将目光投向课外,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社会、自然和生活。”

“课题是关键,丰富的课题库是学校整体推荐研究性学习的必备条件。”黄冈中学副校长、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组长吴学安,学校尽力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广泛发动师生集思广益收集课题,进行论证、甄选,形成课题库。到2018级学生开展第二次研究性学习时,全年级老师共提供了8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库的建立将为学生确定研究性课题提供重要参考,但课题库又绝不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唯一的课题来源。

“学生也可以自主提出研究课题。”吴学安说,“我们一向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当然,这绝不是说,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在黄冈中学,每一个课题组由七到八名学生自由组合而成,每个课题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小组讨论,导师协调,明确每位组员的分工。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教学,老师不是全知全能的,也不是答案的掌握者,与学生是平等的研究伙伴关系。”雷胜红是一名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她指导了两组学生。“我们扮演的更多是一种咨询、顾问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惑和困难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但绝不能包办。”

课题组成立以后,每位成员结合自己选定的课题,查阅资料,独自填写一份《黄冈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申报表》。“其实一个课题组只需要提交一份开题申报表。但指导老师会布置每位组员都写开题申报表,就是为了促进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同时也为后面的集中开题报告会做准备。”吴继武介绍。

选定课题后,组长将成员姓名、班级、课题名称和指导老师等信息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统一上报至年级汇总。然后,年级再部署集中开题报告会。

2019年7月9日下午,黄冈中学2018级全体学生在一阵兴奋的情绪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121个课题同时开题,师生讨论积极深入,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二 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理论支撑的拐杖和引领方向的指南

课题是关键,但选定了一个好课题却并不必然带来预期中的研究效果。

黄冈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探索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轮艰苦的探索。

“我们在2018级高一新生中就开始试点研究性学习,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研究课题做到一半,难以为继。”何兰田告诉记者,为此学校多次组织召開专题研讨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发现关键的症结有两条。一是有些课题的提出过于草率,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这些课题要么因为过于宽泛宏大无法落地,要么因为现实条件受限,不具备实施的基础,要么因为缺乏理论支撑难以明确推进的思路。更关键的是,课题的实施缺乏科学完整系统的实施方案,连指导老师都没吃透,没搞懂,学生就更加茫然,不知所措。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总结和头脑风暴中,黄冈中学终于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教案。”何兰田掰着指头分析,“教案就好比导航用的地图。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从出发地抵达目的地有哪些必经之路,有哪些关键节点,哪里有红灯,该往哪个方向走。”

在目前情况下,研究性学习对很多高中老师来说,仍是新事物,要真做,老师必须首先做到真懂、真会。通过撰写研究性学习教案,可以让教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可能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保障研究性学习的进行。

黄冈中学自主研发设计的课题教案,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预期结论六个部分。教师在撰写课题教案的过程中,就会对课题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判。在指导学生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有了教案,就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真实地发生吗?

有老师提出疑问,“如果只有教案,学生的一切行为都在老师的掌控和导演下进行,是否涉嫌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学科教学,是否也就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呢?”

“这位老师的提问一语中的。为此,我们开展了进一步讨论。于是,我们找到了第二把钥匙。”回顾探索的过程,校长何兰田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题不能只有一个硬生生的题目,那将毫无意义,必须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具有理論支撑作用的拐杖,这就是学案。”

于是,学校要求,在完成课题教案的基础上,所有指导老师还要再撰写一份课题学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学案同样包括六大要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预期研究成果,这些和教案相同。不同的是,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对课程的总体设计,是预设的结果,而学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成出来的。

此外,学案一般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实施进行指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理清了研究思路,研究工作也就更有目的性,方向更加明确。

学生选题以后,指导老师将教案自己保留,把学案提供给学生。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和增补而形成的,又不失学案功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相当于课题研究的范本,对于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一手教案,一手学案,两种方案的并行不悖,恰恰就是教与学关系的重构。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本就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高一年级张旭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作为指导老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既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更要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

三 整体推进的关键在思想:“要把自己摆进去”

课题库有了,实施课题研究的“钥匙”也找到了,黄冈中学整体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只待扬帆。

何兰田说,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必修课程,随随便便应付,从纸面上解决问题,不是真搞;只在部分学生中“开小灶”,小打小闹不是真搞;做不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成果,也不是真搞。

整体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何兰田认为,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有两条,一是行动上做好顶层设计,二是思想上“把自己摆进去”。

除了建设高质量的课题库,成立校级层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组是顶层设计的关键内容。

在黄冈中学,课题指导组由分管副校长和教研处主任、年级主任、副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课题指导组的职责和任务,一是对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研究,找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研究过程给予科学有效的宏观指导。二是组织攻坚小组突破。如何选题、如何写教案和学案,如何开题和结题,等等,都需要攻坚突破,形成规范的指导性方案,并以案例解剖的方式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让广大教师思想上提高认识,方法上有案例借鉴,思想上突破畏难情绪。

第三是精准对接年级组。“年级组是学校推进各项工作的基层单位,课题指导组需要在教师选题、教案、学案的把关等方面精准对接,在学生培训、开题、中期报告、答辩会、结题、论文评审等方面精准对接,让学校制订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能够精准落地。”

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推进,最终还是要靠人来落实。因此,必须要有激发指导教师积极性的制度设计。黄冈中学的做法是把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每一位科任教师必须承担指导学生课题的责任,同时,为保证指导质量,我们规定每位教师最多只能指导三个课题组。”何兰田说,学校把指导教师的工作纳入工作量计算报酬,还为优秀课题组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以确保老师的积极性。

制度要发挥作用,思想上必须先过关。

“近几年我们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是真做,而且有实效。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何兰田说。

首先领导要将自己摆进去。在黄冈中学,校长亲自学习、亲自研究、亲自主持召开研讨会,在学习中找方向、在研究中找问题、在教师研讨会中找智慧。

课题组成员要把自己摆进去,亲自撰写课题教案和学案,在试水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困难点和突破口,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

年级组领导要将自己摆进去,参与制订方案,让执行者成为决策者,进而成为有力的推进者。

教师要将自己摆进去。“过去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大多指导老师对课题不够熟悉,自己没有亲自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就不可能有效,学生自然应付的情况更多,导致研究性课题开展的情况不理想。”何兰田毫不避讳地说,“现在老师都把自己摆进去,亲自学习、亲自发现问题、亲自选题、亲自研究,经历研究的种种甘苦,最后写出可行的教案和学案。在学习的过程中武装思想提升本领,在写教案的过程中确认课题的意义和课题的可操作性,从而让学生少走弯路。”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充分探索和准备,黄冈中学在2019年暑假前夕正式启动校级规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高二年级940名学生全员参与,121个课题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全面开题。四个多月后,他们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学校承诺,将根据答辩结果,对所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或论文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档次进行评比和公示表扬,并以展板、墙报、校刊等多种形式对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学期末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分享大会,还将把学生推向舞台的中央。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开题黄冈教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立定跳远》教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