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爱心服务

2019-12-16 08:11李慕绚周云田传甫戴剑频俞刚旭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餐保康县食堂

李慕绚 周云 田传甫 戴剑频 俞刚旭

2018年冬季的一天,保康县马良镇云旗小学四年级学生赵婷婷感冒了,发起了高烧。由于父母远在外地务工,婷婷没办法得到父母的照顾。班主任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带她到村卫生室看病、吃药。在生病的日子里,学校食堂还特地为婷婷定做了爱吃的饭菜,享受“病号窗口”的“小灶”服务。婷婷说,在学校吃着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饭菜,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马良镇中心学校校长唐明星告诉我们,马良镇的所有学校都有一项专门针对病号学生的服务制度,就是在学校食堂的“病号窗口”定制“病号餐”。这样的特殊窗口还有“留守儿童生日窗口”。“就是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家的温暖。”唐明星说。

自2013年以来,生本服务作为生本教育五大模块之一,在保康县各中小学校得到了普遍推广与实施,涌现出如“自主点餐”“班级分餐”“席位就餐”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生本服务特色经验。保康县的生本服务改革,让校园变家园、变乐园,学生在温馨、舒适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管理精细化,为师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保康教育生本服务改革的宗旨是以生为本、爱心服务。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已从最先保证有宿舍和床铺、有厨房和餐厅、有开水供应、有洗衣设施、有厕所等基本设施,发展为‘管理精细化、流程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化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让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在2018年5月24日召开的全县生本服务阶段性总结现场会上,对于生本服务取得的显著变化和骄人成绩,时任保康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代文倍感欣慰。

保康县地处秦巴山区,区域教育面貌有着贫困内陆地区教育的共性特征。在过去的六七年中,全县加大投入,从硬件上对后勤设备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善。截至2018年底,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学生食堂餐厅1.5万平方米,新增标准化学生食堂37个,为全县中小学食堂配置餐桌椅3000多套,安装直饮水设备98台,购置蒸饭柜、留样柜、脱皮机等厨房标准化设备2000多件,安装“一卡通”电子销售系统,“明厨亮灶”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积极实施“暖冬计划”,为41所高寒山区学校和教学点按一班一套配置温室火炉设备129个。添置空气能和太阳能热水洗浴设备48套,配置标准床铺2540张。

通过升级改造,实现食堂和餐厅配套,宿舍和厕所配套,饮水和洗澡配套,学习和娱乐配套,各学校生本服务条件逐步提高,为学生营造了温暖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龙坪镇地处平均海拔1200多米、素有“襄阳屋脊”和“保康西藏”之称。全镇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所,在校学生及幼儿700多人,教职员工78人。2012年以来,龙坪镇中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精细服务。如今,教室和寝室都有取暖火炉,一些比较偏远的教学点更换了铝合金窗户,改造了全部电路,也改造了运动场。全镇所有学生食堂都安装了充卡刷卡售饭系统、空气能洗浴设施、高温消毒柜、冰柜、消毒设备……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老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轻松。

生本服务涉及学生的衣食住行与安全,后勤硬件条件建设是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全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如何扎实开展精细化管理融进了规章制度里。

以马桥镇小学为例,学校先后修订完善了《寄宿生管理制度》《宿舍卫生标准》《寄宿生评优制度》《洗浴制度》《领袖儿童生活行为标准》《五星级寝室创建标准》《生活领袖评选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及要求。

食品安全是生本服务工作的重点。推进食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保康县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一是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坚持持证经营,持证上岗;坚持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建好《食品采购索证台账》《食品采购供货清单台账》《食堂采购台账》《食堂原材料出入库台账》等四类食堂台账;坚持员工晨检、食品留样、餐用具清洗消毒、教师陪餐等系列制度,并做好各项记录;米面油等大宗物资实行公开招标,统一配送。蔬菜、肉类、调料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定点采购,降低学校食品安全风险。二是规范食堂财务管理。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意见》,建立《保康县中小学食堂财务核算系统》,编写并推广使用“出入库电算化”软件。每年组织专班对各学校食堂账目和营养改善计划专账进行审查,对存在的问题下达问题整改清单。全县各学校均按照统一要求,设计会计科目,建立食堂专账,按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公开食堂收支账目。有了严格的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深化了生本服务的推进,为后续提升饮食、寄宿、关爱、安全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保康县按照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地点、一年一个特点的思路,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专题推进会,推介学校生本服务的经验、做法,扎实有序开展生本服务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丰富生本服务载体,创新生本服务机制,为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载体支撑。

流程规范化,筑牢后勤服务安全防线

在保康县城关镇小学,每到饭点,就会出现一群穿着统一专用卫生服的“小服务员”,戴着卫生帽、口罩和手套,拿着饭勺给其他同学分发午餐。自2015年开始,学校在中高年级实行学生“自主分餐”,并以此创造性地将生本服务落到实处。

对于学生自主分餐的经验做法,城关镇小学负责人李兆忠自信满满。他介绍说,每天,各班分餐服务小组在值日老师的带领下,列队到食堂配餐间领取食物,然后回教室進行分餐。

“为保证食物从分餐间到学生口中这一过程的安全和卫生,我们严格规定:领餐前,值日生要洗手消毒,并穿好分餐专用卫生服;用餐结束后,食物残渣、餐具等须放入指定的容器里,所有餐具、容器由领餐服务小组交给食堂炊事班;当面清点后,炊事班负责清洗、消毒,其他同学在教室整理卫生。按规定流程来操作,从源头确保了分餐的安全。”李兆忠说,“学校坚持实行‘自主分餐,更重要的出发点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爱惜粮食、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了城关镇小学“自主分餐”的顺利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更是生本服务得以成功推进的保障。

在保康县实验小学,食堂安全规范操作“六环节”是常规,包括食品出售“六环节”、米面食蒸制“六环节”、副食加工“六环节”、餐具清洗消毒“六环节”。

实验小学食堂负责人宋进玺介绍,以餐具清洗消毒“六环节”为例,“热水、洗洁初洗餐炊具—清水冲洗餐饮具—消毒液浸泡—捞起并用布抹干碗筷—按规定正确放入消毒柜—关柜门,接通电源进行安全消毒,完成后签字”,这一流程是每天都要严格遵守的。

宋进玺说,平时在流程管理上多下功夫,在安全管理上注重一个“严”字,在服务上注重一个“细”字,在生产过程中注重一个“实”字,生本服务就能真正地为师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规范管理的核心在于人。为服务质量,保康县十分注重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服务队伍,注重加大对学校后勤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比如,通过选派炊事员参加省市厨师技能培训,开展“厨师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厨师的烹饪水平;邀请营养膳食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后勤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后勤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营养膳食意识和服务师生的水平。

服务人性化,给学生家庭般的温暖

王陈瑞是油坊街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她兴奋地告诉我们,自己很喜欢学校的生活。“我很喜欢吃食堂的肉末茄子,排骨汤也很香。我有时周末也想待在学校,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的陪伴。”

为了让孩子“吃得跟家里一样”,保康县在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食品质量、资金管理“双安全”的基础上,创新生本服务理念,提升营养改善计划服务品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80所学校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学校,惠及了千千万万农村家庭孩子。

县教育局根据学生身体、年龄与心理、生理发育等特点,结合保康当地食材和饮食习惯,制定了《保康县学生合理膳食指导食谱》,开展“最佳一周食谱”评选活动,严格把握食谱制订关、实践关、评优推普关等关键环节,邀请专家参与,实行学期集中评选,向全县学校推荐。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花同样的价钱吃到品种齐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物,是学校生活家庭化的集中体现。孩子们在参与自主点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家庭般的幸福和快乐。”油坊街小学校长刘新明说。

歇马镇中心学校独具特色的“自主点餐”管理模式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精神。据校长彭光洪介绍,在学校食堂最有话语权的是学生,“吃什么学生说了算,好不好吃学生说了算,什么菜好吃还是学生说了算,后勤部门就根据学生的意见来制定食材的采买方案。”

在歇马镇中学,学校食谱的形成颇有故事。学校组建了有學生代表参与的膳食管理委员会,食谱的形成首先是各班生活委员广泛征集、汇总班级意见,形成班级一周食谱;接着,膳食委员会汇总各班一周食谱,通过民主投票评审形成一周学校食谱。后勤部门根据膳食委员会确定的学校食谱组织菜品购买。

为了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学校还设置了食堂留言簿、食堂信箱、生活评价栏,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并及时整改。校长彭光洪说,“能切丝的不切丁,能切片的不切丝,需要切坨的坚决不切片,真正把实惠给到学生的碗里,让实惠落实到学生的口中。”

家庭般的温暖就是手捧着“爱心”“细心”“耐心”,怀揣着“良心”来关爱学生的生活、呵护学生的心灵,体现于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生活细节和每一个关爱举动。

在寺坪镇小学,学校在每层楼的值班室里都安装了亲情电话,方便寄宿生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打电话或视频。学生活动室配有电视机、“家庭影院”等数字化娱乐设施,还配有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象棋等文体用品,让孩子们自由玩耍。

为丰富寄宿学生的在校生活,马良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段,落实每天晚餐后40分钟兴趣小组活动。重阳小学的“棋艺竞技”、云旗小学的“我爱书法”、水田小学的“精彩童年”、马良镇小学的“舞动校园”等主题活动内涵丰富,开展得有声有色。

“生本教育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保康县各中小学师生精神面貌、校园育人环境乃至整个教育生态都呈现出生动活泼、朝气勃发的良好局面,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年提升。生本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保康县教育局局长范友文说。

近几年,保康县先后3家单位被评为省级“放心食堂”,1家单位被评定为省级“红旗食堂”,20多个单位和30多人次被评为“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16年,生本服务经验在“全省学校后勤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年度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2018年,生本服务经验编入全省后勤工作会交流材料。

范友文表示,做好生本服务是保康教育人永恒的追求,未来将继续从创新管理,强化落实,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入手,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优质的服务,为全县生本教育改革整体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分餐保康县食堂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分餐不分爱,安全万家行——给爸爸的一封信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食堂
湖北省保康县:中药材助脱贫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名特”派出所专场秀(三)马良派出所
农民得实惠 基层得发展——湖北省保康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建设